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鼠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明末大鼠疫,又稱「明末華北鼠疫」、「京師大瘟疫」,是明朝末年崇禎年間(1628年—1644年)發生的一場嚴重流行病,1633年起始於山西地區,崇禎十六年 (1643年)北京內爆發重大疫情、造成20多萬人死亡,被認為是明朝滅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歷史學家認為,此次流行病中的「疙瘩瘟」、「吐血瘟」是腺鼠疫和肺鼠疫[1]。
歷史
1633年(崇禎六年),此次流行病發源於山西地區,雍正 《澤州府志》卷五七記載,該府 「崇禎六年, 高平、陽城、沁水夏大疫」。
1641年(崇禎十四年),疫情傳播到了河北及明首都北京城,造成大量人口死亡。依據當地的《府志》、《縣誌》,在大名府, 「春無雨,蝗蝻食麥盡,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歲大凶」;在順德府, 「連歲荒旱,人飢,瘟疫盛行,死者無數」。
1643年(崇禎十六年),北京城內的疫情造成20餘萬人死亡,8月-12月間,保守估計死亡人數占全城人口的五分之一。有文獻記載,「沿街小戶,收掩十之五六,街坊間的兒為之絕影。有棺無棺,九門計數,二十餘萬也」。
《明史·五行志》記載,崇禎十六年 「京師大疫,自二月至九月。」
夏燮《明通鑑》記載:「京師大疫,死者無算。」
《崇禎實錄》記載:「京師大疫,死亡日以萬計。」[2]
1644年(崇禎十七年),駱養性在天津督理軍務時曾提到,「昨年京師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斂者」。同年3月,李自成率領軍隊包圍北京城,而此時駐守的明朝軍隊總人數由於疫情從10萬人下降到了5萬多人,剩餘的包括許多老弱病殘的士兵和太監,平均五個城垛才有一個士兵。農曆三月十九日,「甲申之變」,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禎帝朱由檢自縊於煤山之上。
視頻
明末大鼠疫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關於鼠疫,您應該知道的! ,搜狐,2020-08-01
- ↑ 一場改變中國歷史的瘟疫:明末大鼠疫,天亡大明朝 ,搜狐,20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