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魚的日子(步驚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有魚的日子》是中國當代作家步驚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有魚的日子
妻愛吃魚,逢年過節不說,即使平日,家裡餐桌上也少不了魚。甭管是紅燒鯉魚或是魚頭燉豆腐,妻都吃得津津有味。可我吃着這肉質粗糙的飼料魚,卻實在吃不出啥鮮美的味道。每當這時,我便會回憶起以前在鄉下溪溝山塘里捉魚釣魚的日子來。 老家在瀘溪大山深處,那條青石板鋪成的古驛道剛好從寨子前經過。記憶中老家山清水秀,溪溝縱橫,鄉親們都有在稻田裡放養魚的習慣,所以只要有水溝的地方,准能找出魚兒泥鰍來。兒時最大的樂趣莫過於捉魚了。 每年夏天,只要一到周末,我便會躲着父母,偷偷從家裡溜出來,邀上鄰居幾個夥伴,拿着桶子朝水田裡奔去。我們先是在水田邊四處溜達,偵察「魚情」。當看到小水塘里有魚兒活動時,便迅速行動,用泥巴圍着小水塘築成「壩子」,將小水塘牢牢圍住,把魚兒逃竄的路線封死。然後,拿起早已準備好的桶子,將水塘的水慢慢舀干。開始,水塘里水多,沒感覺有魚,但隨着水越來越少,魚兒好像慌了起來,在水塘里亂竄,還經常會撞到我們腳上,甚至能高高躍起,從水塘里跳出去。最激動人心的便是這時,一看到魚,大伙兒便顧不得舀水了,在水裡摸起魚來,魚兒往哪兒逃,我們便往哪兒撲。笑聲、水聲、叫聲此起彼伏,格外熱鬧。 「哇,我捉了好大一條!」鄰居花狗兒像打了勝仗的將軍一般,把他抓的那條兩根手指大的小鯽魚高高舉起,然後兩手緊緊扣住魚鰓,生怕魚兒跑掉,再小心翼翼地把魚放到桶里,找來一根茅草,在水桶里逗起魚來。 我們既羨慕,又嫉妒,心想:神氣什麼呀!這條魚我剛才好像也碰到了,只不過沒抓牢而已。心裡滿是不服氣,便又在水塘里摸索起來。只聽「嘩」的一聲水響,一條巴掌大的鯉魚躍出了水面,我們便一齊撲了過去。魚沒捉到,卻弄得我們滿身泥水,一個個活像大花貓,便大笑起來。突然,鄰居二牛「呀」地叫了一聲,一看,一條大黃螞蟥緊緊地吸在他的大腿上,喝飽了血,脹鼓鼓的。二牛嚇得在水塘里亂竄,想把螞蟥弄掉,卻一不小心,跌了一跤,把水塘的壩子弄了個大缺口,外面的水一下涌了進來。唉,又白忙活了。 在嬉笑打鬧中,時間過得飛快,轉眼便夕陽西下,我們只好戀戀不捨地拎着桶子朝家裡走去。回到家,自然少不了父母一頓責罵,不過,罵歸罵,沒多久,一碗清香的鮮魚湯,便端上了桌。 童年的記憶就像相框裡的照片,越是陳舊泛黃,便越珍貴。不知何時起,村裡的大人們陸陸續續外出打工,稻田裡很少有人放魚了,小水塘里再難覓到魚兒蹤影。等我師範畢業後,兒時經常捉到鯉魚鯽魚的小水塘里,魚兒基本絕了跡。那在水塘里捉魚的歲月,成了我記憶海洋深處里一朵美麗的浪花。 又是一年夏天的周末,我教的小學六年級畢業班剛剛考完,同事約我去溪里釣魚,閒來無事,便欣然前往。 這位同事其實是我小學時候的美術老師,由於他名字中有個「才」字,加之年紀稍長,同事們都親切地稱他為「才師傅」。早聽說他詩、書、畫、漁四絕,詩、書、畫這三絕我早已領教,着實深有造詣,可這「漁」呢?關鍵是現在溪里還有魚嗎?我腦袋裡不由冒出了個大大的問號。 才師傅帶我朝離學校稍遠的大溪走去。他說,由于田里基本上沒人放養魚了,加之農藥實在厲害,魚兒越來越少,不過離農田稍遠的大溪里,野生的小鯽魚還是有一些,找頓小魚吃,應該不成問題。不覺間,我們便來到大溪邊,找一處水稍深的溪塘張羅起來。才師傅說,大溪里魚兒饞,鯽魚又是群居生活,運氣好的話,釣到一窩就有一頓下酒菜。 我一聽就樂了,說:「您就別吹了,你釣了其中一條,其他魚不都嚇跑了嗎?」 我們穿好蚯蚓後,便把魚鈎緩緩放下。溪水清可見底,在一蓬蓬的水草底下,連光溜溜的沙子都看得一清二楚。這哪兒有魚呢?我納悶起來。忽然,浮標猛地一抖,我便用力一提,一條小魚被我「蹭」地提出水面,由於用力過猛,魚兒被我甩出老遠。才師傅呵呵笑了起來,說:「溪里魚小,稍稍用力就能提起來,像你這樣,魚兒不被你甩到半山腰才怪哩。」 果然如才師傅所說,這溪里的野生鯽魚就是饞,餌料一丟下去就咬,一釣一個準,沒多久,我們就釣了三十多個小鯽魚。最開始上鈎的最大,然後越來越小,最後面竟然連大拇指大小的鯽魚也上鈎了。估計這一窩魚釣得差不多了,我們便尋一處新的地方,又開始釣了起來…… 光陰荏苒。看着學生一屆又一屆畢業,自己也由剛畢業的毛頭小伙子逐漸步入而立之年。或許是幸運的垂青,自己由一名鄉村小學教師逐步走上學校中層幹部崗位,繼而調進了縣城,改了行,成了一名國家公務員。 縣城臨近沅江,整潔乾淨,空氣清新,朝九晚五的生活也舒適而安逸。每當晚飯後在沿江大道上漫步,我往往會冒出奇怪的想法:這沅江里的魚,興許比老家大溪里的魚大得多吧!
作者簡介
步驚雲,散文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