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未來的衝擊》,或譯《未來的震盪》。美國未來學著作。阿·托夫勒(見「第三次浪潮」)著。1970年美國紐約蘭登出版社出版,先後在美國再版30多次,並被譯成50多種文字,共暢銷700多萬冊。作為西方非小說類作品,該書的出版和銷售情況實屬罕見。中譯本貴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出版,秦麟征等譯;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5年出版,孟廣均等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任小明譯。

本專著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分6篇,由20個章節組成,共505頁。旨在論述當人們陷入變化的汪洋大海時,會發生何種情況,人們能否適應未來的種種狀況。描述的重點是明天的「輕鬆」面,或與明日人類有關的諸方面。此外,還着重描述了走向明天,我們應當採取哪些步驟,內容涉及日常生活的種種事情:從友誼到家庭生活的未來,從新奇的亞文化群到生活方式,從政治、遊樂場到跳傘、兩性關係無不涉獵。第1篇題為「永久性的死亡」,論述了變化與人們的應變能力,描述了未來和由於未來的到來而引起的衝擊。第2篇「短暫性」,着重闡述過去與未來的對立,以永久性為基礎的社會與以短暫性為基礎的、迅速形成的新社會的對立。第3篇「新奇性」,人們正在創造一個新的社會,它不是一個已經變革的社會,也不是現代社會的延伸和放大,而是一個嶄新的社會。第4篇「多樣性」,在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迅速分化的社會裡,當多樣性與短暫性、新奇性匯合在一起時,人們使社會飛速奔向一種歷史性的適應危機,千百萬人正在受到適應力崩潰的威脅,這種崩潰就是未來的衝擊。第5篇「適應性的極限」,人類不僅在生理方面,而且在心理上也將承受未來的衝擊,適應者將生存,不能適應者,或者在較低的發展水平上繼續生存下去,或者在岸上掙扎得筋疲力盡而死去。最後一篇「生存的策略」,目的在於幫助人類控制變化,指導人類具備進化所需要的意識,通過富有想象力地利用變化來疏導變化,避免未來衝擊的創傷,使遙遠的未來變得仁慈博愛。

本書作為西方未來研究的一本代表性著作,反映了西方社會在經濟和社會方面面臨的危機和問題,以及西方社會思潮的變化;描述了工業發達國家的社會未來。如同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一樣,本書的出版也激起了各種不同的反響。西方有的學者認為,托夫勒所提出的各種方案,過於簡單化。社會主義國家的學者則認為,他提出的改良主義藥方,對於資本主義社會來說,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1],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2]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

視頻

未來的衝擊 相關視頻

先見識一下人類的未來生活,帶來的視覺衝擊
未來震盪走強是大概率

參考文獻

  1. (論文)百科全書的編纂體制與體例,道客巴巴,2015-07-08
  2. 第十講科學學派_圖文,豆丁網,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