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曾大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曾大屋,古稱「山下圍」,是香港罕有且最具規模的客家圍村,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城門河博康邨對面,其結構應用了不少風水原理, 2009年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開村祖先曾貫萬梅州五華縣移居香港,1848年開始建曾大屋,歷時20年才在1867年完工。[1]

建築風格

這座一級歷史建築從建築材料、建築風格、整體布局以至保存狀況,都讓這座客家圍村曾大屋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之中的一級。

曾大屋總面積達6,000平方呎,呈長方形狀,圍牆四角設有三層高的碉堡。大屋用了大量的花崗石、青磚、厚重的巨椽實木。遠看像一座東方式古堡,圍牆由兩層高的房屋排列而成,屋頂的女兒牆有一排槍孔, 用來抵禦海盜山賊。 這座三進式建築,由99個單位組成,取其長長久久的意思, 庭院內還有左右對稱的兩口井,是村民的飲水來源。

圍牆上設有鑊耳型山牆,當時只有在朝中具官位功名的家族,才有資格採用這種鑊耳型山牆設計。

曾大屋呈長立方形,並列共有三進,屋與屋之間有通道及天井相連,謂之「三堂四橫」格局。正面三個大門分別稱為「安富」門、「尊榮」門、「一貫世居」門。正門上方嵌石匾「一貫世居」,由曾貫萬的侄兒曾蘇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題寫。

曾大屋別名是「大夫第」,曾貫萬行善積德,除了在各地修橋補路,還不時向朝廷捐款賑災,故被授予「奉直大夫」的六品官位,正是木匾上「大夫第」的由來。

入屋從前廳(下堂)過了天井來到正廳(中堂),這是族人會客和議事之處。廳內掛有曾貫萬及其母親朱氏的遺像,亦有曾蘇於同治九年(1870年)中舉的「文魁」木匾,還有曾貫萬71歲壽辰(1878年)獲贈的凸字木刻壽屏,壽屏以四六駢文寫成,共有12幅木刻,採用了凸字陽刻的手法並用上金漆,頌詞由翰林院戴洪慈撰,並有兵部侍郎刑部尚書等人的到賀之句, 書法家黃家端書, 極為罕見。穿過另一天井來到後廳(上堂),便是舉行拜神、祭祖典禮的地方。

曾貫萬至富的傳說

相傳曾貫萬最初只是一個茶果嶺石廠的伙夫,後來建立了「三利石行」。由於當時是香港開埠初期,石材正是英式建築主要的材料,曾氏因而致富。香港終審法院(前立法會)是他建的,中上環往半山走的許多麻石階,都是他供應的石材。他發達之後不忘樂善好施,蓋圍村給族人居住。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經給逃難者遮風避雨,據說這是「曾大屋」名字的最早由來。[2]

另一傳說曾貫萬經營石廠的時侯,同時向船民販賣淡水,某次運送淡水的途中就意外獲得海盜的16甕鹹魚。曾貫萬打開一看,發現甕內底部藏著金銀,故此成為建設曾大屋的重要資金。

今非昔比的曾大屋

曾大屋原先的精心風水設計,現在早已走樣。如今只能正對著鐵路高架,遠眺高樓大廈。昔日的曾大屋, 四週有護城河圍繞,只有正門設有吊橋銜接,後因政府發展沙田,護城河被填平作發展社區改作網球場。

由於圍村內部分村屋因業權分散已被改建,曾大屋傳統特色,曾一度因缺少修繕資金,逐漸流失。好在2009年,曾大屋獲政府資助100萬元,修葺大屋瓦頂、外牆等,關鍵部分才得以保留。原住民逐漸外遷, 房也出租給外姓人。[3]由於曾大屋是舊建築,部分居民需共用廁所、廚房等設施,左鄰右舍間的關照反而更多,人情味也較濃。

客家習俗, 代代相傳

時至今日,曾大屋居民仍保留著許多客家生活文化習俗。例如,他們會自製臘腸、臘肉,醃製鹹菜,凡有男丁出世,曾氏族人必定到祠堂點燃巨型花燈慶祝。每逢新年,大屋還會舉行盛大的新春盆菜宴和舞獅表演。

視頻

傳新沙田 - 曾大屋

參考來源

  1. 曾大屋. 我家地區報. [2021-08-29]. 
  2. 林文映:曾大屋背後的客家工匠精神. 思考HK. 2019-12-31 [2021-08-29]. 
  3. 走進香港圍村——曾大屋(知行港澳). 人民網. [2021-08-29]. 

外部連結

[1] 文訊
[2]香港旅遊發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