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最富足的投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最富足的投資》是由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親筆撰寫的人生成長之書,在書中他深度剖析了人生成長過程中的良性誘因,如何以投資者的視角來做出人生選擇,並總結成21條準則集中呈現。

這本書是一位有智慧的父親寫給自己女兒們的傳家之書,同時也是一位財富長者寫給千萬年輕人的人生財富 課程。 讀者的人生觀、財富觀念、投資觀念或許將會因之發生改變。


羅傑斯將自己一生的投資經驗教授給自己的孩子們,是送給孩子的珍貴禮物,值得他的女兒們好好學習,也同樣值得我們大多數的年輕人借鑑和學習。

——俞敏洪


問羅傑斯如何預測未來,他說:『如果我知道,我就把它裝到瓶子裡,拿去賣。』這本書就是其中的一個瓶子。他將所思、所想、所為和盤托出。

作者簡介

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量子基金前合伙人,投資家,金融學教授。他5歲賺得人生第一桶金,26歲時隻身闖蕩華爾街,37歲前賺夠一生財富,提前退休。他兩度環遊世界,準確預測了1987年大股災,率先預測了美國次貸危機,於1998年創立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該指數已成為全球通用的六大商品指數之一。

吉姆•羅傑斯被西方媒體稱為「華爾街神話」「擁有水晶球的魔法師」,與沃倫•巴菲特、喬治•索羅斯並稱為三大投資家。沃倫•巴菲特曾慕名聽他講課,並認為他「把握時局大勢的能力無人能及」。喬治•索羅斯曾評價他說:「羅傑斯是傑出的分析師,一個人能做到六個人的工作。」他長期為《時代》《福布斯》《財富》《華爾街日報》等報刊撰稿。《現代投資大師》《金融怪傑》等金融著作將他的事跡收錄在冊。

原文摘錄

   1、 我的父母和祖父母把這個觀念深烙在我的腦海中:永遠不要問別人他賺多少錢,也不要與別人討論你賺多少錢或你有多少錢。 2、 永遠不要問別人這個東西多少錢買的,也不要告訴別人你的東西是多少錢買的。   3、 當你漸漸長大後,你得處理男孩子的問題。我希望能夠永遠在一旁給你忠告,你要記住的基本原則是:他們需要你遠大於你需要他們。   4、 狂熱追求時,男孩會告訴你上百萬個故事,不要理會那些故事。相信我的話,我比他們更知道,我能告訴你的謊話會比他們的更有說服力。   5、 當你聽到無稽的諾言、奉承你的話時,忠於你自己及你的普通常識,不要追隨一個男孩子到不同的學校、城市、工作,或任何其它的場所。   6、 任何「必看」「必試」「必讀」的東西能免則免,尤其是流行的東西。記住,根據定義,有一半的人口智商在中位數以下。   7、 直到你至少年滿28歲,對自己和世界有更多認識之前不要結婚。 8、 小心所有的政客。在學生時代,他最出眾的是下課休息時間;從學校畢業以後,很少做出卓越的事情了。   9、 千萬謹慎:要知道那些看起來可以做你父親或祖父的男人,並不會把你當作他的女兒或孫女。   10、你在單身酒吧得不到什麼東四——調酒師會比你學到更多的經驗、賺到更多的小費。 11、下班後,不要每天晚上跟你的死黨出去喝酒,你會注意到老闆不會這樣做,這正是為什麼他是老闆的原因。   12、既然我們談到老闆:幾乎沒有任何理由要你跟你的老闆單獨出去喝一杯,更不要說出去和他一起用晚餐。   13、工作和生活要涇渭分明。   14、避免辦公室戀情,這對一方或者雙方的個人和職業發展都是災難。 15、在商業午餐談公事時,不要喝酒。   16、假如你有借錢,永遠要準時還錢,儘可能一有錢就還掉借款。好的信用非常重要,壞信用會如鬼魅,經年糾纏着你。   17、在你上雜貨店購物之前,一定要先填飽肚子——... 生活中總會有許多時刻,你們必須做出至關重要的決定。你們會發現,只要你們提出尋求建議的請求(甚至你們不提出),都有很多人隨時準備給你建議。但是,永遠記住,你選擇的生活是你自己的生活,不是其他任何人的。因此,關鍵是,你自己要先想明白什麼對你最重要,什麼是你所希望的,然後再向其他人徵詢意見。因為,儘管別人的建議時常是博學智慧的,但無論如何,別人的建議在更多情況下被證明完全沒有意義。評估分析其他朋友建議的唯 方法,就是盡一切可能努力學習,了解你所面臨的任何挑戰。只要你做到了這一點,絕大多數情況下,你都能夠獨立自主地做出明智合理的決定。 你們具有判斷什麼對你們有利,什麼對你們無利並做出決定的能力。大多數情況下,你們的決定是正確的,並能夠採取恰如其分的行動。你們這樣做,遠比沒有依據自己的判斷而做出決定要更加成功。相信我,我深知此理。 在我投資生涯的早期,我曾根據同事們的意見,制定了幾項重要的商業決策,而不是自己進行必要的研究分析後再做出明智的決策。這並不是因為我個人懶散,還沒有人曾指責過我懶散。但是,當時作為華爾街的新人,我會想當然地認為,那些資格更老的同事們肯定比我知道得更多,所以,我過於倚重他們的意見。你知道發生了什麼?在那些投資中,每一項最終都失敗了。之後,我強制自己不再受其他人意見的影響,開始依靠自己的能力,根據自己的分析做出決定。我直到三十歲時オ認識到這一點,同時我也明白,對於我們來說,改變生活方式與商業行為任何時候都不晚。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