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顯示性偏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顯示性偏好是中國的一個科技術語。

漢字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展台上一顆無可取代、熠熠閃光的明珠[1]。漢字之美,美在莊重典雅,形神兼具。她承載的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厚重歷史與燦爛文化[2]。她的美,是無與倫比的。

名詞解釋

顯示性偏好(revealed preference approach)是通過考察人們與市場相關的行為,特別是在與環境聯繫緊密的市場中所支付的價格或他們獲得的利益,間接推斷出人們對環境的偏好,以此來估算環境質量變化的經濟價值。

我們通常會發現,在市場上存在着一些商品,它們可以作為環境所提供服務的替代品。例如,游泳池可以看作是潔淨湖泊或河流具有的休閒功能(例如,游泳)的替代物;私人公園可以看作是自然保護區或國家公園的替代物。如果這種替代作用可以成立,則增加環境物品或服務的供應所帶來的效益,就可以從替代它們的私人商品購買量的減少測算出來,反之亦然。其原因在於,由於兩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對於用戶而言,消費兩者給用戶帶來的福利水平也是一樣的。同時,隨着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當人們購買商品的時候,其支付意願也包括了對這些商品附屬的或具有的環境屬性的承認。必須注意的是環境的某些服務功能是能夠被有些私人物品完全替代的,但有些只能是部分替代,甚至是無法替代的。例如,對於原始森林而言,其作為木材的使用價值部分,可以被人工林來替代,但是,原始森林本身所特有的生態功能(包括生物多樣性等)則無法被人工生產出來的物品所替代,而原始森林的存在價值的部分,則更是無法替代。

顯示性偏好可以藉助於「內涵資產定價法、防護行為法與預防費用法、旅行費用法等」。並且這些方法都是通過觀察人們的市場行為,來估計人們對環境「表現出來的偏好」,它有別於通過直接調查而獲得的偏好。

顯示偏好的解讀

顯示偏好顧名思義就是消費者的行為所顯示出來的偏好。

例如,消費者明明買得起(9,3),卻買了(8,4),這便證明消費者更喜歡(8,4),或者說,顯示出消費者對(8,4)的偏好更甚於(9,3)。這就是顯示偏好原理,完全可以通過生活常識推導出來。

如下圖,紅線為預算線,假設消費者均衡點是(x2,y2)。由圖可知,(x1,y1)是消費者買得起的消費束,可是消費者卻選擇了(x2,y2),由此可見,消費者對(x2,y2)的偏好更甚於(x1,y1)。

專業術語就是,(x2,y2)直接顯示偏好於(x2,y2)。

然後,假設商品價格發生了變化,預算線移動了,移動為下圖中的紅線(下圖中淺紅的線是原預算線,給你對比用的)。預算線變動後,消費者均衡點是(x1,y1)。

同理可知,(x1,y1)直接顯示偏好於(x3,y3)。

再然後,顯示偏好就跟比大小一樣,它也是可以傳遞的。比大小的時候,我們知道,如果a>b,b>c,則a>c。

顯示偏好也是同樣的道理。如下圖所示(下圖是上面兩個圖的疊加),按照前面的顯示偏好關係,我們可以說,(x2,y2)顯示偏好於(x3,y3)。

但是,我們只能說,(x2,y2)間接顯示偏好於(x3,y3)。

因為,當消費者購買(x2,y2)的時候,消費者是買不起(x3,y3)的,所以,這兩個消費束沒有直接顯示偏好的關係。我們只是通過(x2,y2)>(x1,y1)>(x3,y3)的偏好鏈(「>」表示直接顯示偏好,但這不是國際通用的符號,是為了表述簡單,臨時定義的),間接得出這個結論。

顯示性偏好的理論意義

從消費者行為模型——人們總是選擇他們所能購買的最佳商品組合——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結論:人們做出的選擇一定比他們所能做出的選擇更受偏好。所的通俗一點,如果消費者的行為是追求效用最大化,那麼它在市場上實際購買的商品組合就是他所能購買的最優商品組合,這些實際購買的商品組合優於那些消費者有能力購買而沒有購買的商品組合,即前者是後者的顯示偏好。

可以用顯示偏好公理來更正式的表達這一論點:設image.png是價格為image.png時被消費者選擇的商品組合,image.png是使得image.png的另一商品組合。在這種情況下,假若消費者總是在它能夠購買的商品組合中選擇他最偏好的商品組合image.png,則我們一定有image.png>image.png。

必須注意下述區別:顯示偏好只表明在image.png能夠被購買的情況下,消費者所選擇的是image.png;而偏好則表示消費者把image.png的次序排在image.png的前面。如果消費者是選擇他所能購買的最佳商品組合的話,顯示偏好就隱含着偏好,但這是觀察行為模式的結果,不是術語定義的結果。

因此,顯示偏好這個概念意味着,只要觀察一下消費者在兩種商品之間的實際選擇就可以得到有關這兩種商品組合之間的偏好的某種信息,即對所選中的商品的偏好超過對另一種商品組合的偏好。

顯示偏好可以用來測定無差異曲線,它是依照試驗法進行的。按照顯示偏好理論的要求,可以改變消費者的收入和商品價格,在試驗期內,假定消費者的偏好是穩定的,一邊觀察消費者對不同的收入和價格所作的反應。推導出無差異曲線的方法是:讓價格不斷變化,觀察各種不同價格下的消費者選擇,把這些選擇連接起來,就構成無差異曲線。如果連續變化的價格增量趨向於無窮小,則無差異曲線就是一條光滑的曲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