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晉書·陶侃列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晉書·陶侃列傳出自於《晉書》,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 [1]

原文

張夔察侃為孝廉,至洛陽,數詣張華。華初以遠人,不甚接遇。侃每往,神無忤色。華後與語,異之。除郎中。伏波將軍孫秀以亡國支庶,府望不顯,中華人士恥為掾屬,以侃寒宦,召為舍人。時豫章國郎中令楊晫,侃州里也,為鄉論所歸。侃詣之,晫曰:「《易經》稱『貞固足以幹事』,陶士行是也。」與同乘見中書郎顧榮,榮甚奇之。

吏部郎溫雅謂晫曰:「奈何與小人共載?」晫曰:「此人非凡器也。」尚書樂廣欲會荊揚士人,武庫令黃慶進侃於廣。人或非之,慶曰:「此子終當遠到,復何疑也!」。慶後為吏部令史,舉侃補武岡令。與太守呂岳有嫌,棄官歸,為郡小中正。會劉弘為荊州刺史,將之官,辟侃為南蠻長史,遣先向襄陽討賊張昌,破之。

弘既至,謂侃曰:「吾昔為羊公參軍,謂吾其後當居身處。今相觀察,必繼老夫矣。」後以軍功封東鄉侯,邑千戶。陳敏之亂,弘以侃為江夏太守,加鷹揚將軍。侃備威儀,迎母官舍,鄉里榮之。敏遣其弟恢來寇武昌,侃出兵御之。隨郡內史扈瑰間侃於弘曰:「侃與敏有鄉里之舊,居大郡,統強兵,脫有異志,則荊州無東門矣。」弘曰:「侃之忠能,吾得之已久,豈有是乎!」侃潛聞之,遽遣子洪及兄子臻詣弘以自固。弘引為參軍,資而遣之。又加侃為督護,使與諸軍併力距恢。侃乃以運船為戰艦,或言不可,侃曰:「用官物討官賊,但須列上有本末耳。」於是擊恢,所向必破。侃戎政齊肅,凡有虜獲,皆分士卒,身無私焉。後以母憂去職。

嘗有二客來吊,不哭而退,化為雙鶴,沖天而去,時人異之。 (節選自《晉書•陶侃列傳》)

譯文

張夔舉薦陶侃為孝廉,到洛陽後,陶侃多次去拜見張華。起初,張華認為陶侃是遠方人,並不怎麼禮遇他。可陶侃每次去拜見他,表情都沒有露出反感牴觸的情緒。後來張華與他交談,對他感到大為驚異,授陶侃郎中之職。伏波將軍孫秀因為是亡國將領的後代,家族的門望不高,中原士人恥於任他的幕佐,他便因為陶侃是低級官吏出身,將他召為舍人。當時豫章國郎中令楊晫是陶侃的同鄉,受到當地輿論的推崇。陶侃去拜訪他,楊晫說:「《易經》稱『固守正道就足以能夠圓滿地辦好事情』,陶士行(陶侃)就是這樣的人。」

他同陶侃一塊坐車去拜見中書郎顧榮,顧榮感到很驚奇。吏部侍郎溫雅對楊晫說:「你為什麼同見識淺薄的人一塊乘車呢?」楊晫回答說:「這人可不是一個平凡的人物。」尚書樂廣想要會見荊楚人士,武庫令黃慶就將陶侃推薦給樂廣。有的人認為陶侃不合適,黃慶說道:「這人終究要才能大成,還懷疑什麼!」黃慶以後當了吏部令史,舉薦陶侃做了武岡縣令。(在任期間)因為與太守呂岳不合,就辭官歸鄉,當了本郡的小中正。適逢劉弘擔任荊州刺史,將要赴任,就任命陶侃為南蠻長史,派遣他先去襄陽討伐叛賊張昌,陶侃擊敗了張昌。劉弘到任後,對陶侃說:「我以前任羊公的參軍時,他說我以後會到此擔任與他一樣的官。從現在來看,你以後也必定會繼任老夫的官職了。」陶侃後因立有軍功被封為東鄉侯,食邑一千戶。陳敏之亂爆發後,劉弘讓陶侃擔任了江夏太守,另加封鷹揚將軍官號。陶侃帶着隨從儀仗,將母親接到官署的住宅,鄉里人對此感到很榮耀。

陳敏派遣他的弟弟陳恢來進犯武昌,陶侃派出軍隊前去抵禦。這時隨郡內史扈瑰在劉弘跟前挑撥離間,說道:「陶侃與陳敏有同鄉的交情,他現在任大郡長官,統領有強大的軍隊,倘若他有二心,那麼荊州東面就無險可守了。」劉弘回答說:「陶侃的忠誠和才能,我了解得已經很久了,哪裡會有這種事!」陶侃私下聽到這個消息後,趕緊派兒子陶洪以及哥哥的兒子陶臻到劉弘處,來表現自己的堅定。劉弘選拔他們做參軍,給予資助後又派了回去。另外又給陶侃加官為督護,讓他與其他各路軍隊合力抵禦陳恢。陶侃於是就將運輸船隻改裝為戰艦,有的人說這樣做規定上不允許,陶侃說道:「使用國家的東西討伐國家的敵人,只需一一說明來由罷了。」

就這樣,陶侃領兵進攻陳恢,勢如破竹。陶侃治軍嚴謹,所有繳獲的物品,全部分給士卒,自身沒有私取。後因母親去世守喪而離職。(居喪期間)曾有兩個客人來弔唁,沒有哭就退了下去,變成了兩隻鶴,飛上天空離去。當時人們都感到很驚異。[2]

作者簡介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人。

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學家,隋朝涇陽令房彥謙之子。善詩能文,博覽經史。十八歲,舉進士出身,授羽騎尉、隰城縣尉。晉陽起兵後,投靠秦王李世民後,積極出謀劃策,典管書記,選拔人才,成為秦王府得力謀士之一。在隨李世民征戰時,凡王府書檄,駐馬即成,言簡意盡,不需起草。唐武德四年曾被招為「十八學士」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封房玄齡為梁國公。官任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總領百司,掌政務達20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監修國史,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同時負責國史館,先後監修成《高祖實錄》、《太宗實錄》、《晉書》。去世後,諡號「文昭」,後配享太宗廟廷。

武德九年(626年),謀劃「玄武門之變」,隨同杜如晦等五人居於首功。執政期間,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處事果斷,並稱「房謀杜斷」,成為良相典範,累遷尚書左僕射、司空,受封梁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贈太尉,諡號文昭,配享太宗廟廷,陪葬昭陵。[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