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晉書·王羲之傳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晉書·王羲之傳二出自於《晉書》,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 [1]

原文

王羲之,字逸少。父曠,淮南太守。羲之幼訥於言,人未之奇。及長,辯贍,以骨鯁稱。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深為從伯敦、導所器重。

起家秘書郎,累遷長史。後乃以為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羲之雅好服食養性,不樂在京師,初渡浙江,便有終焉之志。會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謝安未仕時亦居焉。孫綽、李充、許詢、支遁等皆以文義冠世,並築室東土,與羲之同好。嘗與同志宴集於會稽山陰之蘭亭,羲之自為之序以申其志,曰: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嘗詣門生家,見篚幾滑淨,因書之,真草相半。後為其父誤刮去之,門生驚懊者累日。又嘗在蕺山見一老姥,持六角竹扇賣之。羲之書其扇,各為五字。姥初有慍色。因謂姥曰:「但言是王右軍書,以求百錢邪。」姥如其言,人競買之。羲之書為世所重,皆此類也。每自稱:「我書比鍾繇,當抗行;比張芝草,猶當雁行也。」曾與人書云:「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後之也。」時驃騎將軍王述少有名譽,與義之齊名,而義之甚輕之,由是情好不協。述先為會稽以母喪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詣述每聞角聲謂羲之當候己輒灑掃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顧,述深以為恨。 羲之既去官,與東土人士盡山水之游,弋釣為娛。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復征之。年五十九卒,贈金紫光祿大夫。 (《晉書•王羲之傳》)

譯文

王羲之字逸少。父親王曠,是淮南太守。王羲之幼時說話木訥,人們不覺得他有什麼奇特。長大後,富于思辯,以耿直著稱。特別善長寫隸書,為古今第一,評論者稱讚他的筆勢,認為像浮雲一樣飄忽,像驚龍一樣矯健。很受堂伯王敦、王導的器重。

從家中徵召出來任秘書郎,多次升遷任長史。後擔任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王羲之很講究服食丹藥養生,不願意留在京城,剛到浙江,就有終老於此的念頭。會稽有好的山水,很多名士都住在那裡,謝安沒出仕時也住在那裡。孫綽、李充、許詢、支遁等都以文章道義超過當世,都在東方修建房舍居住,與王羲之志向相同。曾經和志同道合者在會稽山陰的蘭亭聚會宴飲,王羲之自己作序申述他的志向,說:永和九年,是癸丑年,暮春三月之初,在會稽山陰的蘭亭聚會,舉行修禊活動。諸位賢者都來了,年少的年長的都會集了。這地方有崇山峻岭,茂密的樹林和高大的竹叢,又有清水湍急,輝映環繞在左右,引來作泛觴的曲水,眾人依次坐在水邊。雖然沒有絲竹管弦音樂的盛景,但是邊喝酒邊賦詩,也足以暢敘內心的情懷……

曾經到門生家,看見几案光滑潔淨,就在上面寫字,真書草書各半。後來門生的父親不慎把字刮掉了,門生懊悔了好幾天。又曾經在蕺山看見一個老太婆,拿着六角竹扇賣。王羲之在扇子上寫上字,每把扇子五個字。開始老太婆有些生氣。於是他對老太婆說:「你只要說這是王右軍的字,可以賣一百錢。」老太婆就這樣對人說,人們都爭着買。有一天老太婆又拿扇子來,王羲之笑着不說話。他的書法受到世人的欣賞,就是這樣的。每每自稱「我的字與鍾繇比,可以和他並行;與張芝的草書相比,也可以與之同列」。

曾經給人寫信說:「張芝在水池邊學寫字,池水都被墨汁染黑了,如果人們都像他那樣愛好而用心,也不會比他差。」當時驃騎將軍王述從小有名氣,與王羲之齊名,可是王羲之很看不起他,因此兩人感情不和。王述先任職於會稽,因服母喪住在郡中,王羲之接替王述,只去弔唁一次,就不再去拜訪。王述每次聽見角聲,都以為是王羲之來看望自己,就打掃庭院等他來。這樣過了幾年,而王羲之最終也沒去,王述因此很怨恨他。 王羲之去官後,與東方人士盡情遊玩山水,漁獵取樂。朝廷因為他的誓言發得很毒,也就不再徵召他。五十九歲時去世,追贈金紫光祿大夫。[2]

作者簡介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人。

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學家,隋朝涇陽令房彥謙之子。善詩能文,博覽經史。十八歲,舉進士出身,授羽騎尉、隰城縣尉。晉陽起兵後,投靠秦王李世民後,積極出謀劃策,典管書記,選拔人才,成為秦王府得力謀士之一。在隨李世民征戰時,凡王府書檄,駐馬即成,言簡意盡,不需起草。唐武德四年曾被招為「十八學士」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封房玄齡為梁國公。官任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總領百司,掌政務達20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監修國史,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同時負責國史館,先後監修成《高祖實錄》、《太宗實錄》、《晉書》。去世後,諡號「文昭」,後配享太宗廟廷。

武德九年(626年),謀劃「玄武門之變」,隨同杜如晦等五人居於首功。執政期間,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處事果斷,並稱「房謀杜斷」,成為良相典範,累遷尚書左僕射、司空,受封梁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贈太尉,諡號文昭,配享太宗廟廷,陪葬昭陵。[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