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晉書·王嘉傳出自於《晉書》,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 [1]

目錄

原文

王嘉字子年,隴西安陽人也。輕舉止,丑形貌,外若不足,而聰睿內明。滑稽好語笑,不食五穀,不衣美麗,清虛服氣,不與世人交遊。隱於東陽穀,鑿崖穴居,弟子受業者數百人,亦皆穴處。

石季龍之末,棄其徒眾,至長安,潛隱於終南山,結庵廬而止。門人聞而復隨之,乃遷於倒獸山。苻堅累征不起,公侯已下咸躬往參詣,好尚之士無不師宗之。問其當世事者,皆隨問而對。好為譬喻,狀如戲調;言未然之事,辭如讖記,當時鮮能曉之,事過皆驗。

堅將南征,遣使者問之。嘉曰:「金剛火強。」乃乘使者馬正衣冠徐徐東行數百步而策馬馳反脫衣服棄冠履而歸下馬踞床一無所言。使者還告,堅不悟,復遣問之,曰:「吾世祚云何?」嘉曰:「未央。」咸以為吉。明年癸未,敗於淮南,所謂未年而有殃也。人侯之者,至心則見之,不至心則隱形不見。衣服在架,履杖猶存,或欲取其衣者,終不及,企而取之,衣架逾高,而屋亦不大,覆杖諸物亦如之。

姚萇之入長安,禮嘉如苻堅故事,逼以自隨,每事諮之。萇既與苻登相持,問嘉曰:「吾得殺苻登定天下不?」嘉曰:「略得之。」萇怒曰:「得當雲得,何略之有!」遂斬之。先此,釋道安謂嘉曰:「世故方殷,可以行矣。」嘉答曰「卿其先行,吾負債未果去。」俄而道安亡,至是而嘉戮死,所謂「負債」者也。苻登聞嘉死,設壇哭之,贈太師,諡曰文。及萇死,萇子興字子略方殺登,「略得」之謂也。嘉之死日,人有隴上見之。其所造《牽三歌讖》,事過皆驗,累世猶傳之。又著《拾遺錄》十卷,其記事多詭怪,今行於世。 (選自《晉書》,有刪改)

譯文

王嘉字子年,隴西安陽人。他舉止輕浮,形貌醜陋,外表像是無用之輩,而內心聰敏明慧,喜好滑稽談笑,不吃五穀,不穿艷麗的衣服,置身清虛之中服氣養性,不與世人交遊。隱居在東陽穀,鑿崖為洞穴居住。數百名受業學習的弟子,也全部進入洞穴居住。 石季龍末年,王嘉丟開他的眾弟子,隻身來到長安,在終南山潛隱,居住在自己蓋的草庵之中。他的門人聽說了,又隨之前來,他又遷入倒獸山中。苻堅多次徵召,他總不應徵,公侯以下的朝官全都去親自拜會,好學之士無不推崇他為宗師。人們向他詢問當今之事,都隨口而答。很喜歡運用比喻,其情其狀如同在調戲人們一般;預言未來要發生的事,辭意隱晦,當時很難知道究竟,但事後都一一應驗如神。

苻堅準備南征,派使者向他詢問吉凶。王嘉說:「金剛火強。」說完便跨上使者的馬,端正衣帽,慢慢向東走出數百步,然後策馬返回,脫掉衣帽,丟掉鞋帽而歸。下馬之後盤坐在床上,一言不發。使者回來後據實相告,苻堅不能悟解,又派人前來問他,說:「我們的國運如何?」王嘉說:「未央。」大家都以為是吉利。第二年是癸未年,苻堅在淮南被打得大敗,這就是王嘉所說的未年有災殃的印證。拜候他的人如果心誠,他就出見,心不誠就隱形不見,只見他的衣帽掛在衣架上,手杖仍在原處。如果有人想取他的衣服,始終夠不着,伸長手臂去取,衣架會變得更高,鞋杖各物也是如此。

姚萇進入長安以後,禮遇王嘉像從前苻堅一樣,並逼着王嘉跟隨他,每件事情都要向他徵詢。姚萇不久便開始與苻登爭權,問王嘉說:「我能殺掉苻登平定天下嗎?」王嘉說:「略得之。」姚萇惱怒了,說:「得就說得,哪裡有什麼略呢?」於是就殺了王嘉。這以前,釋道安對王嘉說:「世事正沸騰暄擾,可以走了。」王嘉回答說:「你先走吧,我欠的債還未還清,還不便離去。」不久,釋道安就死了,到這時王嘉被殺,就是前面所說的「欠債」。苻登聽說王嘉的死訊後,設壇哭祭,贈號太師,諡號「文」。姚萇死後,他的兒子姚興字子略殺了苻登,這便是王嘉所說的「略得」的意思。王嘉死的那一天,有人在隴上看見過他。他所寫的《牽三歌讖》一書,事情過後都能夠應驗,歷時幾代還在流傳。又著有《拾遺錄》十卷,所記載的事跡大多荒誕詭怪,直到如今,仍舊風行於世。 [2]

作者簡介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人。

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學家,隋朝涇陽令房彥謙之子。善詩能文,博覽經史。十八歲,舉進士出身,授羽騎尉、隰城縣尉。晉陽起兵後,投靠秦王李世民後,積極出謀劃策,典管書記,選拔人才,成為秦王府得力謀士之一。在隨李世民征戰時,凡王府書檄,駐馬即成,言簡意盡,不需起草。唐武德四年曾被招為「十八學士」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封房玄齡為梁國公。官任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總領百司,掌政務達20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監修國史,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同時負責國史館,先後監修成《高祖實錄》、《太宗實錄》、《晉書》。去世後,諡號「文昭」,後配享太宗廟廷。

武德九年(626年),謀劃「玄武門之變」,隨同杜如晦等五人居於首功。執政期間,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處事果斷,並稱「房謀杜斷」,成為良相典範,累遷尚書左僕射、司空,受封梁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贈太尉,諡號文昭,配享太宗廟廷,陪葬昭陵。[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