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烏夜啼》原文,注釋,譯文,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烏夜啼》此詩為樂府舊題。傳說李白在唐玄宗天寶(742-756年)初年到長安,賀知章讀了他的《烏棲曲》和《烏夜啼》等詩後,大為嘆賞,說他是「天上謫仙人也」,於是在唐玄宗面前推薦了他。可見此詩當作於唐玄宗天寶初年之前。郁賢皓《李白集》認為此詩是開元十八、十九年,李白初到長安時所作。[1]
詩人運用環境烘托,動作描寫等手法,刻畫了一個獨守空房、思夫情深的織婦形象,藉此表達了對愁苦命運的深切同情。
原文
黃雲城邊烏欲棲,歸飛啞啞枝上啼。
機中織錦秦川女,碧紗如煙隔窗語。
停梭悵然憶遠人,獨宿孤房淚如雨。
注釋
邊:一作「南」。烏:烏鴉。欲:敦煌殘卷本作「夜」。
機中織錦:一作「閨中織婦」。
「停梭」句:一作「停梭向人問故夫」,一作「停梭問人憶故夫」。悵然,憂然若失的樣子。一作「悵望」。遠人:指遠在外邊的丈夫。
獨宿孤房:一作「獨宿空堂」,一作「欲說遼西」,一作「知在流沙」,一作「知在關西」。孤:指空。一作「空」。
譯文
夕輝將落,城牆邊上的烏鴉盤旋着,似乎想要歸巢了,臨要往回飛的時候站在樹枝上啞啞地鳴叫着,聒噪不止。
機房中織錦的秦川女子,透過碧綠如煙霞的窗紗,望向那迷茫暮色中起起落落喧鬧不止的鴉群,喃喃自語。
她緩緩停下手中織錦的梭子,面色悵然地思憶起自己遠去的征人。一想到獨守空房了了無期,禁不住苦楚的淚如雨水般流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