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楊永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楊永龍

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院 的圖片

楊永龍,男,漢族,1962年生,河南信陽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歷史語言學二室教授、副主任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1]。主要研究興趣為漢語語法史、漢語方言語法、語言接觸。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2]

民 族 ---- 漢族

出生地點----河南信陽

出生日期----1962年7月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河南大學中文系

職 務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歷史語言學副主任[3]

人物經歷

楊永龍,男,漢族,1962年7月生,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人。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在河南大學中文系學習,獲學士學位;1984年9月至1987年7月在河南大學中文系學習,獲碩士學位;1997年9月至2001年1月在復旦大學中文系學習,獲博士學位。2001年7月至2003年7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曾任河南大學中文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文學院副院長等,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歷史語言學二室教授、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曾在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東亞語言研究所等機構從事合作研究。曾兼任河南大學特聘教授,蘭州大學兼職教授等。

研究領域

主要研究領域為漢語語法史、漢語方言語法、語言接觸。着有《〈朱子語類〉完成體研究》、《漢語史論稿》、《劉知遠諸宮調語法研究》(與江藍生先生合著)等。在《中國語文》、《方言》、《民族語文》、《語言研究》、《語言科學》、《古漢語研究》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四十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多卷本斷代漢語語法史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歷史語法視角下的甘溝話語法研究"等。曾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語言學家二等獎[4]

主要論著

著作類

2017 《實詞虛化與結構式的語法化》,學林出版社。

2014 《中古近代漢語語法研究述要》(孫錫信主編,楊永龍副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0 《<劉知遠諸宮調>語法研究》(楊永龍、江藍生著),河南大學出版社。

2009 《漢語史論稿》,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5 《近代漢語語法史研究綜述》(蔣紹愚、曹廣順主編,撰寫其中兩章),商務印書館。

2001 《〈朱子語類〉完成體研究》,河南大學出版社。

論文類

2017 青海民和甘溝話的狀語從句標記"是"及其來源(張競婷、楊永龍),《語文研究》第2期,53-59頁。

2016 結構式的語法化與構式演變,《古漢語研究》第4期,46-57頁。

2016 青海民和甘溝話的格標記系統(楊永龍、張競婷),《民族語文》第5期,16-30頁。

2015 青海民和甘溝話的語序類型,《民族語文》第6期,15-30頁。

2015 青海甘溝話的反身領屬標記"囊"--"轉用導致的干擾"的個案研究,《語言研究》第3期,48-56頁。

2015 遼宋時期漢語與契丹語接觸說略,Language in Contact in North-wesern China: Historical and Synchronic Studies, ECOLE DESHAUTES ETUDES EN SOCIALES, Centre de Recherches Linguistiques sur l'Asie Orientale, Paris),53-74頁。

2015 宋金時期漢語與女真語接觸說略,Language in Contact in North-wesern China: Historical and Synchronic Studies, ECOLE DESHAUTES ETUDES EN SOCIALES, Centre de Recherches Linguistiques sur l'Asie Orientale, Paris),75-96頁。

2014 宋遼金時期契丹語、女真語與漢語接觸的比較考察,《語林傳薪:胡奇光教授八十華誕慶壽論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335-352頁。

2014 青海甘溝話複數標記"們[mu]"的類型特徵與歷時比較,《歷史語言學研究》第八輯,商務印書館,239-254頁。

2014 青海民和甘溝話的多功能格標記"哈",《方言》第3期,230-241頁。

2014 從語序類型的角度重新審視"X+相似\似\也似"的來源,《中國語文》年第4期,291-303頁。

2013 漢語周邊語言與"VP去"相關的語序關聯,《歷史語言學研究》第六輯,商務印書館,342-358頁。

2013 試說"連X+都VP"構式的語法化,《綜古述今,鈎深取極》(Breaking Down the Barriers: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and Beyond),中研院《語言暨語言學》專刊系列之五十,687-706頁。

2012 目的構式"VP去"與SOV語序的關聯,《中國語文》第6期,525-536頁。

2011 從"形+數量"到"數量+形"--漢語空間量構式的歷時演變,《中國語文》第6期,499-513頁。

2011 近年來的漢語歷史語法研究(2005-2010),《歷史語言學研究》第四輯,商務印書館,302-309頁。

2009 《近代漢語研究索引》序,巴蜀書社。

2009 不同的完成體構式與早期的"了",《歷史語言學研究》第二輯,商務印書館,158-182頁。

2008 河南商城(南司)方言音系,《方言》第2期,133-146頁。

2006 句式省縮與相關的逆語法化傾向(江藍生、楊永龍),《山高水長--丁邦新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中研院《語言暨語言學》專刊,439-466頁。

2005 從穩緊義形容詞到持續體助詞--試說"定"、"穩定"、"實"、"牢"、"穩"、"緊"的語法化,《中國語文》第5期,408-417頁。

2003 句尾語氣詞"嗎"的語法化過程,《語言科學》第1期,29-38頁。

2003 《朱子語類》中"了"的語法化等級,《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一),商務引書館,371-399頁。

2002 "已經"的初見時代及成詞過程,《中國語文》第1期,第41-49頁。

2002 漢語方言先時助詞"着"的來源,《語言研究》第2期,1-7頁。

2001 也說"而已者也"不可連讀,《中國語文》第3期,278-279頁。

2001 明代以前的"VO過"例,《語文研究》第4期,21-22頁。

2001 "已經"的語法意義試析(高順全、楊永龍),《現代中國語研究》(日本)第3期。

2000 近代漢語反詰副詞"不成"的來源及虛化過程,《語言研究》第1期,107-119頁。

2000 《說文解字·水部》補校,《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1期,50-52頁。

2000 《朱子語類》中"不成"的句法語義分析,《中州學刊》第2期,107-111頁。

2000 先秦漢語句尾語氣詞同現的層次,《古漢語研究》第4期,23-29頁。

2000 《近代漢語語氣詞》評介,《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4期,18-21頁。

1999 古代國名、族名等專名的讀音問題,《辭書研究》第2期,108-115頁。

1998 近代漢語語法研究的新突破,《古漢語研究》第3期。

1995 《貧乏與不穩定續論》獻疑,《語文建設通訊》總47期。

1994 試論元曲贅音ABC式形容詞,《河南大學學報》第3期,47-51頁。

1993 《說文》今方言考,《漢語論從》第2輯,河南大學出版社。

1992 崇古取向與近代漢字的發展,《中州學刊》第6期,83-87頁。

1992 也說北京土語形容詞中的laba,《語文建設通訊》總35期。

1989 遵從心理在漢語音變過程中的作用,《古漢語研究》第2輯,河南大學出版社。

1986 試探形聲字產生的根源和途徑,《河南大學學報》語言文學專輯。

科研項目

(1)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多卷本斷代漢語語法史研究"(14ZDB092)。

(2)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歷史語法視角下的青海甘溝話語法研究"(14AYY014)。

(3)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宋代漢語虛詞研究"(03BYY021)。

(4)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項目"近代漢語語法研究"。

(5)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近代漢語專書語法研究",承擔子課題《<劉知遠諸宮調>虛詞研究》。

(6)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A類課題"斷代漢語語法史研究",承擔"宋代漢語語法研究"。

(7)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漢語語言接觸史研究",承擔西北地區接觸語言研究。

(8)參與中國社科院重大項目"中文辭書基礎資源庫研究"。

(9)參與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近代漢語語法史研究綜述"。

(10) 參與北京大學語言學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近代漢語虛詞系統研究"。

獲獎情況

2015年,獲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優秀成果一等獎。

2006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語言學家獎二等獎。

2002年,獲得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1993年,獲得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青年獎。

參考來源

  1. 楊永龍 ,中國社會科學院, 2019-06-06
  2. 華夏語言文字文明研究中心籌建研討會順利舉行 ,首都師範大學, 2022-11-15
  3. 中國社會科學院楊永龍教授做客煙臺大學語言研究所 ,煙臺大學, 2018-11-07
  4. 楊永龍 ,名人簡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