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晉書·王蘊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晉書·王蘊傳出自於《晉書》,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 [1]

原文

王蘊,字叔仁,孝武定皇后父,司徒左長史蒙之子也。起家佐著作郎,累遷尚書吏部郎。性平和,不抑寒素,每一官缺,求者十輩,蘊無所是非。時簡文帝為會稽王,輔政,蘊輒連狀白之,曰:「某人有地,某人有才。」務存進達,各隨其方,故不得者無怨焉。補吳興太守,甚有德政。屬郡荒人飢,輒開倉贍恤。主簿執諫,請先列表上待報,蘊曰:「今百姓嗷然,路有饑饉,若表上須報,何以救將死之命乎!專輒之愆,罪在太守,且行仁義而敗,無所恨也。」於是大振貸之,賴蘊全者十七八焉。朝廷以違科免蘊官,士庶詣闕訟之,詔特左降晉陵太守。復有惠化,百姓歌之。

定後立,以後父,遷光祿大夫,領五兵尚書、本州大中正,封建昌縣侯。蘊以恩澤賜爵,非三代令典,固辭不受。朝廷敦勸,終不肯拜,乃授都督京口諸軍事、左將軍、徐州刺史、假節,復固讓。謝安謂蘊曰:「卿居後父之重,不應妄自菲薄,以虧時遇,宜依褚公故事,但令在貴權於事不事耳。可暫臨此任,以紓國姻之重。」於是乃受命,鎮於京口。

蘊素嗜酒,末年尤甚。及在會稽,略少醒日,然猶以和簡為百姓所悅。時王悅來拜墓,蘊子恭往省之,素相善,遂留十餘日方還。蘊問其故,恭曰:「與阿太語,蟬連不得歸。」蘊曰:「恐阿太非爾之友。」阿太,悅小字也。後竟乖初好,時以為知人。太元九年卒,年五十五,追贈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 (選自《晉書•列傳第六十三》)

譯文

王蘊,字叔仁,是孝武定皇后的父親,司徒左長史王蒙的兒子.起初擔任官職佐著作郎,多次升遷官職成為尚書吏部郎.王蘊性格平和,不壓製出身低微的人,每次空缺一個官職時,總有十多人相爭,王蘊公正處斷不偏不倚.當時簡文帝為會稽王、主持朝政,王蘊總是接連不斷去信報告,說:「某人有名望某人有才幹.」他儘可能地推薦人才,並根據性格特點使人盡其才,所以不被任用的人也毫無怨言.他補任吳興太守時,很有德政.碰上當地鬧災荒貧困的百姓沒飯吃,王蘊擅自開倉賑恤.主簿堅決反對,請求先詳細上報朝廷.王蘊回答說:「現在百姓嗷嗷待哺,路邊已有人餓死,如果等上報朝廷批准後再賑濟百姓,怎麼能救濟快餓死的人呢?擅自開倉賑濟的過失,罪責在太守,如果推行仁義而得罪,我沒有什麼怨恨.」於是大規模開倉賑濟飢餓的災民,大多數人依賴王蘊的救濟而存活下來.

朝廷以違犯制度免除王蘊的官職,各式人等到朝廷為王蘊伸冤,皇帝特例只將他降職為晉陵太守.到晉陵後他仍舊推行愛民、惠民政策,受到百姓稱頌。

他的女兒被立為孝武帝的皇后,因為是皇后的父親,他被升遷為光祿大夫,兼任五兵尚書、本州大中正,封為建昌縣侯.王蘊認為因為恩澤被賜爵,不是古來的慣例,堅決推辭不接受.朝廷再三督促勸告,王蘊最終還是拒絕,於是朝廷任命他都督京口諸軍事、左將軍、徐州刺史,授予符節,他極力推辭,經謝安勸說他:「您居於皇后父親的重要地位,不應該看輕自己,來有虧時運,應該依照褚公的舊例,只做到身處貴位並不做什麼事,可以暫時擔此重任,來緩解做國戚的重壓.」於是就接受任命.在京口鎮守。


王蘊平素喜歡喝酒,晚年尤其厲害,在會稽內史任上時,常終日不醒.但為政和簡,為百姓所喜愛.當時王悅來拜謁祖墳,王蘊的兒子王恭前去探望,一向關係很好,於是就留了十幾天才返回.王蘊問緣故,王恭說:「和阿太交談,連續幾日不能回來.」王蘊說:「恐怕阿太不是你的朋友.」阿太是王悅的小字.後來最終斷絕當初的友好關係,當時的人認為王蘊能了解別人.太元九年去世,年齡五十五歲,追封為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 [2]

作者簡介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人。

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學家,隋朝涇陽令房彥謙之子。善詩能文,博覽經史。十八歲,舉進士出身,授羽騎尉、隰城縣尉。晉陽起兵後,投靠秦王李世民後,積極出謀劃策,典管書記,選拔人才,成為秦王府得力謀士之一。在隨李世民征戰時,凡王府書檄,駐馬即成,言簡意盡,不需起草。唐武德四年曾被招為「十八學士」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封房玄齡為梁國公。官任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總領百司,掌政務達20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監修國史,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同時負責國史館,先後監修成《高祖實錄》、《太宗實錄》、《晉書》。去世後,諡號「文昭」,後配享太宗廟廷。

武德九年(626年),謀劃「玄武門之變」,隨同杜如晦等五人居於首功。執政期間,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處事果斷,並稱「房謀杜斷」,成為良相典範,累遷尚書左僕射、司空,受封梁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贈太尉,諡號文昭,配享太宗廟廷,陪葬昭陵。[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