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小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小林[1]

李小林,女,漢族,1953年10月生,湖北紅安人,1969年2月參加工作,碩士研究生。是中國前國家主席李先念的女兒。

現任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黨組書記,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生平經歷

1975年從武漢大學畢業的李小林跨進了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的大門,一干就是33年。在這漫長的歲月里她從翻譯工作踏實地做起,如今已是全國友協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的她仍然不辭辛苦,穿梭於五洲四海,為國交友,為我國的改革開放架橋鋪路。

近十幾年來,無論是從非典汶川大地震,都可以在美國國會、大學、智庫及主流社會的許多場合,看到李小林帶着人民友好代表團直接與美國各界溝通交流的身影。在美國遭受「9·11」恐怖襲擊之後,李小林率領的對外友協代表團先於其他中國人訪問華盛頓,出席在那裡召開的一次會議,並頻繁地拜訪各界政要,帶去了中國人民對美國人民的同情與問候。非典橫行我國許多省市期間,世界各地一度引起恐慌,許多國家和地區拒絕中國人到訪。李小林又第一個率團訪美,出席全球健康衛生理事會年會,她據理力爭,爭取到了會議主辦者的支持,在會議期間專設了中國非典情況報告會,她實事求是的演講博得了與會者的廣泛同情和理解,得到了美國主流社會的極大支持。

「5·12」汶川大地震時,李小林正在大洋洲訪問,第一時間得知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立即致電全國友協陳昊蘇會長,商討成立抗震救災工作領導小組,積極配合中央抗震救災工作的開展。在我駐外使領館領導下,在完成繁重的公務活動的同時,她主動地向巴布亞新幾內亞瓦努阿圖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的政要和官員介紹汶川地震情況及中國政府開展救援的進展。5月20日,李小林出席了瓦努阿圖華僑華人社團在維拉港為汶川地震舉行的賑災募捐活動。總統馬塔斯凱萊夫婦、各國駐瓦使節及華僑華人200餘人參加。李小林表示了衷心感謝,表達了中國政府和人民戰勝災害的決心。現場氣氛熱烈,當晚共募集捐款340萬瓦圖。

在大洋洲出訪歸國沒幾天,6月2日,李小林率領她倡議的第四批中國人民實話實說代表團訪問美國,這是華盛頓接待的中國遭遇特大地震後的第一個高級別代表團。代表團內有兩名來自汶川地震重災區北川中學的高二女生和三名北京民營企業家。代表團訪美的短短6天時間內,先後拜訪了36位美國國會參眾議員,還拜訪了美國前總統卡特。通過頻繁的對話活動,中國政府和人民在抗震救災中的表現贏得了國會議員們的尊重,許多議員表示,中國人民在地震中表現出的巨大勇氣和力量令人欽佩。美國將繼續為地震災區提供可能的幫助。從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抗震行動中可以相信北京奧運會一定會成功,美國政府和人民支持北京奧運會。

李小林長期主管美加和南太、大洋洲地區的民間外交工作。這些年來,她在全球結交了許多國家領導人、政要,並建立了密切的友好關係;她幫助許多企業排憂解難在華投資,同時也為我國企業走向世界牽線搭橋;她不斷擴大、豐富友好城市的活動內容;她在全球非政府組織機構(NGO)舉行的反邪教、婦女、環保等各種會議上都爭取話語權,為國家主體外交擴大了陣地;她努力為兩岸和平統一服務,不管訪問到哪裡,只要遇到台灣同胞或台胞組織,她都會強調兩岸中國人要團結一致,要統一。

李小林的積極工作贏得廣泛的支持和好評,海外華文報紙稱她為「中國民間外交女傑」。

李小林父親李先念[2]

人物履歷

1969年——1972年,總參謀部第23測繪大隊戰士;

1972年——1975年,在武漢大學外語系學習;

1975年——1982年,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美大工作部幹部;

1982年——1983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學習,獲得歷史學碩士學位;

1983年——1990年,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美大部幹部、副處長、處長;

1990年——1992年,中國駐美國大使館一秘;

1992年——1992年,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美大部處長;

1992年——1996年,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美大部副主任、主任;

1996年——2002年,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黨組成員;

2002年——2007年,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黨組副書記;

李小林[3]

2007年——2011年,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黨組書記;

2011年——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黨組書記;

2013年——,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黨組書記,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婚姻家庭

李小林與劉亞洲於1979年3月3日結婚,婚後育有一子。

李小林[4]
李小林[5]

人物軼事

「爸爸影響了我一生」

一般來說,家裡的「幺兒」都會受到父母的寵愛。作為李先念最小的孩子,李小林與父親有着特殊的感情。

在即將迎來李先念誕辰100周年之際,李小林對父親表達了深深的懷念之情:「我覺得我爸爸屬於那種辦事非常認真,非常敬業,非常顧全大局,而且是個非常寬容的人。我長這麼大,從來沒有聽過他抱怨過任何事,國事、家事,什麼事情都自己去消化。他對周圍的工作人員,都是以很寬容的態度來對待。他永遠以大局為重,以國家利益、黨的利益為重,從來不去考慮個人的得失,所以他很受人敬重。」

「作為老一輩革命者和新中國的建設者,爸爸的人生歷程包括兩方面,一是砸爛一個舊社會,二是建設一個新中國,很少有時間顧及到家。但爸爸非常注重建立良好的家風,教育好子女。爸爸是個沉默寡言的人,他從來不要求我們像他一樣生活,但爸爸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教育着我們,爸爸影響了我一生。」

對於小女兒李小林,李先念曾經有過一個很經典的評價。一次,他在接見美國亨利·路斯基金會會長時,外賓問他:「你是怎麼培養你這個女兒的?」李先念說:「我這個女兒從來不聽我的話,她的成長完全是她獨立的。」

李小林從小生性好動,興趣廣泛。游泳、打球、彈琴、舞蹈、美術等等,她都喜歡,父親開玩笑地說,她是典型的「小貓釣魚」。李小林曾憧憬長大後當一名「白衣天使」,父親幫她分析說:「當一名醫生的想法不錯,但是你從小就膽小,既怕血又怕死人,可以勝任這個工作嗎?你得好好考慮考慮。」

「小時候,我們和爸爸待在一起的時間並不多。爸爸任國務院副總理,主管經濟工作。他每天早晨5點半或6點就到辦公室上班了,我們起來見不到他,中午我們在學校也不回來,等到晚上8點多鐘我們做完作業休息了,他還沒回家,所以很少見到他。」李小林說。

儘管沒有多少時間和子女在一起,但李先念對孩子們的要求卻沒有降低。他定了許多規矩,甚至包括不准穿背心、拖鞋上桌吃飯。吃飯時,他把孩子們掉在桌上的飯粒揀起來放進自己嘴裡。他的衣服、鞋子穿了很多年,補了又補,仍不捨得扔掉。「晚年時的父親身體欠佳,醫生說要補充維生素,家裡就每天給他榨一杯橙汁,當他得知榨一杯橙汁要五六個橙子時,心疼地說:『太浪費了,以後不要榨橙汁,吃兩個就行了。』」

李小林[6]

父母希望孩子經風雨,見世面,在艱苦的環境裡得到鍛煉。15歲那年,李小林參了軍,她種過地,餵過豬,挑過糞。回憶起這段生活,她總是充滿感情。正是在部隊這幾年的磨練,形成了她果斷處理事務的能力和堅韌不拔的個性。

18歲那年,社會上興起了學外語熱,她又想學外語,父親說:「你幹什麼我都不反對,但你干一行就要把它干好。」1972年至1975年,李小林考入武漢大學外語系學習,畢業後進入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當了一名普通翻譯。33年來,除了赴美攻讀碩士、出任兩年中國駐美國大使館一等秘書外,她一直工作在對外友協的崗位上。正像父親希望的,她要把這一行干好。

在婚姻大事上,李小林也體現出充分的自主意識。「在我的婚姻上,爸爸從來沒有干預過,非常開明。」李小林笑着說:「我選擇愛人的條件非常簡單,一是年齡要比我大,二是不抽煙,三是對我好,就這麼三個條件。我這人最討厭抽煙的人。在我媽媽的反對下,我爸爸後來也不抽了。我媽媽是醫生,所以,影響我也不喜歡和抽煙的人在一起。」

李先念主管國家經濟工作長達26年,可從來不許孩子經商。時至今日,李家的4個子女沒有一個人下海。李小林說:「我父親教育子女,非常嚴格。他對外人比對我們寬容。我爸爸就是要求我們做普通人的工作,不能當官,不能賺錢,更不需要出名,把工作做好就行了。這就是我們的家風。」

李小林[7]

情系紅安

為了幫助紅安發展,李小林在短短的幾年中,利用周末和節假日,往返北京和紅安40多趟。2002年她和丈夫——「將軍作家」劉亞洲用節省下來的30萬元稿費在父親當年打游擊的天台山上建起了一所「凌志希望小學」。去年,她又回到家鄉高橋鎮長豐村,把募集到的10萬元送到村小學。近年來,她還募集資金350多萬元,幫助長豐村李家大屋27戶村民建起新村,使農民住上了配有車庫的樓房。

2004年底至今,李小林協助當地在老家高橋鎮李家大屋新建了「李先念故居紀念園」。 「紀念園」不僅展示了老一輩革命家「鬧紅」的光輝業績,同時還成了農民培訓中心,辦起了圖書館和農業技術培訓班。李先念故居現已成為湖北省的「紅安革命傳統教育學院」,是培訓幹部的基地。

李小林認為改變家鄉落後面貌要從改變觀念入手,要有好的帶頭人。從2006年開始,她組織三批當地農民遠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培訓,學習管理、旅遊、法律、農村產業經濟等,而且還要陸續到其他國家學習。

最近,李小林完成了一篇論文《整合紅色資源 帶動綠色產業》,通過長期對紅安縣的調查,提出了改變家鄉面貌的建議。主要包括抓好新農村建設制度創新、技術創新,抓好老區建設工作內容創新,開展紅色旅遊,開發豐富的綠色農產品資源等發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