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晉書·陸機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晉書·陸機傳出自於《晉書》,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 [1]

原文

陸機,字士衡,吳郡人也。機身長七尺,其聲如鍾。少有異才,文章冠世,伏膺儒術,非禮不動。年二十而吳滅,退居舊里,閉門勤學,積有十年。以孫氏在吳,而祖遜父抗世為將相,有大勛於江表,深慨孫皓舉而棄之,乃論權所以得,皓所以亡,又欲述其祖父功業,遂作《辯亡論》。

至太康末,與弟雲俱入洛,造太常張華。華素重其名,如舊相識,曰:「伐吳之役,利獲二俊。」張華薦之諸公,後太傅楊駿闢為祭酒。范陽盧志於眾中問機曰:「陸遜、陸抗於君近遠?」機曰:「如君於盧毓、盧廷 (盧毓、盧廷分別是盧志的祖父、父親)。」志默然。既起,雲謂機曰:「殊邦遐遠,容不相悉,何至於此!」機曰:「我父祖名播四海,寧不知邪!」議者以此定二陸之優劣。

時中國多難,顧榮、戴若思等咸勸機還吳,機負其才望,而志匡世難,故不從。時成都王司馬穎推功不居,勞謙下士。機謂穎必能康隆晉室,遂委身焉。太安初,穎起兵討長沙王乂,假機後將軍、河北大都督,督北中郎將王粹、冠軍牽秀等諸軍二十餘萬人。機以三世為將道家所忌又羈旅入宦頓居群士之右,而王粹、牽秀等皆有怨心,固辭都督。穎不許。機鄉人孫惠亦勸機讓都督於粹,機曰:「人將謂吾避賊,適所以速禍也。」遂行。

初,宦人孟玖弟超並為穎所嬖寵。超領萬人為小都督,未戰,縱兵大掠。機錄其主者。超將鐵騎百餘人,直入機麾下奪之,顧謂機曰:「貉奴能作督不!」孫拯等左右勸機殺之,機不能用。玖疑機殺之,遂譖機於穎,言其素有異志。穎大怒,使密收機,遂遇害於軍中,時年四十三。 (節選自《晉書•列傳第二十四》,有刪改)

譯文

陸機字士衡,吳郡人。陸機身長七尺,聲如洪鐘。年少時有奇才,文章蓋世,傾心儒家學術,非禮不動。二十歲時吳國滅亡,退居家鄉,閉門勤學,累積十餘年。由於孫氏在吳國,而他祖父陸遜父親陸抗為吳國將相,在江表有大功勳,深深感慨孫皓拋棄全部祖業,便評論孫權得天下、孫皓亡天下的原因,又追述自己祖父、父親的功業,作了《辯亡論》。

到太康末年,與弟弟陸雲一道入洛陽,走訪太常張華。張華一向重視他的名聲,如同舊相識,說:「進攻吳國的戰役,獲得兩個俊士。「張華向各位公卿推薦了他,後來太傅楊駿徵召他擔任祭酒。范陽的盧志當着眾人問陸機道:「陸遜、陸抗跟你關係怎麼樣?」陸機道:「正如同你跟盧育、盧廷一樣。「盧志沉默不語。起身後陸雲對陸機說:「遠邦異域,理當不熟悉我們的祖輩,何至如此計較?」陸機說:「我們的父親、祖父名揚四海,哪有不知道的呢?」評論者以此評定二陸的優劣。

當時中原多難,顧榮、戴若思等都勸陸機回吳,陸機仗着才能聲望,志在匡正世難,所以不從。當時成都王司馬穎推讓功勞不獨占,慰勞下士。陸機認為司馬穎必定能使晉室興隆,於是委身於他。太安初年,司馬穎起兵討伐長沙王司馬義,讓陸機代理後將軍、河北大都督,率領北中郎將王粹、冠軍牽秀等各軍共二十多萬人。陸機因為家中三代為將,為道家所忌諱,外加客居外地做官,位居群士之上,王粹、牽秀等都有怨恨之心,所以陸機堅決請求辭去都督之職。司馬穎不同意。孫惠等人也勸陸機把都督之職讓給王粹,陸機說:「別人將會說我是躲避災禍,這正好是招致禍患的原因啊。」於是任職。

當初,宦官孟玖的弟弟孟超一併被司馬穎寵幸。孟超率領一萬人為小都督,還未交戰,就放縱士兵擄掠。陸機逮捕了主凶。孟超帶鐵騎百餘人,徑直到陸機麾下搶人,回頭對陸機說:「蠻奴能作都督嗎?「陸機的司馬孫拯勸陸機殺了他,陸機不同意。孟玖卻懷疑是陸機殺了他,於是向司馬穎進讒言,說陸機有異志。司馬穎大怒,讓牽秀秘密逮捕陸機。於是在軍中遇害,當時四十三歲。 [2]

作者簡介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人。

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學家,隋朝涇陽令房彥謙之子。善詩能文,博覽經史。十八歲,舉進士出身,授羽騎尉、隰城縣尉。晉陽起兵後,投靠秦王李世民後,積極出謀劃策,典管書記,選拔人才,成為秦王府得力謀士之一。在隨李世民征戰時,凡王府書檄,駐馬即成,言簡意盡,不需起草。唐武德四年曾被招為「十八學士」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封房玄齡為梁國公。官任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總領百司,掌政務達20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監修國史,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同時負責國史館,先後監修成《高祖實錄》、《太宗實錄》、《晉書》。去世後,諡號「文昭」,後配享太宗廟廷。

武德九年(626年),謀劃「玄武門之變」,隨同杜如晦等五人居於首功。執政期間,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處事果斷,並稱「房謀杜斷」,成為良相典範,累遷尚書左僕射、司空,受封梁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贈太尉,諡號文昭,配享太宗廟廷,陪葬昭陵。[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