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冰壺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冰壺洞,位於浙江省金華市北山,海拔580米,洞深120米左右,洞口朝天,垂直而下,深奧莫測。為一傾斜而下的豎井狀的落水洞,洞底坡度約為40°,斜長約140米,垂深約70米。從洞底登至洞口有石階260餘級。[1]

中文名: 冰壺洞

地理位置: 浙江省金華市北山

海 拔: 580米

洞 深: 120米

總石階數: 260餘級

基本信息

冰壺洞位於浙江省金華市北山,從雙龍洞經「龍耳」洞,拾級而上200多米,便到冰壺洞。冰壺兩洞已於1991年年底打通,由雙龍洞內洞上行50多米,即可聞冰壺洞內瀑布的「若擊鼙之聲者」。再上行就能欣賞「銀河倒瀉入冰壺,長有驚雷陣陣呼」的洞中懸瀑奇觀了。穿越一條百米長的「地下長廊」,即到達「洞口小、肚大、洞深,內有飛瀑,形似冰壺」而得名的「冰壺洞」。冰壺洞海拔580米,洞深120米左右,洞口朝天,垂直而下,深奧莫測。為一傾斜而下的豎井狀的落水洞,洞底坡度約為40°,斜長約140米,垂深約70米。從洞底登至洞口有石階260餘級。

冰壺洞口至洞底深有80多米,深奧高峻,洞中遍布石筍、鐘乳石,或如「百鳥朝鳳」,或如「蓮花寶塔」或如「金華佛手」。冰壺洞內景色主要為懸掛瀑布,其從暗河飛瀉而出,落差達20米,聲若巨雷轟鳴,其勢壯觀無比,為國內外洞景所罕見。瀑布落下又似飛珠濺玉,冰花亂舞,而水流立即潛入洞底,不留水潭。冰壺洞最佳旅遊季節還是春秋兩季。夏季多雨給遊客造成諸多不便,而冬季下雪的時候不能觀看某些景點就有些遺憾了。

冰壺洞出雙龍洞,拾級而上,即至冰壺洞。洞口朝天,口小、肚大、身長,進洞如入壺中,故名。洞口石碑上刻一代文豪郭沫若游冰壺洞後賦詩。從洞口至洞底,深達120餘米,有石階260多級。出雙龍洞登上鐵梯約二三十步,即可聽得洞中瀑布轟隆聲,如巨雷迴蕩,就到了冰壺洞下瀑。再走上數十級石階,則瀑聲更大,突然見一瀑布懸空傾瀉而下,從洞頂右側石隙中飛噴而出,高達20多米,其勢如萬馬奔騰。飛瀑落地,有似飛珠濺玉,流星飛舞,俄而滲入洞底,無形無蹤,令人驚嘆不已。沿石階曲折而上臨近飛瀑,頓覺涼風陣陣,霧氣蒙蒙。宋朝學士金履祥有詩云:「洞外煙雲膚寸台,洞中冰雪互尋飛。壺中日月憑誰記,水自飛蒙雲自歸。」

冰壺洞因口小肚大形似酒壺又涼氣襲人而得名,因擁有全國最大溶洞瀑布而聞名。洞體垂深70餘米,洞中瀑布位於洞口向下50米處,從暗河飛瀉而出,豐雨時流量達200升/秒以上,落差高近20米,其勢壯觀無比,其聲響若驚雷。郭沫若有詩讚雲「銀河倒瀉入冰壺,道是龍宮信是誣……」

冰壺洞的洞口朝天,深達40多米。俯首下視,寒氣襲來,洞不見底,故稱「冰壺」。遊人可踏着石階,盤曲通達洞底。冰壺洞內的瀑布從15米左右高的洞頂傾瀉,瀑聲轟隆,震耳欲聾。朝真洞的洞口向西,前臨深壑,背依青峰。洞前眺望,四周群峰挺立,宛若百僧朝聖求真,洞名即由此來。洞中鍾乳高懸,石筍遍地,其中一根大石筍形似「觀音」,稱「觀音大士像」。洞的上方有一「天窗」,透進一束陽光,宛如半月,也叫做「一線天」,因為只有一縷陽光。

景區

雙龍洞風景區由溶洞、鹿田、大盤三個景區和山橋一個景點組成。雙龍洞則由三個溶洞構成,即「小舟穿岩洞,琳琅景物多」的雙龍洞、「一瀑垂空下,洞中冰雪飛」的冰壺洞和「千尋通地脈,一線透天門」的朝真洞,它們依次又稱下洞、中洞和上洞。三洞各具特色,雙龍洞以景物多為美,冰壺洞以洞中飛瀑為險,而朝真洞以一線天觀為奇,並以洞內「臥船、觀瀑、賞石」三種特殊遊覽方式而揚名於世,堪稱旅遊三絕。

外洞

雙龍洞海拔520米,由內洞、外洞和耳洞組成,洞口軒朗,兩側分懸的鐘乳石酷似龍頭,故名。外洞寬敞,面積1200平方米,像個大會堂,可容千人駐足。常年氣溫約為15.2℃左右,冬暖夏涼。炎夏至此,頗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涼」之感,每當盛夏酷暑,每天在外洞有近千人納涼消暑。洞口西壁「雙龍洞」三個大字,傳為唐人手筆;東壁「洞天」兩字,為宋代書法家吳琳的墨寶;洞頂一排字「三十六洞天」則是近代傑出書法家、國民黨元老于右任手跡。如果說雙龍洞是「龍宮」,那麼外洞就是「龍廳」。其西壁一掛「石瀑」,色褐黃,猶如洪峰傾瀉,係為含碳酸鈣的地下水長期滴餾而成。往前有景石「駱駝仰首」、「石蛙窺穴」、「雄獅邁步」、「金鷂展翅」等。外洞出口處東側有「龍耳」兩字,為民初文人蔣蓮僧所書寫。

內洞

內外洞有巨大屏石相隔,僅通水道,長10餘米,寬3米多,高不及半米,此隘口稱「蛤蟆嘴」,古詩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覓泉源臥小船;上船莫嫌洞口小,逆水而上別洞天。」意為欲觀賞內洞,唯有平臥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屏石底面僅7~10厘米,稍一抬頭,就有碰破鼻額之險。「千尺橫樑壓水低,輕舟仰臥入回溪」,只要仰臥不動,有驚無險,妙趣橫生,堪稱遊覽方式之一絕,亦具有「水石奇觀」之美譽。這四字崖刻於內洞入口處,不知出自何人手筆,至今無從查考。內洞面積兩倍於外洞,由於鐘乳石、石筍造型奇特,布局巧妙,再有因灰岩中夾有硅質岩石,產生差別溶蝕,形成種種奇特景石,使得洞內景觀景物獨具一格,景多變幻,令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於水晶龍宮,不愧為龍的世界。內洞有「黃龍吐水」、「倒掛蝙蝠」、「彩雲遮月」、「天馬行空」、「青蛙盜草」、「壽星與仙桃」等景點,其中「龍爪」、「海龜探海」、「龜蛇共生」、「金華火腿」等卻為溶蝕殘留的石灰和硅質岩類,形象逼真,得天獨厚。洞頂兩條岩石,一似青龍,一似黃龍,龍鱗、龍爪閃閃發光,盤繞飛舞,十分形似。元代詩人金履祥詩曰:「石上雙龍蓋形似,更深須有老龍蟠。」最值得稱奇的是在洞左側有一處石罅,噴瀉出一股清冽的泉水,仿佛是龍嘴汩汩地吐着水。如能喝上幾口,涼爽甘甜,痛快之極。據云這是當年郁達夫游此發現的。洞內有一地下河,源於朝真洞上部,經過朝真洞,穿過冰壺洞,進入雙龍洞,相對高差達300米左右。地下河的流量一般為21升/秒,年總水量為65萬立方米。水清質優,水溫為16.2℃左右。

冰壺洞,洞口朝天,為一崩陷洞穴,肚大腹深,從洞口至洞底垂直距離約80米,進洞「如入壺中」,故名。洞中有懸瀑,終年不竭,落差15米。水流從洞頂倒掛的鐘乳石後緣傾瀉而出,如蛟龍奔騰向前,瀑聲轟隆,震耳欲聾。瀑水落地,水花四濺,激動人心,形成濛濛細雨,寒氣襲人,構成了「一瀑垂空下,洞中冰雪飛」的「風霧奇觀」。根據記載,此洞於公元300年(晉代)發現。宋《魯齋集》曰:「下危梯、觀瀑布。」方鳳《游北山三洞記》中說:「束數炬,相後先若入井然。」公元1636年,徐霞客詳盡紀錄他的探險見聞:「洞門仰如張吻。先投杖垂炬而下,滾滾不見其底。乃攀隙倚空入其咽喉,忽聞水聲轟轟。愈秉炬從之,則洞之中央,一瀑從空中墜,冰花玉屑,從黑暗處耀成潔采。」冰壺洞奇觀,古今遊客均驚嘆不已。元人黃溍寫道:「坐愛春泉響翠微,玉花吹濕萍羅衣。何人為夢冰壺破,臥看青天白練飛。」表達了遊人如入仙境的情態。郭沫若游冰壺洞時,即興寫下詩句:「銀河倒瀉入冰壺,道是龍宮信是誣;滿壁珠璣飛作雨,一天星斗化為無。瞬看新月輪輪飽,長有驚雷陣陣呼;壓倒雙龍何足異,嶔崎此景域中孤。」最近有關部門經過探測,從瀑布口部進入的洞道有120米可行,而且還有大廳,洞廳內鐘乳石等豐富,並有洞內瀑布,落差約8米。

文化產物

雙龍洞與冰壺洞之間,已打通,在堆積物內發現大量古脊椎動物化石,它們為蘇門羚、巨獏、真象、大熊貓、犀等24種,與四川鹽井溝動物群相似,為距今約70萬年前的中更新世到10萬年前左右的晚更新世初。同時在沙蹭中發掘出兩隻玉璧,是距今5200年前至43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產物。玉璧系珍貴裝飾品,為部落領袖佩戴之物。《易·系詞》云:「上古穴居而野處」。《禮記·禮運》曰:「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橧巢。」據此可知,玉璧系上古部落居於洞中的遺物。

標誌景觀

雙龍洞屬岩溶景觀,位於雙龍洞景區中心,以洞中有洞、臥船入洞為特色,是整個雙龍風景名勝區核心景觀和標誌景觀,根據史料記載,西漢元帝年間(公元前48年-公元前33年)劉仲卿大將遭誣貶後,隱居於金華山中,唐代的柳宗元為之撰寫了《劉仲卿隱金華洞》(雙龍洞古代亦稱金華洞),從那時算起,雙龍洞的歷史已長達2000多年。雙龍洞海拔約520米,由內洞、外洞及耳洞組成,洞口軒朗,兩側分懸的鐘乳石一青一黃,酷似兩龍頭,兩龍頭在外洞,而龍身卻藏在內洞,故名「雙龍洞」。傳說,古代婺州連年大旱,民不聊生,青龍和黃龍知後,偷來天池水,拯救了百姓,卻因觸犯天條被王母娘娘用巨石壓住脖頸,困在雙龍內洞,但雙龍仍頑強地仰頭吐水,清澈泉水至今潺潺不絕。外洞寬敞高廣,面積約1200平方米,可容千人集會。常年洞溫保持在17℃左右,冬暖夏涼。特別是在炎熱夏日,金華人和遊客到洞中納涼已成千古風俗,比起天然空調,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古人形容得好:「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涼」。

外洞洞壁有眾多摩崖石刻,洞口北壁「雙龍洞」三字,傳為唐人手跡,後由民國交通次長臨摹刻撰;南壁「洞天」二字,為宋代書法家吳琳的墨寶;「三十六洞天」五個大字,則為國民黨元老、近代書法家於佑任先生之手筆;最裡邊石壁上還有「水石奇觀」石刻和清代名人探洞遊記碑刻;近代合肥遊人的「雙龍洞」三字石刻,很有趣味,他將「龍」字反刻,寓意雙龍洞的兩龍頭,要站在洞廳內往外反過來看,才能看到他們的真面貌。

外洞廳北有一掛黃色「石瀑」,儼然是古人衣袍,這就是傳說的「呂先生藏身」景點,相傳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曾隱身於此,又有傳說是,有個村姑誓不嫁搶她的財主,被鎖困在洞中,呂洞賓就是從這裡去營救洞中的村姑的。靠廳北盡頭就是「駱駝仰首」、「石蛙窺穴」、「雄獅邁步」、「金鷂展翅」等景觀,特別是洞中的岩溶景觀「仙人田」層層疊疊,使人不由產生來到世外的感覺。 內外洞之間有巨大的屏石橫亘相隔,僅有狹窄的地下河相通,河長15 余米,寬3米多。

遊覽方式

要想進入內洞,只有屏息仰臥小船中,逆水擦岩而過,不得稍做抬頭,否則就有碰破鼻尖之虞,很是驚險,遊覽方式為世界獨有。古詩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覓泉源臥小船」就是描寫歷史上就是如此探洞的。明朝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在400年前,則是向洞前的潘老太太借了澡盆,解衣游進雙龍內洞的。

「千尺橫樑壓水低,輕舟仰臥人回溪」,進入內洞就宛如置身仙境龍宮了。內洞更大於外洞,面積約3500平方米,洞內鐘乳石、石筍、石幔、石柱、石鐘、地下泉水眾多。「神龍見首不見尾」,在洞內你就可以見到兩龍的龍身、龍爪、龍尾了。其他主要景觀有「晴雨石」等數十多個岩溶景觀,琳琅滿目,惟妙惟肖,遊客至此,都會忘記塵世的喧囂,體驗「洞中方一日,人間已三載」的神奇。明代的徐霞客根據雙龍洞「外有二門,中懸重幄,水陸兼奇,幽明湊異」的獨特景觀特點和價值,把她列為「金華山八洞」的第一位。

旅遊

從市區乘坐游3、游5路公交車可直達金華山雙龍風景旅遊區。

門票及開放時間

景區採取聯票制度(包括景區交通和雙龍洞、冰壺洞、桃源洞、金華觀、朝真洞、仙瀑洞、黃大仙祖宮)90元。

開放時間:7:20~17:00(黃金周期間調整方案待定)。

提示

在自然保護區內,遵從嚮導的安排,不得進入嚮導未安排的地方。

洞內有水建議不要穿布鞋,為了旅遊方便和舒適,不要穿高跟鞋和皮鞋最好。

視頻

洞瀑之最-金華雙龍洞之冰壺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