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詠苧蘿山》原文,注釋,譯文,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詠苧蘿山》這首五言詩,是李白為頌揚西施可貴的獻身精神而吟就的。[1]
全詩以西施為主線,帶領讀者穿越時空隧道,來到遠古的春秋戰國。從西施的出身寫起,到應徵入宮只為報國,最後以美人計助越王勾踐大破吳王夫差,而後不貪戀功名,毅然退隱。
詩人在讚美西施為國挺身而出的同時,流露強烈的政治述求,也是在慨嘆自己空有博大的愛國情懷,只是無從施展罷了。
原文
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閒。
皓齒信難開,沉吟碧雲間。
勾踐徵絕艷,揚蛾入吳關。
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
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
注釋
苧蘿山:位於臨浦鎮東北,海拔127米,歷史上曾屬苧蘿鄉,相傳為西施出生地。山上有紅粉石,相傳西施妝畢將胭脂水潑於石上,天長日久,石頭變成紅色。
掩:掩蓋。這裡指西施才貌出眾,無可比擬。
徵:同「征」,徵聘。這裡指越王徵召絕色佳人。
詎:豈能,怎麼。
譯文
西施原是越國時期,居住在苧蘿山溪邊的一名農家女子。從古至今,她的秀美姿色無可比擬,甚至連荷花見了她都深感羞愧不如。
當她在溪邊撥動碧綠的溪水浣紗的時候,嬌美情韻就像清波一樣悠閒靜柔。確實很少見她不矜持地露出潔白的牙齒大笑,而是她的淺窩含笑,對着倒映水中的碧雲時就像是在沉思吟詠,自我陶醉在詩情畫意中。
越王勾踐為施「美人計」徵集全國的絕艷美色,西施為了報效國家,以絕代美女的姿色被選送到吳國去了。她深受吳王寵愛,被特別安置在館娃宮裡,她那令人仰羨的寵溺,別人怎麼能攀比得上呢?
直到有一天吳國被打敗之後,出人意料的是,西施竟然歷經千年也沒有回來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