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早酥梨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早酥梨,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新品種。母本為蘋果梨,父本為身不知梨。1956年雜交,1969年命名。生長勢極強,幼樹新梢常達1米以上。芽萌發力強,成枝力弱。除極寒地區外均可栽培。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學名:早酥梨

門:被子植物門

目:薔薇目

屬:梨屬

界:植物界

綱:雙子葉植物綱

科:薔薇科

簡介

早酥梨系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育成,親本是蘋果梨。滁縣、合肥、六安、安慶等地已有種植,特點是適應範圍廣,豐產,品質好,抗黑星病,成熟早,可作市場淡季供應的果品,是很有發展前途的優良早熟品種,可在淮南和沿江一帶的城市郊區栽培。

樹勢健壯,樹冠中等大,萌發力強,枝條角度開張。結果年齡較早,據在滁縣觀察,栽植後第二年即掛果。以中、梨短果枝結果為主,有少量腋花芽結果,芽具有早熟性;中庸枝條摘心後容易形成花芽,座果率高。果實為倒卵形,果形大,單果重200-250克,表面有明顯縱溝五條,萼片宿存;果皮黃綠色,有蠟質光澤,頗美觀;果心小,肉細味甜,酥脆多汁,果汁含可溶性固形物12.8%,品質上等。成熟期七月下旬,也可提前在七月中旬採收。

形態特徵

果實多呈卵圓形或長卵形,平均單果重約250克,大者可達700克;果皮黃綠或綠黃色,果面光滑,有光澤,並具棱狀突起,果皮薄而脆;果點小,不明顯;果心較小;果肉白色,質細,酥脆爽口,石細胞少,汁特多,味甜稍淡,含可溶性固形物11%-14%,可溶性糖7.23%,可滴定酸0.28%,維生素C 3.70毫克/百克,品質上。樹勢強,萌芽率84.84%,一般剪口下抽生1-2條長枝。定植後3年即開始結果,以短果枝結果為主,占91%,中果枝6%,腋花芽3%。連續結果能力強,豐產、穩產。8月16日果實成熟。果實發育天數94天,營養生長天數為209天。在某些地區,果肉出現缺硼引起的小塊木栓化組織。

樹姿半開張,樹冠中等大,呈圓錐形。枝條較稀疏,骨幹枝灰褐色新梢紫紅色,嫩梢部有茸毛。葉片大,卵圓形,濃綠色,革質而厚;葉緣波浪形,鋸齒較粗、刺芒狀。花芽大,橢圓形;葉芽貼附着生。每花序7-9朵花。

生長環境

除極寒地區外均可栽培。

分布範圍

在華東、西南、西北及華北大多數地區。

生物學特性

生長勢極強,幼樹新梢常達1米以上。芽萌發力強,成枝力弱。剪口下多抽生2-3個長枝,以下形成短枝。開始結果較早,一般栽後3-4年即可結果;以短果枝結果為主,具有腋花芽結果能力;坐果率高;果台連續結果能力較差;隔年結果較明顯;采前落果較重。在呼和浩特地區於4月中下旬萌芽,5月上中旬開花,8月下旬果實成熟,10月中下旬落葉。此品種適應性廣,抗寒性強,在呼和浩特地區一般年份沒有凍害,對土壤要求不嚴,較抗梨黑星病。

栽培技術

授粉品種有碭山酥梨、酥梨、八雲、蘋果梨錦豐梨、茌梨、鴨梨和雪花梨等。注意硼肥使用。早酥梨定植可在秋季落葉後或春季發芽前,宜早不宜晚,秋栽後必須埋土越冬。

1、苗木準備。首先選高1米以上,根系完整,芽體充實飽滿,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危害的壯苗。其次,進行根系整理,將所有斷根處剪去1厘米左右,露出新茬,有利於萌發新根。第三,栽植前將苗木根部在清水中浸泡12-24小時,進行補水處理。第四,按根系大小、苗木壯弱進行分級栽培。並準備5%~10%的預備苗進行假植,以便缺苗補栽,保證樹齡、品種一致。

2、授粉樹配置。早酥梨適宜授粉樹種有蘋果梨、鴨梨、錦豐梨等。搭配比例為5:1,栽5行早酥梨,栽1行授粉樹。

3、栽植方式及密度。定植採用大行距、小株距、行間盯空栽植的方法,南北行向,株距2-3米,行距4-5米,667平方米栽44-83株為宜。

4、栽後即進行定干。定干高度80厘米。有灌溉條件的地方,栽植後立即澆水,水量要足,一次澆透。待水滲透後,株苗扶正,填平下沉裂縫,然後整平1平方米樹盤或1米寬果帶並覆膜。同時,樹幹套膜袋,加強病蟲害防治,特別注意防治5月份金龜子為害新芽嫩葉。[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