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癌腫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楊梅癌腫病
楊梅癌腫病是一種主要危害楊梅的植物疾病。
基本信息
中文名:楊梅癌腫病
主要危害作物:楊梅
主要為害部位:枝幹
防治方法:1:2:150的波爾多液整株噴霧
楊梅癌腫病症狀及危害
楊梅發生癌腫病後,發病初期受害部產生小突起,乳白色,表面光澤,後逐漸增大形成腫瘤,表面粗糙或凹凸不平,木栓質,很堅硬,後漸變呈褐色至黑褐色。癌腫病形成的瘤體,直徑一般為1.5—2厘米,大的可達10厘米以上,造成腫瘤以上的部位枯死。一般一個枝上的腫瘤少者1—2個,多者達4—5個或更多,一般多在枝節部位發生。
楊梅樹的小枝、樹幹受到癌腫病的危害後,樹皮粗糙開裂,凸凹不平,也有隆起的腫瘤。由於腫瘤阻礙樹體內營養物質的運輸而導致樹勢早衰,嚴重時引起全株死亡。
發病的規律
1、傳播方式導致發病較容易
病菌最佳的越冬部位是病枝部分的腫瘤組織中,雨季濕度大,腫瘤的會爆裂並溢出菌膿。病菌的主要傳播方式就是雨水,隨着雨水從寄主的葉痕或者枝幹上的傷口浸入到寄主的葉片與枝幹中。潛伏期大約為半個月,在合適的氣候條件下會逐漸侵染整個植株。在第一次發病後,如遇到雨季還會隨着雨水進行二次傳播侵染,會造成周邊地區的大面積流行。
2、園內管理較差
由於人為的管理粗放,冬季清園沒有處理到最佳的狀態,果園內的修剪可能也只是單季節修剪,沒有及時修剪患病枝蔓和葉片,在雨季過後很容易再次感染髮病。而且沒有對患病的枝葉進行掃除焚毀處理,病菌逐年積累,一年要比一年發病的情況嚴重。果園內積水並未完全快速清除會加劇根部腐爛,雨季病菌浸入*壤很容易通過腐爛處危害植株。在與其他農作物套種時也需要注意,有些套種之後發病的幾率可能要遠大於單獨種植楊梅。
3、*壤的需求
在進行播種前,如果沒有對*壤進行初步的處理,植株種植在*壤中存活率不高,而且植株的抗病性也不太好。需要先進行整地的一步。整地對於種植來說可謂是必不可少。水田地或者*層較為薄弱的地方,翻耕的深度不宜過多,相比而言正常的*壤中可以翻耕的深度較深一些。翻耕後的需要曬白*壤,用來改善當前*壤的富氧量狀態。翻耕後需要進行分層施肥*壤,進行反覆的耕地。一是使得*壤完全細碎,二是肥料可以充分在*壤中融合發揮出更好的效果。要注意水田地的額外治理措施是在其四周要深挖排水渠,山地部分要額外注意防旱和防洪。[1]
防治方法
2、加強果園的管理,地勢低洼的應做好雨季的排水工作。
3、在采果及園內管理工作時,儘量避免對果樹造成傷口,如有創傷應及時塗抹波爾多液等傷口保護劑。
4、在春季春季萌芽前剪除帶瘤小枝,集中燒毀。大枝幹上的腫瘤可用利刀削除,削口可用80%420抗菌劑50倍液或硫酸銅100倍液進行塗抹消毒。
5、在楊梅抽春梢前噴灑1:2:200倍式波爾多液,颱風襲擊或果實採收後,也要噴1次波爾多液。[2]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