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白《日出入行》賞析原文與詩歌鑑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白

日出入行》《日出入》是樂府《郊廟歌辭·漢郊祀歌》舊題,古辭言人命短促,願乘六龍升仙。本篇突破古辭的命意,集中表現了李白的宇宙意識,即其對宇宙以及人在宇宙中之地位的認識。詩雖然寫的是日,但詩人對日的看法表現了他對宇宙的看法。[1]

原文

日出東方隈,似從地底來。歷天又入海,六龍所舍安在哉!其始與終古不息,人非元氣安能與之久徘徊?草不謝榮於春風,木不怨落於秋天。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羲和,羲和!汝奚汩沒於荒淫之波?魯陽何德,駐景揮戈?逆道違天,矯誣實多!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

譯文

前七句寫日之出沒運行無始無終,永不休息,而人非元氣,不能與日一樣長存。「人非元氣」四字,暗示了日乃是元氣的一部分。元氣是中國古代哲學範疇之一,大體相當於唯物論哲學中的物質,天地日月都由元氣生成,因此也和元氣一樣具有永恆的品格。值得注意的是元氣論者都把人視為元氣化生,而李白卻強調「人非元氣」,這是針對生命現象、精神現象而言。然而精神與物質是具有同一性的,同謂之自然。以下四句即表現自然之義,春風使得草木興榮,但草木無須感謝春風;秋天使得草木衰落,但草木亦無須怨恨秋天。春夏秋冬四季的運行出於自然的規律,它們本身無意於草木的興衰,而萬物的興衰亦受自然規律的支配。

正是本着這樣的自然觀,李白認為日之出入也是受自然規律支配的運行,既無須乎羲和的鞭策,也不會被魯陽揮戈所退,羲和是傳說中的日御,與魯陽揮戈退日的故事並見《淮南子》,「羲和,羲和!汝何汩沒於荒淫之波?魯陽何德,駐景揮戈?」通過這樣天問式的句子,李白對這兩個傳說表示了懷疑和否定。

全詩的主意在最後兩句:「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大塊即自然,溟涬即元氣,兩句的意思是,我將持此自然之義去擁抱自然,最後與元氣合一。具體地說,就是本着自然而然、聽其自然的態度,對待生活。法國作家蒙田說:「最美滿的生活就是符合一般常人範例的生活。井然有序,不含奇蹟,也不超越常規。」斯言近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