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晉書·陶璜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晉書·陶璜傳出自於《晉書》,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 [1]

原文

陶璜,字世英,丹陽秣陵人也,仕吳歷顯位。孫皓時,阯太守孫諝貪暴,為百姓所患。南中監軍霍弋遣楊稷與毛炅、董元等自蜀出交阯,破吳軍於古城,斬大都督修則、交州刺史劉俊。吳遣虞汜為監軍,薛翊為威南將軍、大都督,璜為蒼梧太守,距稷,戰於分水。璜敗,退保合浦,亡其二將。

翊怒謂璜曰:「若自表討賊,而喪二帥,其責安在?」璜曰:「下官不得行意,諸軍不相順,故致敗耳。」羽怒,欲引軍還。璜夜以數百兵襲董元,獲其寶物,船載而歸,翊乃謝之,以璜領交州,為前部督。璜從海道出於不意,徑至交陛,元距之。

諸將將戰璜疑斷牆內有伏兵列長戟於其後兵才接元偽退璜追之伏兵果出長戟逆之大破元等元有勇將解系同在城內,璜誘其弟象,使為書與系,又使象乘璜軺車,鼓吹導從而行。元等曰:「象尚若此,系必去志。」乃就殺之。翊、璜遂陷交阯。吳因用璜為交州刺史。初,霍弋之遣稷、炅等,與之誓曰:「若賊圍城未百日而降者,家屬誅;若過百日救兵不至,吾受其罪。」稷等守未百日,糧盡,乞降,璜不許,給其糧使守。諸將並諫,璜曰:「霍弋已死,不能救稷等必矣,可須其日滿,然啟受降。使彼得無罪,我受有義,內訓百姓,外懷鄰國,不亦可乎!」稷等期訖糧盡,救兵不至,乃納之。

皓既降晉,手書遣璜子融敕璜歸順。璜流涕數日,遣使送印綬詣洛陽。帝詔復其本職,封宛陵侯,改為冠軍將軍。在南三十年,威恩著於殊俗。及卒,舉州號哭,如喪慈親。 (節選自《晉書-陶璜傳》)

譯文

陶璜字世英,是丹陽秣陵人。在吳國曾歷任顯要官職。孫皓時,交阯太守孫謂貪婪殘暴,成為百姓的禍患。南中監軍霍弋派楊稷與毛炅、董元等人從蜀地出兵交阯,在古城打敗吳軍,斬大都督修則、交州刺史劉俊。吳國派虞汜任監軍,薛翊任威南將軍、大都督,陶璜任蒼梧太守,抵抗楊稷,在分水交戰。

陶璜兵敗,退兵保衛合浦,損失了兩員戰將。薛翊大怒,對陶璜說:「你自己上表請求討賊,卻死了兩員將領,這個責任在誰呢?」陶璜說:「下官不能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各軍互不團結,因而導致失敗罷了。」薛翊更加氣憤,想領兵返回。

陶璜連夜帶幾百名士兵偷襲董元,繳獲他的珍貴器物,用船裝載回來,薛翊於是向他道歉,讓陶璜兼管交州之事,任前部督。陶璜從海路趁敵人不注意時進軍,徑直到達交阯,董元進行抵抗。眾將領即將出戰,陶璜懷疑斷牆內有伏兵,就在後面布列手持長戟的士兵。士兵剛交戰,董元假裝敗退,陶璜追擊他,伏兵果然衝出來,手持長戟迎擋着他們,打敗了董元等。董元有個叫解系的勇將同在城內,陶璜引誘解系的弟弟解象,叫他寫信給解系,又讓解象乘坐陶璜的輕便小車,樂隊隨他出行。董元等人說:「解象尚且這樣,解系一定有離去的心思。」前去殺了他。薛瑚、陶瓚就攻陷了交陸。

吳國就任用陶璜為交州刺史。以前,霍弋派楊稷、毛炅等人與吳兵作戰,和他們發誓說:「如果敵人圍城未到一百天而投降,家屬要被殺;如果超過一百天而救兵不到,我自己承擔這件事的罪責。」楊稷等堅守不到一百天,糧食吃光,請求投降,陶璜不答應,提供糧食讓他們繼續堅守。眾將領都勸他,陶璜說:「霍弋已死,不能來救楊稷等人是肯定的了,可等他們約定的日子滿了,然後接受他們投降。讓他們(投降了)能夠沒有罪責,我接受他們投降才有仁義,對內教育百姓,對外安撫鄰國,不是很好嗎!」楊稷等日期到而糧食吃盡,救兵不到,於是接受他們投降。

孫皓投降晉朝以後,親筆寫信讓陶璜之子陶融叫陶璜歸順。陶璜流淚痛哭了幾天,派遣使者送交印綬到洛陽。皇帝下詔恢復他原來所任的官職,封為宛陵侯,改為冠軍將軍。陶璜在南方三十年,威名恩德顯揚於偏遠的地方。到他去世時,全州百姓悲痛大哭,如同死了父母。[2]

作者簡介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人。

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學家,隋朝涇陽令房彥謙之子。善詩能文,博覽經史。十八歲,舉進士出身,授羽騎尉、隰城縣尉。晉陽起兵後,投靠秦王李世民後,積極出謀劃策,典管書記,選拔人才,成為秦王府得力謀士之一。在隨李世民征戰時,凡王府書檄,駐馬即成,言簡意盡,不需起草。唐武德四年曾被招為「十八學士」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封房玄齡為梁國公。官任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總領百司,掌政務達20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監修國史,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同時負責國史館,先後監修成《高祖實錄》、《太宗實錄》、《晉書》。去世後,諡號「文昭」,後配享太宗廟廷。

武德九年(626年),謀劃「玄武門之變」,隨同杜如晦等五人居於首功。執政期間,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處事果斷,並稱「房謀杜斷」,成為良相典範,累遷尚書左僕射、司空,受封梁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贈太尉,諡號文昭,配享太宗廟廷,陪葬昭陵。[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