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王堡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朱王堡鎮位於中國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最東部,毗鄰涼州、民勤,是周邊三縣(市)、四鄉(鎮)交匯處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的集散地和區域經濟中心。朱王堡鎮轄13個行政村、137個社,總人口25950人(2017),鎮域總面積407.17平方千米。2004年,朱王堡鎮國內生產總產值達15204萬元,財政收入5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36元。[1]
2019年7月24日,朱王堡鎮入選2019年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中文名稱: 朱王堡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中國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
下轄地區: 13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 0935
地理位置: 甘肅省永昌縣最東部
面 積: 407.17平方千米
人 口: 25950人(2017)
氣候條件: 溫帶大陸氣候
著名景點: 下湯村
車牌代碼: 甘C
產業結構
農牧業生產穩步推進。小麥、大麥、玉米、黑瓜籽等。
「四大傳統產業」在鞏固中提高,種植優質小麥4萬畝、大麥3.5萬畝、玉米1萬畝、黑瓜籽1萬畝。以制種玉米為主的制種、蔬菜、飼草、養殖「四大後續產業」在做大做強,種植玉米制種4500畝,各類蔬菜1.6萬畝,其中洋蔥5000畝;全鎮百隻以上的養羊大戶累計達到107戶,基礎母羊達到30隻以上的養羊戶累計達到1973戶,全鎮羊飼養量達到85864隻、豬飼養量達到9025頭、牛飼養量達到2384頭;飼草種植面積達到1.2萬畝。全鎮有5819戶農戶有了致富項目,落實致富項目6341個,致富項目入戶率達到85%。
非公有制經濟蓬勃發展。建成萬噸麥芽廠2家,萬噸級麵粉廠14家,其中5萬噸麵粉加工廠1家;建成1500噸果蔬恆溫庫、1000噸辣椒制醬廠、3000台(件)農具修造廠、1萬噸造紙廠各1家;朱王堡鎮共有農副產品加工及個體私營企業83家;形成了以鎮區市場為主體,以13個村級零售市場為支撐,以341家個體工商戶和166個個體運銷大戶為補充的市場流通體系,二、三產業成為鎮域經濟新的增長點。
基礎建設
累計籌資1.78億元,建成各類公共建築及公用設施48項,樓房92棟,建築面積達10.1萬平方米;小城鎮區域面積達0.78平方公里,鋪設鎮區人行道2.3公里、2.7萬平方米,鋪油硬化鎮區主幹道路3.7公里,完成鎮區綠化面積2.8萬平方米;建成日供水1700立方米的供水站1個,容量300立方米的污水處理池1個,供熱能力4萬平方米的集中供熱站1座,鋪設上下水及供熱管網8.6公里;建成三中教學大樓1棟、教師住宅樓2棟,中心衛生院門診樓、住院部樓和職工住宅樓各1棟,醫院硬件達到國家一級甲等醫院標準,被晉升為永昌縣第二人民醫院。鎮區居住人口增加到8400多人,城鎮化水平提高到30.9%。農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全鎮13個村有10個村整村通上了自來水,有11個村實現了道路柏油化,其中三溝村、鄭家堡村實現了社社通油路;架設安裝程控電話2800多門,有線電視1960戶,移動電話4100多部;60%的農民完成了改院、改廚、改圈、改廁,梅南六社41戶農民建起了二層複合式住宅樓,農民生活條件和生活環境發生了可喜變化。
鄉鎮榮譽
1996年被列為甘肅省級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入圍全省綜合經濟實力50強行列,2000年3月被列為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先後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全國村鎮建設先進鎮」、「全國文明小城鎮建設示範點」等六項國家級榮譽和十項省級榮譽。
項目建設
總投資820萬元的5000噸機制木炭生產線、投資450萬元的300噸熱風乾燥蔬菜加工生產線建設項目正在加緊建設,總投資2900萬元的2萬噸啤酒麥芽生產線建設項目和投資500萬元的1萬噸秸稈壓縮飼料生產線建設項目又在忙碌地做着開工前的準備。伴隨着春耕生產的步伐,永昌縣朱王堡鎮工業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以民營經濟為主體的中小企業蓬勃發展。作為省級鄉鎮企業示範區,朱王堡鎮在大力改善硬環境的同時,陸續出台了一系列小城鎮建設發展的規定和政策,從經濟項目、建設用地、小城鎮戶口等面規定了具體的優惠條件,一方面鼓勵當地有一定資本積累的群眾投資新辦企業,發展二、三產業,同時通過採取宣傳朱王堡鎮、落實各項優惠政策、提高和改進服務態度、改善投資環境等措施,吸引外地客商到該鎮投資開發,硬件不足軟件補,地緣不足人緣補,依託得天獨厚的農業資源優勢,建基地,扶龍頭,拓規模,上水平,以股份制和個體私營經濟為主體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得到了較快發展。朱王堡鎮已發展中小企業479家,建成萬噸級麥芽廠2家、麵粉廠14家,3000噸果蔬恆溫庫1座,1000噸辣椒制醬廠3家;5000台(件)農具修造廠1家,占地1.6萬平方米的普通型集貿市場1處,由單純依靠農業的集鎮發展成為一個貿工農相互促進、社會服務同步進行的產業集聚區。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有力地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2007年,全鎮完成中小企業總產值58100萬元,實現利潤總額3011萬元,上繳稅金329萬元。全鎮中小企業吸納了朱王堡鎮及周邊的勞動力3265人前來就業,僅勞動者報酬一項一年達到2367萬元。以清河麥芽廠為代表的啤酒麥芽加工龍頭、以三洋公司為代表的麵粉加工龍頭群體、以金昌金鮮美食品有限公司為代表的蔬菜加工流通銷售龍頭、以鎮區農副產品綜合貿易市場為代表的農產品銷售龍頭,形成了公司 基地 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模式,進一步加快了全鎮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步伐。
勞務輸出
暢通輸出渠道,加大培訓力度,朱王堡鎮通過政府組織協調,務工能人架橋鋪路,2006年勞務輸出再創佳績。全鎮勞務輸轉達到12702人次,其中組織輸出565人次,自謀輸出1491人次,就地轉移10646人次。朱王堡鎮堅持從「加大培訓促就業,暢通渠道促輸轉」入手,充分發揮勞動力富裕,勞務輸出能人較多的優勢,利用金川集團公司技校等培訓資源,積極培養勞務輸出領頭人,讓他們由「勞力型」就業向「智力型」就業轉變。在廣州建立勞務基地1處,與7家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用工關係。出台獎勵措施,鼓勵包村幹部組織人員集體外出務工,在年初經濟工作會上,對勞務輸出領頭人進行表彰獎勵,增強了勞務輸出領頭人帶領鄉親們闖市場的信心。頭溝村十社王興全多年在酒鋼公司做工,通過個人誠實勞動,得到了務工單位的信任,承包了酒鋼公司一處裝卸任務,先後帶出本村20多名富餘勞動力長年在酒鋼公司務工,人均月收入達到1500多元。梅南村七社李剛在遼寧從事建築工程承包18年,先後帶動其家族5戶到遼寧搞建築。梅北村二社蔣培國於2001年到深圳做廚師,後來攜家眷舉家到深圳,並把本社蔣培剛等多人帶去務工。
通過政府建基地、定政策、強服務,外出致富能人架橋樑、抓帶動,多渠道促進勞動力輸轉,加快了全鎮富餘勞動力向外轉移。朱王堡鎮2006年上半年共開展引導性培訓1260人次,職業技能培訓422人次,金川集團公司技校創業性培訓72人次,共輸出勞動力12702人次。僅此一項,全鎮上半年可實現勞務收入2678萬元以上,人均創收達到2000元以上。
創業致富
朱王堡鎮團委緊緊圍繞黨委、政府的工作重心,把握「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青年」的主旋律,抓創新、抓特色,通過協調開展各種培訓,積極引導青年更新就業觀念、不斷拓寬青年就業渠道,營造鼓勵青年幹事業、支持青年干成事業的良好氛圍。
加大青年星火帶頭人、青年致富能手的隊伍培養力度。朱王堡鎮團委以培養「青年致富能手」、「農村青年星火帶頭人」為目標,積極組織青年參加各類實用技術培訓,極大地提高了青年發展特色產業致富的能力。2007年以來,朱王堡鎮青年中湧現出各類種植大戶12戶,養殖大戶8戶,農產品運銷大戶14戶、規模個體經營戶18戶。切實加強初、高中畢業返鄉青年的就業創業扶持。2007年以來,朱王堡鎮共舉辦青年就業培訓班及座談會6次,培訓青年160多人次。同時,鎮團委與鎮勞動保障所、婦聯等部門積極與外地用工單位聯繫,準確掌握外地用工信息,為青年提供就業諮詢服務。朱王堡鎮團委又組織9名初、高中畢業青年報名參加由團省委組織的西部扶貧職業教育培訓班,7名青年將與金川集團公司等大企業高級技師結對學習技能,30名掌握一定技術的青年將接受一期由團市委組織的技能培訓。
農村經濟
朱王堡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文明興鎮、工業強鎮、商貿活鎮、綠色富鎮」戰略方針,搶抓被列為全國小城鎮發展改革試點鎮良好機遇,以小城鎮建設為載體,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優化農業結構,不斷增強全鎮綜合經濟實力。通過發展「糧食、蔬菜、制種、肉羊」四大產業,已建成啤酒原料基地4萬畝,硬質小麥基地4萬畝,玉米制種1萬畝,露地蔬菜2萬畝,日光溫室500多座,發展養殖大戶2100戶,逐步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格局。通過招商引資,建成各類企業495家,其中:萬噸級麥芽廠2家,麵粉廠14家,3000噸果蔬恆溫庫1座,千噸級辣醬廠3家,發展個體工商戶420戶,個體運銷戶285戶,基本形成了以麥芽、麵粉、制種、脫水蔬菜、機制木炭、食品加工等為主的特色產業,成為金昌市的農副產品加工型特色工業區和省級綠色工業示範園區。2007年,全鎮農村經濟增加值達到24119萬元,同比增長15.3%;農業增加值達到12649萬元,同比增長12.6%;鄉鎮企業增加值達到11470萬元,同比增長18%;農民人均純收入5068元,同比增長9%。
文明鄉鎮
自全中國文明村鎮創建活動開展以來,朱王堡鎮以此為契機,立足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經濟,着力改善城鄉環境面貌,不斷提升城鎮品味,朱王堡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和諧、健康發展。
發展特色經濟,夯實物質基礎。全鎮以啤酒大麥、玉米制種、露地蔬菜、日光溫室等為主的特色產業和設施農業不斷做強做大。2007年,農村經濟增加值達2411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068元。已發展各類中小型企業479家,圍繞農副產品收購、加工、儲運、保鮮,先後融資9500萬元,建成了三洋啤酒原料面業有限公司、清河麥芽廠、勤奮機械廠、金鮮味食品加工廠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9個。同時,依託小城鎮的聚集效應和規模優勢,積極發展建築、餐飲服務、商貿流通、交通運輸等為農服務業,已初步形成了以鎮區三大市場為主體,以13個村級零售市場為支撐,以420家個體私營業戶和285戶個體運銷大戶為補充的市場流通體系。聚合在小城鎮的龍頭企業和交易市場已成為外連市場、內牽千家萬戶的一個有效載體,為鎮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構築了一座橋樑。
打造健康文化,促進鄉風文明。以農村小康文化建設為主,積極發展農村文化事業,村村配備了文化室、圖書室,經常性舉辦書法、繪畫、社火、文藝演出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深入開展以「知榮辱、樹新風」為主題的「八榮八恥」教育活動;積極組織開展以「美在農家」為主題的「和諧家庭」、「和諧村組」、「和諧村鎮」等評選活動;積極發展老年事業,村村組建了老年協會,並經常性開展各類活動,引導群眾逐步形成遵紀守法、文明禮貌、助人為樂、尊老愛幼的良好社會風尚。以全民健身為基礎,經常性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促進了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的協調發展,被國家農業部等三部(局)評為「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鎮」。
發展公共事業,構建和諧村鎮。辦學質量和效益穩步提高,整合教育資源,將兩所鄉村中學合併入永昌縣三中,城鄉教育資源正逐步向均等化、一體化的目標邁進。高標準新建了縣第二人民醫院門診樓、住院部大樓和職工住宅樓,醫院硬件達到國家一級甲等醫院標準,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醫療救助能力進一步增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進展順利,參合率穩定在99%以上。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硬件設施進一步加強,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不斷完善,促進了人口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加強村鎮建設,改善城鄉面貌。累計籌措資金2.2億元,建成商業、住宅、辦公等各類樓房103棟,一座集行政、金融、文教、衛生、郵電、商貿、鄉鎮企業於一體,道路、給水、排水、供熱、供電、通訊、有線電視相配套,布局合理,環境優美,功能齊全的現代化小城鎮已初具規模。加快村鎮道路建設,在全縣率先實現了村村通油路;大力實施人飲安全工程和農村電網改造工程,解決了13個村的人畜飲水問題,全鎮自來水入戶率達到了96%,照明入戶率達到了100%;以創建全國衛生城鎮和愛國衛生月活動為契機,深入開展村鎮環境衛生綜合治理、使鎮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觀。以梅南村被列為省級新農村建設示範點的契機,着力打造集小康住宅、沼氣能源、衛生廁所、養殖小區、設施農業「五位一體」的生態家園,農村環境面貌和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
推進基層民主,構建平安鄉鎮。創新基層民主管理形式,不斷完善農村「一事一議」和村務、財務、黨務公開制度;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認真查處信訪案件,耐心接待來訪群眾,力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通過建立健全以農村「三戶聯防」和單位「單元聯防」為主的群防群治、聯戶聯防治安防範機制,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逐步建立,為文明村鎮的創建創造了安定有序的環境。
朱王堡鎮黨委政府圍繞新農村建設目標,積極培育農村和諧文化,實施農民素質提升工程,通過報告會、入村宣講、座談會等形式,用科學的理論武裝廣大幹部群眾的頭腦;通過張貼標語,散發學習手冊,廣泛開展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樹榮辱觀,唱正氣歌」主題實踐活動等形式,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使基本道德規範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等規範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促進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社會風尚。注重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幫助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積極倡導社會主義新風尚,廣泛開展和諧村鎮、和諧單位、和諧家庭、「百名十佳」、「文明村社」、「建文明窗口,創文明行業」及「十村百店無假貨」等爭創活動,同時結合先進性教育,深入開展了十星級文明戶複評和誠信村、誠信商店、誠信單位、誠信學校、誠信家庭建設活動,在各項活動中把着力點放在抓鞏固、抓提高、抓典型、抓特色、抓實效上,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使各項創建活動從達標型向創優型發展,強化了廣大幹部群眾的文明意識,湧現出18個縣級以上文明單位,32個文明標兵,評選出十星級文明農戶6210戶,群眾滿意率從62%提高到95%。全鎮上下到處洋溢着事爭一流、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和難有所幫、貧有所助、文明祥和的社會新風尚。
視頻
永昌縣朱王堡鎮「建設美麗家園」火熱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