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昌化石「乾隆宸翰」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昌化石「乾隆宸翰」寶
來自故宮博物院的圖片

昌化石「乾隆宸翰」寶故宮博物院的一件藏品

藏品簡介

名稱:昌化石「乾隆宸翰」寶

年份:清

類型:璽印

規格:面8.4厘米見方,通高15.2厘米。

所屬博物館:故宮博物院

藏品鑑賞

昌化石「乾隆宸翰」寶,清乾隆,昌化石質,隨形雕荷塘小景方形璽,漢文篆書。面8.4厘米見方,通高15.2厘米。   此璽用昌化雞血石刻制,印石雞血雖然不多,只絲絲縷縷散布於頂端,但質地卻極溫潤,近似於牛角凍。尤其是雕刻者依據材質表面不同的色彩巧妙構思,精心布局,使之成為一件難得的藝術佳作。如篷的荷葉密密而布,點點紅蕊或含苞,或怒放;荷叢中雙鶴漫步,悠閒自得;鴛鴦比肩而游,魚兒嬉於水底。荷葉間有蜻蜓、蜘蛛、青蛙、小蟹、鷺鷥等鳥蟲,生機勃勃,使人自然聯想起南國水鄉的迷人景色。整個作品設計新穎獨特,雕琢精微細膩,形象生動傳神,被人喻為「巨靈妙手,小幅丹青」,達到了相當高的藝術水平,是乾隆帝寶璽中雕制最為精美者之一。   該印本為文人印章。印體四周山石間有時人題記多處,書法靈動,詞句雋永,極富韻致。其中前面石上作者題款云:「蓮塘三十里,四面起清風。鴛鴦飛不去,只在藕花中。己卯夏日過西湖,見蓮花爛漫,摹之於石,以博大雅一哂云爾。」可知此印製作於乾隆二十四年(1759),取材於西湖景色。通過題記,不難想象作者對自己的作品相當滿意,並經常和朋友同好一起品評的情狀。   這件當初抒寫文人雅興的案頭清供,是什麼時間、通過何種途徑進入宮中收藏的,今天已無從了解。乾隆帝將其刻成御用璽印後,同樣愛不釋手,經常鈐蓋於其御筆書畫之上,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這位風雅皇帝的文人情調。

藏館介紹

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北京故宮,是位於中國北京紫禁城內的博物館。其前身是明清兩代皇宮紫禁城[1]。 民國元年(1912年)清帝溥儀退位後仍居於宮內。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黃郛攝政內閣公布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第五條,廢除皇帝尊號,請廢帝溥儀出宮。政府代表李煜瀛、京 師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於六日接管皇宮,封存文物。後經攝政內閣核准,經一年之整理,故宮博物院於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開幕。[2]它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藏品也主要是以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為基礎。2012年單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8萬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萬人次,可以說是世界上接待遊客最繁忙的博物館。[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