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曲江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曲江街道,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地處雁塔區東南部,東隔滻河與灞橋區紅旗街道相望,南與長安區大兆街道和韋曲街道接壤,西鄰曲江新區和長延堡街道大雁塔街道相接,東北與等駕坡街道相接,總面積34.5平方千米。曲江街道境內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曲江池,其他名勝古蹟有秦二世胡亥墓、漢宣帝杜陵、寒窯等。截至2020年6月,曲江街道下轄18個村(居),其中:11個社區、7個行政村。2011年,曲江街道總人口48858人,工業總產值達到1.8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9億元,財政總收入1866萬元。[1]

中文名: 曲江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

地理位置: 雁塔區東南部

面 積: 34.5 km²

下轄地區: 11個社區、7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曲江大道中段68號

電話區號: 029

郵政區碼: 710061

著名景點:曲江池 杜陵 寒窯

車牌代碼: 陝A

人 口: 48858人(2011年)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古曲江池遺址而得名。

建置沿革

1949年5月,為西安市第九區第一鄉,鄉政府駐北池頭村,轄10村。

1958年,改曲江公社。

1969年,改新風公社屬西安市郊區。

1980年3月,復屬雁塔區,4月復名曲江公社,駐新開門村。

1983年5月,改設曲江鄉,駐地遷今址。

2002年2月,改設街道。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6年,曲江街道轄陸家寨、黃渠頭、榮家寨、孟村、岳家寨、北池頭、西曲江池、東曲江池、新開門、金滹沱、羊頭鎮、春臨村、裴家空、五典坡、三兆、余王碥、繆家寨17個行政村及曲江社區。截至2011年末,曲江街道轄新華1個社區,余王碥、三兆、五典坡、春臨、裴家空、羊頭鎮、金乎沱、東曲、西曲、北池頭、岳家寨、孟村、榮家寨、黃渠頭、陸家寨、新開門、繆家寨17個行政村;下設88個村民小組。

區劃現狀

截至2020年6月,曲江街道下轄18個村(居),其中:11個社區、7個行政村 。辦事處駐曲江大道中段68號。

地理環境

曲江街道地處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東南部,東隔滻河與灞橋區紅旗街道相望,南與長安區大兆街道和韋曲街道接壤,西鄰曲江新區和長延堡街道、大雁塔街道相接,東北與等駕坡街道相接。轄區東西最大距離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6.8千米,總面積34.5平方千米。距區人民政府4.5千米。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曲江街道總人口4885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7657人,城鎮化率77.1%。另有流動人口11201人。總人口中,男性27027人,占55.32%;女性21831人,占44.68%;14歲以下9592人,占19.63%;15—64歲35588人,占72.84%;65歲以上3678人,占7.53%。總人口以漢族為主,占99.9%。2011年,曲江街道人口出生率10.3‰,人口死亡率2.0‰,人口自然增長率8.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416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曲江街道地方財政總收入1866萬元,比上年增長27.9%。

第一產業

2011年,曲江街道有溫室豆苗無土栽培基地1個,瓜果種植大棚1個,獺兔養殖基地1個。

第二產業

2011年,曲江街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職工336人。工業總產值達到1.8億元,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

第三產業

2011年,曲江街道商業企業5家,職工732人。2011年,曲江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9億元,比上年增長21.6%。

交通運輸

曲江街道境內西安地鐵4號線通勤。G30、G65貫通全境,主幹道有南三環、曲江路、公園南路、芙蓉東路、曲江池北路、曲江池南路、曲江池東路、X110等。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曲江街道市級科技示範企業2個、市級農村科技示範戶5戶。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曲江街道小學9所,在校生2119人,專任教師14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30人,專任教師6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高職(專科)院校1所,在校生1300人;普通高等院校1所,教育經費1000萬元。

文化事業

北池頭舞蹈隊、金呼沱村鑼鼓隊、裴家崆秦腔自樂班、繆家寨、黃渠頭村等群眾自娛自樂活動豐富,其中以三兆村社火最為突出。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社火、花燈、銅器古樂等。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曲江街道有4個村、1個社區全部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60%以上。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曲江街道各級各類衛生機構7個,其中三級甲等精神病專科醫院1個、區社區衛生院1個、村醫療站5個;病床400張。專業衛生人員370人,其中執業醫師111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209人。2011年,曲江街道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7.97萬人次,出院病人4612人次。2011年,曲江街道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10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28萬人,參合率100%。

勞動就業

2011年,曲江街道新增就業人員139人,有51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

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末,曲江街道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9157人,比上年末增長了4719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4139人,比上年末增長了3122人。

社會福利

2011年,曲江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9戶,人數197人,支出93.6萬元,月人均396元。城市醫療救助30人次,支出5.2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03戶,人數713人,支出198.2萬元,月人均231,6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5人,支出1.7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8人,支出4.2萬元,農村醫療救助49人次,支出9.3萬元。農村臨時救濟5人次,支出1萬元。

風景名勝

曲江池

曲江是唐代著名的風景區,在唐長安城東南隅,因水流曲折得名。曲江池興於秦漢,盛於隋唐,歷時千年,是中國古代風景園林之經典。秦代曲江,一片天然池沼,稱為隑洲,秦始皇在此修建著名離宮——「宜春苑」。漢武帝時因其水波浩渺,池岸曲折,「形似廣陵之江」,取名「曲江」,列入皇家苑圃,並修建離宮「宜春後苑」和「樂游苑」。隋營京師大興城時,鑿其地為池,曲江被納入城廓之中,隋文帝稱池為「芙蓉池」,稱苑為「芙蓉園」。改稱芙蓉池。唐代大規模營建曲江,鑿黃渠,辟御苑,築夾城,建大雁塔,修新開門,唐玄宗恢復「曲江池」的名稱,而苑仍名「芙蓉園」,經黃渠引水自城外南來注入曲江,且為芙蓉園增建樓閣。芙蓉園占據城東南角一坊的地段,並突出城外,有圍牆,園內總面積約2.4平方千米,曲江池成為水域千畝、名冠京華的游賞勝地。「曲江流飲」、「雁塔題名」、「杏園關宴」、「寒窯故事」等典故傳說,更使曲江池聲名遠播,文脈流長。唐末,曲江池因戰亂宮殿廢圮,池水逐漸乾涸,後被墾為田圃,園林盛景幾無所存。2007年7月,西安市決定,由曲江新區投巨資,依照曲江池歷史水系和文物勘探成果,規劃建設占地1500畝,集歷史文化、文物保護、城市遊憩為一體的大型開放式園林生態工程——曲江池遺址公園。作為西安市重點建設項目,歷時一年,於2008年7月1日建成開放。曲江池遺址公園是歷史盛景的完美再現,也是西安「皇城復興計劃」的扛鼎之作,被譽為人文西安、古今融合、人與自然和諧的建設典範。

胡亥墓

胡亥墓位於西安市雁塔區曲江鄉西曲江村南半坡上,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墓為圓形,封土堆直徑二十五米,高五米。墓北有石碑一座,高三米,寬九十八公分,厚二十八公分。碑面陰刻「秦二世皇帝陵」六個隸書大字,為乾隆四十一年陝西巡撫華沅所立。碑後陰刻《夜役說》,為生員周新命於嘉慶十年所書。胡亥墓座落在原坡地帶,環境幽僻,迥異於秦漢以來高峻宏偉的帝王陵墓,同附近的杜陵、少陵相比,殊感遜色。整個陵園占地20餘畝。正南是一座朱門紅柱卷棚式三間進深的山門。門額正中高懸一塊「秦二世皇帝陵園」的黑色金字大匾。穿過山門拾級而上,是一座秦代建築風格的硬山式大殿。面積約184平方米的大殿內,陳列着「指鹿為馬」的塑像群。2米多高的胡亥、趙高、子嬰、閻樂等5個人的彩色立體像,神態逼真。「曲江秦二世陵遺址公園」建成於2010年。

視頻

曲江街道璽園社區碼述科普公益課程4月13日精彩瞬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