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昔日巴都(上)(溫新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昔日巴都(上)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昔日巴都(上)》中國當代作家溫新階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昔日巴都(上)

每次到漁峽口,都覺得異常激動,仿佛是到了一個特別熟悉的地方,這裡巍巍高聳的群山,這裡娓娓流淌的清江,這裡的每一棵樹,每一座房子,都好像是昨天目睹過的。

是上帝已經註定我和漁峽口有一種緣分,還是因為陰差陽錯的原因致使我和漁峽口擦肩而過才有這樣一份情愫?我不止一次地思考,但是始終沒有找到答案,也許,世界上並不是每一件事都有答案吧。

漁峽口最值得一說的自然是夷城。

我們土家人的祖先廩君在武落鍾離山通過浮舟擲劍,贏得君位,五姓共立。

巴國(實際上是一個部落)由此建立。

巴國畢竟弱小,楚國不斷來犯,巴國不得不實行戰略轉移,有一支拚死向東突圍,這就是現在在鄂東一代的巴人後裔,而大部分跟隨廩君向西去開疆拓土。這支隊伍一路向西,過了巴山峽,又過了資丘的險灘,江水稍微平緩,廩君率領的隊伍來到了一個叫香爐石的地方,這裡就是後來的夷城。《晉書》是這樣描述夷城的:

夷城石崖曲,泉水亦曲,廩君望如穴狀,嘆曰:「我從穴中出,今有入此,奈何?」崖即位崩,廣三丈余,而階陛相乘,廩君登之,崖上有平石,方一丈,長五尺,廩君休其上,投策問計,皆著石焉。因立城而居之,其後種遂繁。

《太平寰宇記》也有記載:

夷城山石曲,其水亦曲,廩君望之而嘆,山崖為崩,上有平石二丈五尺,因立城而居之,四姓臣之。

廩君於是決定在此建都。巴國後來在恩施、重慶都建立過都城,但最早建立都城的是位於今天漁峽口的夷城。1983年、1988年、1989年省考古隊三次在此發掘,出土文物上萬件,出土文物中,有大量甲骨,還有石矛和骨器藝術品,出土最多的還是陶釜、陶罐,還有鐵器,這些都很好的印證了夷城是巴國早期的都城。出土文物中,最為珍貴的是兩枚陶製印章,這兩枚印章將世界印章史提前了500年,可以說,這兩枚印章是世界上最早的印章。

漁峽口也有了世界之最。

夷城考古發掘以後,我去過那裡好幾次,當我站在那個香爐石上俯瞰清江,碧綠的江水湯湯東流,夷城周圍林木蔥蘢,地勢平坦開闊,頓時感覺到一股靈異之氣從腳下升騰而起。想當年,這裡也是人聲喧譁,繁華鬧熱,一派祥和景象。最近再一次去夷城,這裡已經修建起香爐石早期巴文化遺址公園,亭台樓閣,茂林修竹,一派生機,山水自然風光和遠古歷史文化融為一體,再現古代巴人生活情景,穿行於景區步道之間,氣象森然,王者之氣撲面而來。

公園旁邊修建了600多平方米的出土文物展覽廳,展出部分出土文物,這些文物有力地證明了在距今4000多年以前,就有巴人在這裡生活。

夷城真是個好地方,有山有水,尤其是在陸路交通極不發達的時代,夷城緊臨清江,運輸方便,這裡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土民勤勞,物阜民豐,安居樂業,正所適也。但是廩君理想遠大,一心要使巴國強大,絕不能小富即安,他的目光總是向着遠方。

廩君布置好夷城的防務和生產,便率軍繼續西進,經招徠,過伴峽,來到了一個地方,風光迤邐,豁然開朗,原來是鹽水女神部落。

廩君自然當去拜會鹽水女神,他一下子就被鹽水女神的美貌驚呆了,她不但貌美如花,還會唱山歌,她的歌聲讓江水停留,讓百鳥駐足。

鹽水女神早就聽說了廩君比武為王的故事,她對這位人世間不凡的偉丈夫,巴人部落的大英雄愛慕已久,想不到今天竟然來到了自己面前,真是天遂人願。

鹽水女神已經走到廩君面前,拉起了他的手,那一瞬間,四目相對,熾熱如火。

廩君和他的隊伍暫時在鹽水部落住下了,這裡真是一塊寶地,物產豐富不說,特別是產鹽真是難得,鹽水女神一心要留廩君在此同築愛巢,廩君遂也沉醉於溫柔鄉,但是很快便想到了自己的事業,想到了開疆拓土的重任。他告別鹽水女神準備踏上西進的征途,鹽水女神苦苦挽留,廩君去意已決,鹽水女神沒有辦法,帶着她的子民化作飛蟲遮住了陽光,廩君看不見了前進的道路,只得暫留。晚上,廩君和鹽水女神一番溫存之後,把一根青色絲線送給鹽水女神作為信物給她系在了頭髮上。第二天,當鹽水女神帶着她的子民再次化為飛蟲飛上天空遮住陽光時,廩君看到了那那根飄揚的青色色絲線,於是搭弓射之。那一刻,他淚如泉湧。

《世本﹒氏姓篇》記載了這一淒婉的傳說:

鹽神暮輒來取宿,旦即化為飛蟲,與諸蟲群飛。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積十餘日。廩君不知東西所向,七天七夜。使人操青縷以遺鹽神,曰:「纓此即相宜,雲與女俱生,宜將去。」鹽神受而纓之。廩君即立陽石上,應青縷而射之,中鹽神,鹽神死,天乃大開。

對於廩君的這一舉動,文人們多有批判,文人們多是愛情至上的,他們認為廩君過於冷血,一個人連心愛的人都可以射殺,還有什麼不可以做的呢?因而,出自今天的文人之手的諸多樣式的文學作品中都重新演繹,或者皆大歡喜,或者鹽水女神主動為廩君擋箭而死,都迴避了廩君射殺鹽水女神的情節。

愛情是無疑是偉大的,是神聖的,但它的偉大神聖並不是唯一的,在歷史向前發展的過程中,在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變革中,有很多需要犧牲,自然也包括愛情,所以,我不傾向指責廩君的無情和冷血,他為了一個民族的事業可以犧牲愛情,他就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他是偉大的戰士!當然,鹽水女神也沒有錯,作為女性,為了捍衛愛情,不惜自我犧牲,不惜付出最沉重的代價,她是最偉大的愛神!

廩君率領的隊伍一路向西,且戰且進,巴國的疆域不斷擴大,一直擴展到今天的恩施、重慶貴州、湘西地區,當然,那是經過一代又一代巴人首領率軍拼搏而來,並非廩君一代所為。

廩君死於何時,同他生於何時一樣,沒有記載,老死還是戰死,無從可考。傳說他在夷城稍下的巴王沱落水而死,在資丘以上的向王灘被打撈上岸,因此才有了這兩個地名。無論如何而死,無論他死於何處,他一生熱愛夷城,必定歸葬夷城。《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記載:「廩君死,魂魄化為白虎,巴氏以虎飲人血,遂以人祀焉。」廩君死後化為白虎的地方,後稱白虎壟。白虎壟就在夷城對面的的山坡上。前些年,老縣長劉光容掛帥的縣民族文化研究會在此修建了廩君陵,陵園占地25畝,其中先祖廩君墓占地8000平方米,墓高13米,直徑90米。環陵墓鋪設有長320米、寬3米的青石板人行道,陵墓前建有占地面積100多平方米的祭祀亭,這是先祖廩君陵的標誌性建築。陵墓後有土家族大姓「白虎壟堂」覃氏宗祠。陵園內建有題詞碑林走廊,共鐫刻着古籍史書記載和各級領導、學者題詞的石碑30餘塊。

先祖廩君神道全長420米、寬3米,其中建有青石台階360級直上廩君陵園。神道兩旁,種植綠化樹木400株,種草3000平方米。為方便遊客參觀,廩君神道前建有8000平方米的停車場。廩君神道石牌坊矗立在420米長的神道最前沿,寬10米,高6米,四柱三門,正門上方橫眉上刻有著名畫家汪國新先生題寫的篆書「廩君神道」四個大字,四柱上刻有兩副對聯:「虎沖霄漢載雄魄,壟鎮巴山乘大風」、「香爐石畔建夷城威振渝東黔北,白虎壟頭護巴胄德被漢南湘西」和象徵吉祥的白鶴祥雲圖案。左右兩門上方刻有精製花紋,四柱下方均有石鼓狀的花紋抱柱10個,整個牌坊高大雄偉,加工製作精美,堪為廩君陵園中的一大文化景觀。

我每次來瞻仰廩君陵,在那長長的石階上攀登時,總有一種神聖無比的情緒充盈我的胸腔,一種闊達高遠的意境籠罩我的思緒。

[1]

作者簡介

溫新階,喜歡文學。尤其喜歡散文詩歌的創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