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村莊風韻(李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村莊風韻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村莊風韻》中國當代作家李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村莊風韻

隨着夏天的腳步,村莊用綠的色調踏上濃烈的氛圍,眼前呈現出風景秀麗的小村。沿着貫通劉、徐、趙的鄉村公路東去,村西綠樹在炎熱的天氣里送人一陣清涼,舉目眺望村莊,所見街景是那麼的賞心悅目,村服務室靜臥在西南的一隅,門首的毛白楊拍動葉掌,歡迎遠方而來的客人,夏之美在眼前緩緩打開。

樹倚閣樓外,天地一色新。每當艷陽高照,熱氣氤氳,村莊像一個做着美夢的女子,它美好的夢境,幻化出飄渺的風景,靜謐而愜意,富足而安祥。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與長天一色」。這千古佳句仿佛為村莊而作,可惜,村莊名不見經傳,沒有遇上這樣有才氣的詩人,讓滕王閣奪了景色之冠。但村莊以它獨特的閒適,清靜優雅,如小家碧玉般鑲鉗在黃河故道西岸,東古城鎮東北角的幽僻處,靜靜的滋養着村莊百姓。時值盛夏,在大雨將臨,陣風起時,樹冠在風中翻覆搖擺,綠葉便會響起裊裊涼風動,沙沙葉飄零的嘆婉,提醒人們:雨來了,防雨、避雨,急速回家。

雨落村莊,水洗碧綠,讓村莊別具靈氣。村,東臨黃河故道,故道中有個天然的老潭坑,四季有水,坑裡長着各色的野生魚,老潭坑在貧困的年代,用一己之力撐起了日子的饑荒,魚養了人的性命,為生活人們撈魚、速魚,魚成了一日三餐的主食,蒸魚吃、煮魚喝,成了家常便飯,而老潭坑也成了冬捕夏撈的場所,人們消夏的好去處。在酷暑勞作歸來的人,帶着一身泥土與汗漬,撲入清澈的水中,泡在水裡,享受着舒心的洗浴,消除疲憊。泡完了澡,人們會爬上岸邊樹蔭下的細沙上,極目仰望無垠的高空,湛藍的天上流雲朵朵,周邊野草叢生,野花夾雜其間,圍抱這一池清水,形成大地的雲澤之夢。每當烈日當空,一輪赤日在水中燃燒,如煮的心在老潭坑中綻放,暑土蒸人,熱浪撲面,讓人頓生:消夏何處去?唯有坑邊來。感謝大自然饋贈老潭坑這天然的浴池,給了人們消夏的聖地。

春華秋實夏熱烈,是延續與繁衍村莊的代代傳承,整潔的街道,瀰漫着富裕,村外的葡萄與油桃蔓延着豐收的味道,家家飯前窗口飄出的香氣,勾起人們強烈的食慾,嘴巴的一呼一吸,一張一合之間,讓轆轆的飢腸,通過嘴巴傳遞着香甜與溫暖,而情緒也隨之更加鮮明,讓人慢慢享受這人間煙火。

如果說夏是村莊之魂,那麼秋就是村莊的骨架,莊稼的成熟就體現在血液之深處,日子的甜靜散落在一家一戶,一磚一瓦,一鍋一灶之中。漫步街頭,縱觀座座民舍林立,巷道幽深,村莊呈現出古樸的光輝。讓人沉浸在悠悠的質樸里。街道的綠化,門楣的闊綽,紅磚青灰,倏而清晰,在斗轉星移傳承發展之間,見證着日出的辛勤,日落的實寧,村莊前進的步伐;見證着歷史的苦難與現代的喜悅。

生活在這個幸福的時代,感恩黨的惠民政策,給鄉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平靜的小村在實現中國夢的大道上,邁動着鏗鏘的腳步,展示着絢麗的身姿,走向美好的未來![1]

作者簡介

李雲,山東冠縣人,大專學歷,文學青年,村婦聯主席,愛好旅遊和助農,在國內各家平台發表詩歌、散文多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