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南軍政長官公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南軍政長官公署

圖片來自digitalarchives

東南軍政長官公署(1949年8月15日-1950年3月31日),是中華民國國防部曾經設於臺北市介壽館(今總統府廳舍)的中華民國軍政單位。

成立

1949年6月21日,已下野的時任中華民國總統中國國民黨總裁蔣中正為檢討過去軍事、政治、經濟何以失敗的總因,作為今後軍事與復興大業之依據,乃於臺北召開東南區軍事會議,與會者包括東南區中華民國國軍將領與各黨政要員,陳誠任會議主席。該會歷時七日,會中一項重要決議,乃正式確定組織「東南軍政長官公署」,統一指揮轄區內軍事政治,確立臺灣為復興基地,將嵊泗列島舟山群島福州廈門及臺灣組成一個攻守整體。

7月18日,經行政院會議通過,落實設置「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再經中國國民黨中央非常委員會追認。8月15日,東南軍政長官公署成立,新任長官陳誠就職[1],由臺灣省政府(今行政院廳舍所在地)遷入趕工修復完成的「介壽館」辦公。9月1日,陳誠正式就任東南軍政長官,林蔚郭寄嶠羅卓英郭懺孫立人湯恩伯等六人則分任東南軍政副長官。東南軍政長官公署設於介壽館,原計劃下轄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四省及海南特別行政區;但海南始終未受東南軍政長官公署管轄而改入華南軍政長官公署,故最終實際下轄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四省。

影響

東南軍政長官公署以及中國國民黨中央非常委員會第二分會(轄東南區)成立,增加臺灣省政府主席陳誠原有的東南區黨、政、軍、財大權。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在整建中國大陸撤臺軍隊(為時任臺灣省防衛總司令孫立人整編)與指揮東南區戰事(金門戰役舟山登步島之役)上,更反映作用。1949年12月7日,中華民國行政院遷臺搬入介壽館後,東南軍政長官公署與行政院角色及功能日益融合。

1950年3月1日,蔣中正宣佈復行視事,並發表文告,說明進退出處,一惟國民之公意是從,當此危急存亡之日,受全體軍民同胞責望之切,已無推諉責任之可能,乃決定復職,繼續為反共復國而奮鬥。蔣於復行視事後首次與中央委員及民意代表交換完成戡建事業之意見,揭示施政重點。3月15日,蔣核定國防機構系統,撤銷東南軍政長官公署。3月31日,東南軍政長官公署正式撤銷,人員與業務多轉移總統府及行政院。

參考文獻

  1. 蔣經國. 〈危急存亡之秋〉. 《風雨中的寧靜》. 台北: 正中書局.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