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越女詞五首》原文,注釋,譯文,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越女詞五首》這組詩約作於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但有待詳考。根據詩中的內容推論,當是記述其初游吳越時的所見所聞。這五首詩所表現的恰恰都是初見新鮮事物時的好奇感受,猜測是詩人初入會稽時的作品。[1]
第一首寫吳越女子相貌的嫵媚可愛與穿着的異樣;第二首寫吳越女子天真活潑的姿態及調皮賣俏的開放型性格;第三首寫採蓮女子看見客人便唱着歌將船劃入荷花叢中,並假裝怕羞不出來的情景;第四首寫一對素不相識的青年男女一見鍾情,互相傾慕,又無緣接近,難以傾述衷腸的悵恨;第五首寫越女顧影自憐的嬌媚姿態。這五首運用白描手法,抓住富有特徵的景物和典型的生活細節,塑造出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筆墨洗鍊簡潔,語言自然流暢。
原文
其一
長干吳兒女,眉目艷新月。
屐上足如霜,不著鴉頭襪。
其二
吳兒多白皙,好為蕩舟劇。
賣眼擲春心,折花調行客。
其三
耶溪採蓮女,見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來。
其四
東陽素足女,會稽素舸郎。
相看月未墮,白地斷肝腸。
其五
鏡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
新妝盪新波,光景兩奇絕。
注釋
長干:地名,浙江北部一帶。吳:吳地,今長江下游江蘇南部。兒女:此指女兒。
鴉頭襪:叉頭襪。
劇:遊戲。
耶溪:若耶溪,在越州會稽(今浙江紹興)南。
棹(zhào)歌:划船時所唱之歌。
東陽:縣名,唐時屬婺州(今浙江省金華市)。
會(kuài)稽:縣名,唐時屬越州(今浙江省紹興市)。素舸(gě):木船。
白地:當時俚語,今天依然沿用於民間,即「平白地」,無緣無故的意思。
鏡湖:一名鑑湖、慶湖,在今浙江省紹興市會稽山北麓,周圍三百里若耶溪北流入鏡湖。
景(yǐng):景,同「影」。
譯文
其一
浙江北部長干那裡吳地的姑娘,眉目清秀,嬌艷可與明月媲美。
木屐里的那雙秀足,細膩白皙猶如霜雪,從來不穿叉頭襪,喜歡赤裸着。
其二
吳地的女孩大多數皮膚白皙如玉,喜歡在鏡湖蕩舟,做盪田的遊戲。
那雙靈動傳神的眉眼不斷地投去含情的目光,向你拋擲春心,纖纖玉手摺來鮮花朵朵,調皮地嘲弄行路客。
其三
盪着小舟悠閒地在若耶溪中採蓮的少女,如果見到有行客路過,就會唱着採蓮歌掉轉船頭,把船劃回。
然後嬉笑着將小船劃入清香撲鼻的荷花叢,假裝害羞,不肯出來。
其四
東陽縣有個秀足白皙如玉的姑娘,會稽縣有個劃着木船的情郎。
兩個人一見鍾情,只是看那明月高懸未落,只能平白無故地愁斷肝腸。
其五
鏡湖的水明媚瀲灩,宛如月光一樣美麗,若耶溪的少女肌膚潔白如雪,惹人愛惜。
身穿新衣、略施粉黛的女子輕盪明淨如月的耶溪水,水光倒影,真是一幅奇妙絕倫的風景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