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楊秉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楊秉新
航天遙感器專家
出生 1939年
吉林長春
國籍 中國
職業 研究員

楊秉新吉林長春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508所研究員、首席科學家,航天遙感器專家[1]、航天相機技術開拓者和學科帶頭人之一[2]

研製出中國首台自適應光學CCD相機,提出將可展開光學系統的新概念應用於對地觀測,為中國航天相機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三等獎各一項,部級科技進步獎七項[3],獲政府特殊津貼,首屆航天獎等[4]

2008年受聘為長春理工大學兼職教授,2011年7月當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工程科學學部院士[5]

人物生平

1939年冬,出生於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從小學習成績就很優秀。上到高中二年級,就被保送到長春光機精密機械學院光電儀器專業學習。

1958-1963年,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光學儀器專業學習。

1963-1967年,在長春光機所工作。

1967年起,在中國航天五零八所工作。

2011年7月,當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工程科學學部院士。

主要成就

研製出中國首台自適應光學CCD相機,提出將可展開光學系統的新概念應用於對地觀測,為中國航天相機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自力更生 屢建功勳在返回

楊秉新上到高中二年級,就被保送到長春光機精密機械學院光電儀器專業學習。在那裡,聚集着王大珩、薛鳴球等老一輩專家;同樣是在那裡,他認識了光學,開始接觸國內外光學領域的前沿技術。他與航天的不解情緣就此結下。

1958年,毛主席發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號召,科學實驗衛星、返回式衛星相繼列入國家發展計劃。楊秉新從長春來到北京,來到某工程組研製航天相機。那一年,楊秉新28歲,風華正茂。

航天相機是集光學、精密機械、電子學、熱控和航天技術於一體的對地觀測遙感儀器,廣泛應用於資源普查、地質調查、礦藏勘探、大地測繪和國防研究等領域,航天相機的水平高低決定了遙感衛星能力的大小。

當時,一沒有圖紙資料,二沒有儀器設備。在這種條件下進行航天相機的研製,難度可想而知。

困難面前,楊秉新沒有退縮。在王大珩的指導下,他毅然踏上了我國第一代返回式衛星相機的研製道路。他和其他同志一起,自力更生,不斷摸索,在經歷了無數次設計、試驗、修改完善、再試驗之後,終於突破了空間對地觀測和定位技術,成功研製出我國第一代膠片型航天相機,我國也就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航天相機研製技術的國家。這是我國航天遙感技術的重大創新,開創了我國航天觀測的新局面,為國家提供了極有效的現代化觀測手段。為此,楊秉新榮立部級一等功,他負責研製的可見光全景相機和定位相機分別榮獲國防科技重大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

航天相機首次從試驗階段轉為應用階段,楊秉新也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負責5顆衛星相機的總體和結構工作,突破了提高相機照相質量和提高傳輸相片的可靠性等關鍵技術,相機首次拍攝到了大量彩色照片,在國土普查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楊秉新和他的戰友們沒有因為眼前的光環而停下腳步,而是又一次應國家急需,認真探索問題,總結經驗,提出了新型全景相機研製方案。楊秉新擔任了我國第二代返回式衛星副總設計師兼相機主任設計師,參與研製我國第二代返回式衛星航天相機系統。

該相機技術指標先進,相機的焦距長、掃描角大、膠片寬、分辨率高,技術難度也大大增加。但楊秉新攻克了10項關鍵技術,解決了諸如對衛星姿態干擾等難題,還在該相機上首次成功實現了用固定遮光罩消除雜光,提高了可靠性,目前該技術已被廣泛採用。

我國第二代返回式衛星航天相機已裝備在3顆返回式衛星上,均獲得成功。第二代航天全景相機一次飛行獲取的信息量比第一代航天相機增加了13倍,分辨率大幅度提高,是我國目前幅寬最大的航天相機,其性能達到國際同類普查型相機的水平。

楊秉新帶領課題組不僅以最快的速度圓滿完成了相機的研製,還促進了衛星立項,走出了一條有效載荷先行、推動衛星立項的新路子。他負責研製的這兩代相機共裝備了11顆衛星,均獲得成功,並獲取了巨量有用信息,為國防、海防和國民經濟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探海救災 再攀遙感新高峰

目前,我國自行研製的航天相機水平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楊秉新所在的508所,已成功研製出數十台在軌應用的可見光和紅外相機,楊秉新參加或負責了其中近20顆衛星相機的研製工作,成功率達到100%。楊秉新總是不斷根據國家需求,開拓創新,提出新的研發項目,研製出高水平的相機。

在海洋衛星CCD相機的研製中,楊秉新帶領的團隊根據海洋遙感衛星的特點,結合多年的航天遙感器研製經驗,經過深入的理論分析,提出先進可行的方案並優化了相機的關鍵技術參數,採用短焦距、較小相對孔徑、大視場的折射式光學鏡頭,配以小像元尺寸的CCD,使相機實現輕小型化,滿足了小衛星的要求。海洋衛星已於2002年5月發射成功,在首次飛行中獲取了優質清晰圖片,填補了我國海洋衛星CCD相機的空白。

楊秉新
楊秉新院士與姜會林主任親切交談

1991年,楊秉新率先倡導開展傳輸型航天相機輕型化技術的研究,並在國際會議上發表文章,在國內系統地開展了輕型化技術的攻關工作,並突破了相機輕型化等關鍵技術,於2002年研製成功輕型高分辨率相機,使我國航天相機研製取得重大技術突破,促進了裝備該相機的遙感二號衛星的立項。

目前,已有3顆在軌衛星裝備了該相機,其中,資源一號02B衛星為2008年南方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汶川地震抗震救災提供了高分辨率照片,為災害評估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

為提高航天相機的分辨率,楊秉新首次提出將可展開光學系統的新概念應用於對地觀測的項目。在項目中,他擔任首席專家,負責項目總體和實施。在他的帶領下,攻克了主鏡製造技術瓶頸,為進一步研製甚高分辨率空間光學遙感器提供了可行的技術途徑。目前,國家已經把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列為中長期科技規劃綱要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凸顯了該項目的帶動作用和前瞻性。

經過5年刻苦攻關,項目組提出了對地觀測輕型可展開光學系統的新概念,較完整地研究了特大口徑光學遙感器系統理論和設計方法,完成了系統頂層設計,突破了可展開式光學系統、新型空間自適應光學以及超輕分塊鏡三大技術瓶頸,為發展甚高分辨率光學遙感器奠定了技術基礎。

楊秉新特別注意跟蹤國外航天相機的發展動向和新技術,同時結合自身情況,不斷提出新的研究項目。在他的帶領下,508所做到了"裝備一代、研製一代、探索一代、創新一代",為我國航天相機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人師表 嚴謹治學育英才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作為一名博士生導師,楊秉新多年來身體力行地詮釋着這句話。

五院是一個科研工程型研究院,院裡碩士生、博士生的學位課題幾乎都是緊密結合工程的實際,因此五院對研究生的培養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在理論上進行研究,還需要綜合考慮工程的可行性。在學習之餘,研究生還要經常參與到科研型號中去。剛入學的學生往往無法很快適應這種高強度、嚴要求的學習模式,自信心容易受挫。

作為導師的楊秉新不僅是學生學業上的老師,還當起了他們的心理輔導員。他不斷鼓勵學生,讓學生迅速適應新的學習模式,時刻保持自信、積極向上的心態。學生犯錯的時候,他總是嚴厲卻不乏溫情地開展教育;與學生討論問題的時候,他總是謙虛探討,堅持學術面前人人平等;在學生需要幫助的時候,他總是及時伸出溫暖的雙手;在學生迷途的時候,他總是立刻燃起指引方向的明燈……他對學生的關心甚至超過了對自己的孩子。他不僅對自己的博士生和碩士生細心栽培,諄諄教導,對所有來請教問題、尋求幫助的年輕人,都耐心幫助,並提出建設性的建議。久而久之,年輕人也特別願意來找他請教問題,每每都受益頗多。

多年來,楊秉新多次被集團公司評為培養航天人才先進個人、優秀碩士導師及培養青年人才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已經培養出多名航天相機領域的後備人才。每一個曾受過他指導的學生,都已經將這份師恩銘記於心,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奮戰在航天征途上。

個人生活

對待工作,楊秉新總是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嚴謹務實、周密細緻、一絲不苟,40餘年來全心實踐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

生活中,他喜歡鍛煉身體,給人的印象卻總是一副樂呵呵的樣子,樂觀的心態感染了周邊的許多人。他曾對一些終日面對電腦、不愛鍛煉的年輕人說:"爬山走路,你們未必勝得了我。"正如他所說的,常年保持的積極樂觀心態讓他在繁重的工作壓力下,仍然擁有健康硬朗的身體,以及一顆不老的心。

在帶給別人快樂的同時,他也常常被只有4歲的小外孫女逗得眉開眼笑,樂不可支。每當閒時聊天,他最願意跟大家分享小外孫女的點滴趣事,每次都講得津津有味。他和老伴40年的深厚感情也讓身邊人深深感動。老兩口都是那麼謙遜溫和,更多的是為對方着想,這麼多年,相濡以沫,沒有紅過臉、拌過嘴。正是幸福美滿的家庭、熱愛生活的心態以及對航天事業的執著信念,默默支撐着楊秉新勇敢攀登,在航天遙感的高峰上,留下一個又一個踏實的成功腳印。

人物評價

為國防、海防和國民經濟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為我國航天相機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楊秉新多次被集團公司評為培養航天人才先進個人、優秀碩士導師及培養青年人才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每一個曾受過他指導的學生,都已經將這份師恩銘記於心,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奮戰在航天征途上。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