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基督教會協會的動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普世基督教會協會的動向》是趙紫宸所著作品,出自於《趙紫宸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
普世基督教會協會來源很久。自路德改教以後,四五百年來,時有人想教會不應分裂,而實際卻越分越多,即美國一國竟有二百三四十個宗派之多。
最近四五十年內,中國與普世教會運動才開始發生關係,1910年在蘇格蘭之愛丁堡開世界教會宣教大會,中國有誠靜怡先生參加,大家覺得教會必須聯合起來,在此次會中誠先生於七分鐘之內闡明七點,西方人士頗覺驚訝,當時愛丁堡大學便贈與博士學位,開中國之新紀元。此後中國更注意此事,組織中國基督教續行委辦會。1912年英國、加拿大、美國各派之聖公會聯合起來而成為中華聖公會,隨之中華基督教會亦組織成功,為今全國第一大教會;其次浸禮會,美以美會等韋斯利宗的各教會也聯合起來,其他許多教會內部也聯合起來。1922年世界基督教學生同盟在清華大學開會,我本人也曾參加,這些年輕的人也是在一些有智能的領導之下,組織成世界基督教學生同盟。同年中國教會在上海開一大會,組織一全國基督教協進會,為世界基督教協進會之一員。此時正值非基督教運動在中國出現,一般過激分子出而打擊基督教,他們提倡收回教育權運動,當時陳啟天、余家菊即為主力分子,教會在四面楚歌情況之下仍努力推進。燕京大學首先向政府立案,其他許多教會學校已准請立案。
1928年敝人來燕京時,學校即給假半年出席耶路撒冷世界教會宣教大會。1925年在斯德哥爾摩開生活與事工大會,中國無人參加。1927年在瑞士洛桑開信仰與典制大會,中國有我和劉廷芳先生(前燕大宗教學院院長)參加。翌年我又去耶路撒冷參加世界教會宣教大會。1937年在英國愛丁堡開生活與事工大會,中國又有劉廷芳先生參加。1938年在印度瑪德拉斯開宣教大會,時中國已與日本開戰,然中國三十位代表之態度非常持穩,言論也非常公正,頗為世界人士所敬佩。1939年歐洲戰事亦起,但戰前經1937年愛丁堡大會上各教會已同意組織世界性的教會組織。遂於1938年在荷蘭Utrecht起草憲章,後送各教會。1939年大戰前夕在荷京阿姆斯特丹開世界青年大會。會畢,戰事爆發,我們與國外聯絡中斷。1947年(戰後二年)在美國開普世會協會籌備會,我也去參加,同時加拿大也開了宣教大會,我也順道參加,以後又有許多小會。其中同年在奧斯陸開的世界青年大會,中國有二十多位代表參加。我們燕京也有兩位參加,可惜同來以後興趣減少,此次我當竭力避免。以上是普世會協會的簡短歷史,你們看中間有許多支流,而最後匯入大洋。所以教會合一是必然的。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出處收錄
此文出自於《趙紫宸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者簡介
趙紫宸(1888—1979),舉世公認的中國基督教神學家和教育家,中國基督教本色化神學奠基人,基督教詩人。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碩士,東吳大學榮譽文學博士,普林斯頓大學榮譽神學博士。任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東吳大學校務長、燕京大學宗教學院教授及院長,世界基督教協進會六位主席之一。他深受西方基督教自由神學的薰陶,終生努力嘗試將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神學精華進行融合。他的著述是研究中國基督教神學、中國基督教史的必讀書目。編者簡介趙曉陽,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歷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基督宗教史、近代社會史、中西交流史。出版專著《基督教青年會在中國:本土和現代的探索》,譯著《革命之火的洗禮:美國社會福音和中國基督教青年會》、《北京的行會》、《尋找老北京》,編譯《北京研究外文文獻題錄》,發表論文60餘篇。
神學
神學(theology),又稱聖經學。是歐洲著名的經院哲學的前身。最早的神學起源於聖保羅[1],聖保羅用基督的話語來解釋天地奧秘、人生百態,遂成神學之基礎。5世紀左右,聖安東尼奧用聖經來補充他自己的元素論,進一步為神學奠定基礎。到了中世紀早期,神學家只是對基督教的聖經、信條加以闡述,或對文獻、經籍的一些段落進行注釋。到11世紀,神學命題日益以問題的形式提出。在回答這些問題時,人們將正反兩面的理由或意見列舉出來,然後加以分析,得出結論。當時稱這種方法為辯證法。而辯證法也成為經院哲學的基礎。並日益成為神學的理論基礎。而教授神學的學校即為神學院。最早的神學院是的巴黎大學,羅馬大學後來居上,成為當時羅馬教廷名下的第一神學院。13至15世紀的樞機主教[2]大多從這裡畢業。當今的羅馬教皇本篤十六世也是羅馬大學神學院的神學院長。
參考文獻
- ↑ 《聖經》裡面為上帝傳福音的先知們全都沒有讀過神學院,新浪博客,2017-05-28
- ↑ 教你分清樞機主教、正權主教、助理主教和輔理主教,騰訊網,20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