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朝真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朝真洞位於冰壺洞北山上,海拔888米,相傳為道教真人黃大仙的修煉之處,故名朝真洞。[1]

中文名稱: 朝真洞

氣候類型: 溫帶季風氣候

海 拔: 888米

全 長: 250米

簡介

朝真洞,又名真人洞,相傳為黃大仙修煉得道處。洞高約10米,全長250米,曲折深長,崎嶇高曠,仿佛一巨大石拱橋洞,洞口有詩人汪志洛手跡「三十六洞天」。該洞由主洞與兩個小支洞組成。左側支洞,口小肚大,形似橫傾花瓶,故名「石花瓶」;右側支洞,也肚大口小,但尾長,形似螺螄,故名「螺螄洞」。主洞內有「石棋盤」和「天池」,相傳為當年仙人用水與弈棋之處。洞頂有一罕見大石樑,長達數丈,上有無數千奇百怪的鐘乳石,縱橫交錯, 側垂懸掛,極為壯觀。

景觀

洞內

有一線天、石花瓶、螺螄洞、石棋盤諸景。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對金華三洞有貼切的描繪:「朝真以一隙天光為奇;冰壺以萬斛珠簾為異;而雙龍則外有二門,中懸重幄,水陸兼奇、幽明湊異者矣!」沿亂石灣南行,過軍山東奧山莊舊址,其南山麓岩壁間有真人洞,橫寬三四丈,洞較淺,州志載宋代時有燕真人居此。洞內有行書題刻「燕真人洞」等字跡。燕真人洞前稍北平地之上,有一巨石如印,呈圓柱狀,約兩人高,下與山根不連,僅存一線.該洞由主洞與兩個小支洞組成。左側支洞,口小肚大,形似橫傾花瓶,故名「石花瓶」;右側支洞,也肚大口小,但尾長,形似螺螄,故名 「螺螄洞」。主洞內有「石棋盤」和「天池」,相傳為當年仙人用水與弈棋之處。洞頂有一罕見大石樑,長達數丈,上有無數千奇百怪的鐘乳石,縱橫交錯, 側垂懸掛,極為壯觀。朝真洞是個燥洞,可居人,傳說在此「修仙」或「隱居」者頗多。洞內還有一線天、石花瓶諸景。

傳說

自冰壺洞北上,登石級640餘步便達朝真洞。朝真洞海拔888米,洞口朝西,洞廳軒豁。前臨深壑,背依青峰。

在洞口遠眺,可極目巍然南山伴雲排列,蜿蜒婺江穿城西去。觀近處,芙蓉峰植於半空,獅子山蹲伏於下,山塘水庫則如顆顆明珠鑲嵌於綠色絲絨中。仰望長空,白雲朵朵,正如史志所云:巍然在上,去天若尺五者,曰朝真」。相傳因有石真人曾在此洞居住修煉,故又名「真人洞」。入洞曲折深長,崎崛高曠。洞高約10米,全長250米。該洞由主洞和兩個支洞組成。方鳳《金華洞天行記》載:「入洞而右為觀音洞,……其石像天成,垂衣伸一足,如土偶者。……旁有潭,深不可近,名觀音井,又名龍潭。」另一支洞肚大口小,但尾長,形似螺螄,故名「螺螄洞」。主洞內有「石棋盤」、「天池」等景觀。洞頂有一罕見大石樑,長達數十米,上有無數鐘乳石,縱橫交錯,倒垂懸掛,極為壯觀。左側洞壁下端,石筍累累,參差錯落。從「石棋盤」前行,便到達堪稱洞天奇絕的「一線天」,天窗到洞底約50米。「一線天」下來,即為「巨峽」,兩邊峭壁如削,底下巨石突兀,直下千尋,深不見底。明代學者屠隆的詩句「澗落千尋通地脈,光生一線透天門」,既是對巨峽和一線天景觀的真實寫照。過一線天盡處,原有宋代理學大師朱熹的題刻「止步」二字,因此南宋學者金履祥寫有「天窗不照人間世,限盡遊人自此回」的詩句。朝真洞為燥洞,可以居人,所以古代隱居於此修煉者甚眾。

視頻

三十六洞天(朝真洞)道醫氣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