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昔游詩·我乘五板船

昔游詩·我乘五板船》是南宋文學家書法家姜夔的作品之一。

姜夔今存詞八十多首,多為記游、詠物和抒寫個人身世、離別相思之作,偶然也流露出對於時事的感慨。其詞情意真摯,格律嚴密,語言華美,風格清幽冷雋,有以瘦硬清剛之筆調矯婉約詞媚無力之意。代表作《暗香·舊時月色》、《疏影·苔枝綴玉》,借詠嘆梅花,感傷身世,抒發鬱鬱不平之情[1]

昔游詩·我乘五板船

目錄

作者評價

姜夔是與辛棄疾並峙的詞壇領袖,在文學史上有傑出的地位。浙西派詞人把他奉為宋詞中的第一作家,比為詞中老杜。

自從柳永變雅為俗以來,詞壇上一直是雅俗並存。無論是蘇、辛,還是周、秦,都既有雅調,也有俗詞。姜夔則徹底反俗為雅,下字運意,都力求醇雅。這正迎合了南宋後期貴族雅士們棄俗尚雅的審美情趣,因而姜夔詞被奉為雅詞的典範,在辛棄疾之外別立一宗,自成一派。

張炎:姜白石詞如野雲孤飛,去留無跡。

黃升《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卷六:白石道人,中興詩家名流,詞極精妙,不減清真樂府,其間高處,有美成所不能及。

汪森:西蜀南唐而後,作者日盛,宣和君臣,轉相矜尚,曲調愈多,流派因之亦別。短長互見,言情者或失之俚,使事者或失之伉。鄱陽姜夔出,句琢字練,歸於醇雅。於是史達祖、高觀國羽翼之;張輯、吳文英師之於前;趙以夫、蔣捷、周密、陳允平、王沂孫、張炎、張翥效之於後,譬之於樂,舞箾至於九變,而詞之能事畢矣。

周濟:白石脫胎稼軒,變雄健為清剛,變馳驟為疏宕。蓋二公皆極熱中,故氣味吻合。辛寬姜窄,寬故容藏,窄故斗硬。

劉熙載:白石才子之詞,稼軒豪傑之詞。才子、豪傑,各從其類愛之,強論得失,皆偏辭也。姜白石詞幽韻冷香,令人挹之無盡。擬諸形容,在樂則琴,在花則梅也。

陳廷焯:姜堯章詞,清虛騷雅,每於伊鬱中饒蘊藉,清真之勁敵,南宋一大家也。夢窗、玉田諸人,未易接武。

朱彝尊:詞莫善於姜夔,宗之者張輯、盧祖皋、吳文英、蔣捷、王沂孫、張炎、周密、陳允平、張翥[2]、楊基,皆具夔之一體,基之後,得其門者寡矣。

王國維:白石寫景之作,如:「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高樹晚蟬,說西風消息。」雖格韻高絕,然如霧裡看花,終隔一層。梅溪、夢窗諸家寫景之病,皆在一隔字。北宋風流,渡江遂絕,抑真有運會存乎其間耶?問隔與不隔之別。曰:陶、謝之詩不隔,延年則稍隔矣。東坡之詩不隔,山谷則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處唯在不隔。詞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詞論,如歐陽公《少年游·詠春草》上半闋云:「闌干十二獨憑春,晴碧遠連雲。二月三月,千里萬里,行色苦愁人。」語語都在,便是不隔。至云:「謝家池上,江淹浦畔。」則隔矣。白石《翠樓吟》:「此地宜有詞仙,擁素雲黃鶴,與君遊戲。玉梯凝望久,嘆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氣」則隔矣。然南宋詞雖不隔處,比之前人,自有淺深厚薄之別。

視頻

昔游詩·我乘五板船 相關視頻

揚州慢 作者:姜夔 朗誦:王慧源
古詩詞:姜夔的暗香舊時月色

參考文獻

  1. 姜夔的詩詞《疏影•苔枝綴玉》賞析,無憂考網,2019-08-26
  2. 元代詩詞大家張翥生平考證,道客巴巴,201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