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有「心」的石頭(李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有「心」的石頭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有「心」的石頭》中國當代作家李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有「心」的石頭

雲南之行首先抵達昆明,昆明小憩之後乘車前往楚雄。在前去楚雄的路上一直下着霏霏細雨。車窗外的群山、樹林、民居都籠罩在煙嵐霧氣之中。有風吹過,煙雲聚攏,飄飄飛飛,悠悠蕩蕩。無風時,煙霧就凝聚在山頂上、房屋上,憂鬱籠罩着楚雄,詩意也籠罩着楚雄。

雲霧籠罩的山川里還有一個奇異的景色就是雲南的稻草人。目之所及幾乎家家戶戶的稻田裡都有形態不一的稻草人。這些稻草人和其他地區不一樣,不是隨隨便便用稻草紮成一個簡易的模型,用來嚇唬飛鳥。雲南的稻草人都是精工細作,形象逼真。而且大部分稻草人都身着五顏六色的艷麗服裝,戴着草帽,站在青青稻田之中,分外的搶眼。這些稻草人有的俯身,有的昂首,有紅衣綠褲「翩翩起舞的妙齡女子」,有白衫藍褲的「八旬老翁」,遠遠望去好似一群農人正在田地里插秧、拔草、拉家常、表演節目

由於一般的稻草很難染上艷麗的色彩,人在車上又看不清稻草人的用料,所以我分析雲南的稻草人是採用塑料紙張和竹、木或者鋼絲鐵架扎制而成。這樣的「武裝」結實耐用,不怕風吹雨淋,而且形態逼真,酷肖真人。

雲南的民居不像陝西講究高莊子大瓦房,追求氣派,他們的房屋在平壩上、山腰上、山腳下隨地搭建,小巧玲瓏地連成一片,或者零零星星地散落在大自然中,所有的房屋都是白色的牆體、褐色的門窗、灰色的瓦,在綿延的青山之中、茫茫的綠野之畔十分引人注目。距離視線較近的還能看到房屋牆面上的民族繪畫圖案,有恐龍有蘑菇、有羊牛等。我一直認為這些圖案都是少數民族的圖騰。聽導遊說,房屋上畫的圖案都是當地的特產,比如,當地就出土有恐龍化石。牆上的圖案不但點綴美化了房屋,還起到了廣告作用。

天氣是說陰就陰,說晴就晴。雨來時淋漓滿城,半小時或一小時後(有時候甚至是幾分鐘)又是烈日當空,一片晴明。像一個愛發脾氣、直來直去的孩子,說風就是風、說雨就是雨。或許是日照時間長的緣故雲南的土地呈現出紅色。當地農人用紅土和泥,打成泥胚,晾乾後用來砌牆蓋房和其他地區燒出的紅磚一樣,甚至比燒出的紅磚色澤更鮮艷、更深沉、更耐看

紅土孕育出來的花木和用紅土建造的房屋一樣鮮艷而深沉。有一種叫三角梅的花樹是雲南地區大部分街區和旅遊景點最常見的一種植物。八九月份是三角梅盛開的季節,紫紅色的三角梅,紫得深沉、紅得耀眼,一簇簇聚生成團,一瓣瓣紅艷如火。火焰流行着、盛行着,走在哪裡火焰就在哪裡,水濱、花壇、假山、圍牆、花圃、棚架、公園,三角梅無處不在,蒼勁艷麗,繁花似錦,熱情地歡迎來自各地的遊客。

雲南按地理性質屬於旱區,但大山大河不絕於目,而且波瀾壯闊。我們曾在麗江蕩舟,觀看水鳥捕魚,曾在拉市海看到玉龍雪山的倒影,藍色的群山、藍色的湖水、潔白的雲朵,深綠、淺綠的植被以及呼吸的空氣沒有一點污染,水洗了一樣的潔淨。

最難忘的是撫仙湖。撫仙湖的湖水是透明的,清澈見底,素來不習水性的我,也忍不住想擁抱親近這如淚泉洶湧一般純淨的水域。我俯下身子和湖水說話,湖水沉默着不接我的話茬,卻把一個寶貝送給了我。那是我俯身的時候,一塊石頭映入我的眼帘,我趕緊抱起來貼在胸前。無論它是丑還是美,都因為我一眼見到而與我結緣。沒想到上岸後發現這石頭身上竟有一個心形的印記。感謝蒼天、感謝雲南、感謝撫仙湖賜給我這塊有「心」的石頭。

[1]

作者簡介

李睫,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