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杞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杞柳

杞柳(拉丁學名:Salix integra)為楊柳科、柳屬灌木。生于山地河邊、濕草地等。主要分布於河北燕山部分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東部東南部[1]

形態特徵

灌木,高1-3米。樹皮灰綠色。小枝淡黃色或淡紅色,無毛,有光澤。芽卵形,尖,黃褐色,無毛。

葉近對生或對生,萌枝葉有時3葉輪生,橢圓狀長圓形,長2-5厘米,寬1-2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圓形或微凹,全緣或上部有尖齒,幼葉發紅褐色,成葉上面暗綠色,下面蒼白色,中脈褐色,兩面無毛;葉柄短或近無柄而抱莖。

花先葉開放,花序長1-2(2.5)厘米,基部有小葉;苞片倒卵形,褐色至近黑色,被柔毛,稀無毛;腺體1,腹生;雄蕊2,花絲合生,無毛;子房長卵圓形,有柔毛,幾無柄,花柱短,柱頭小,2-4裂。

蒴果長2-3毫米,有毛。花期5月,果期6月。 [2]

生長環境

杞柳喜光照,屬陽性樹種。光照不足,生長不好。生于山地河邊、濕草地。 [3]

杞柳喜肥水,抗雨澇,以在上層深厚的砂壤土和溝渠邊坡地生長最好,所以應選擇沙壤土、河灘地以及近水的溝渠邊坡等肥沃的地方種植。肥水條件好,枝條生長旺盛,可以正常生長20~30年。在乾旱瘠薄土地條件下,枝條生長細弱矮小,壽命縮短。在淺積水2~3個月的不利條件下,仍能正常生長。

杞柳耐鹽鹼性能較差,土壤含鹽量如超過0.3%,則枝條生長減弱。 [4]

分布情況

山東河北燕山部分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東部東南部蘇聯東部朝鮮日本也有分布。 [5]

栽培技術

栽植方法

條糧間作和邊坡種植。一是條糧間作,即在農田裡每隔20~30米(即帶間距)種一杞柳帶,杞柳帶中按穴種植,每穴插條3~4根為好。二是邊坡栽植,主要是在靠近水源的河道、溝渠、堤岸道路旁邊坡上進行栽植,這些地方土層深厚肥沃,適宜杞柳生長,一般條子可長達2.5~3米以上,一墩產條5~10千克。

杞柳春季或雨季栽植,均選用一年生,莖粗1厘米左右的條子為宜,芽子要飽滿,條子要健壯、無病蟲害。扦插前,將條子剪成20~25厘米長的枝段,剪口不能劈裂,上口剪成平口,下邊剪成馬耳形,剪口下第一個芽子距剪口不要太近,以利扦插和提高成活率。雨季栽植,選用木質化好的條子,將枝條上的葉片櫓去,注意不要傷害芽,然後按要求將枝條剪成段,隨剪隨進行扦插。扦插時要使第一個芽微露出地面,插後要隨即踏實保墒。氣適宜,插後一般3~5天即能發芽。如遇大雨要及時排澇,以防爛條,影響成活。

插條方法簡便易行,成活率高。見效快。插條種植按季節又分為春季和雨季兩種。春季種植,至冬季將條子窖藏起來,春季解凍後扦插種植,雨季插條種植即雨季用鮮條插條種植。主要在每年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宜在大雨過後連陰天,選擇木質化程度好的條子扦插種植。其缺點是條子利用率低,成本較高。但由於雨季土壤和空氣濕度大,易成活,如管理得好,成活率可達80%以上。 [6]

撫育管理

杞柳系多年生灌木,一次種植多年割條收益。因此要想獲得連年高產,必須加強撫育管理。除加強肥水管理、松上鋤草和排澇外,最重要的是平茬、養茬、拿杈。

平茬、養茬:杞柳栽植當年能生長5~根枝條,當年不進行平茬,保留2~3根條子,以擴展叢冠,其餘條子除掉。第2年到第3年,保留3~4根條。三年後,開始割條,一般在立冬前後將杞柳條齊地面割掉,割後留茬不宜太高,此後,每年進行割條1~2次。杞柳條經過幾年連續割條,根茬逐年提高,致使條子萌條少,長勢弱。因此,每隔7~8年必須削茬一次。即用斧頭將妃柳老茬齊地面削平,以恢復長勢和提高條於質量。

拿杈:當年生長的把柳條,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易萌發生、長成二次枝即杈子,生杈後既不利於條子長高,又影響條子光滑度。為此,要及時進行拿杈。拿杈需在杈子木質化前進行。

收穫儲存

杞柳條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晴朗天氣進行收割。要掌握隨割條隨剝皮。剝皮前要準備用木棍做成的夾子,先把枝條下頭剝開一點皮,放在夾子裡,然後由粗頭向細頭抽拉,得白條。剝後及時曬乾,曬乾後的枝條按粗細分級成捆,貯藏。貯藏期間嚴防煙熏、受潮,以免枝條發霉變色。 [7]

主要價值

杞柳製成的柳編製品款式新穎,種類繁多。

杞柳主根少而深,發達的主根可深達1.2米,側根比較發達,多集中在0.3米以上土層中。對防風固沙,保持水土,保護河岸、溝坡、路坡具有一定作用,是固堤護岸的好樹種。

參考文獻

  1. |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2. | 植物百科,引用日期2013-12-08
  3. | 中國植物物種編目數據庫,引用日期2013-07-03
  4. [《廣東農業科學》 PKU -2013年8期 淹水脅迫對杞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響 徐陸婷婷]
  5. |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引用日期2013-12-08
  6.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ISTIC PKU -2012年2期 平茬更新代次對杞柳生長及柳條產量和質量的影響 田野 劉文文 方升佐]
  7. [《科海故事博覽·科技探索》 -2013年6期 杞柳高產栽培技術 翟仲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