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高祖本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舊唐書·高祖本紀出自於《舊唐書》,此史共200卷,包括《本紀》20卷、《志》30卷、《列傳》150卷,原名《唐書》,宋祁、歐陽修等所編著《新唐書》問世後,才改稱《舊唐書》,成書於後晉開運二年(945年)。[1]
原文
高祖以周天和元年生於長安,七歲襲唐國公。及長,倜儻豁達,任性真率,寬仁容眾,無貴賤鹹得其歡心。隋受禪,補千牛備身。文帝獨孤皇后,即高祖從母也,由是特見親愛,累轉譙、隴、岐三州刺史。有史世良者,善相人,謂高祖曰:「公骨法非常,必為人主,願自愛,勿忘鄙言。」高祖頗以自負。
大業初,為滎陽、樓煩二郡太守,征為殿內少監。九年遷衛尉少卿遼東之役督運於懷遠鎮及楊玄感反迢高祖馳驛鎮弘化郡兼知關右諸軍事。高祖歷試中外,素樹恩德,及是結納豪傑,眾多款附。時煬帝多所猜忌,人懷疑懼。會有詔征高祖詣行在所,遇疾未謁。時甥王氏在後宮,帝問曰:「汝舅何遲?」王氏以疾對,帝曰:「可得死否?」高祖聞之益懼,因縱酒沉湎,納賄以混其跡焉。 十一年,煬帝幸汾陽宮,命高祖往山西、河東黜陟討捕。師次龍門,賊帥母端兒率眾數千薄於城下。高祖從十餘騎擊之,所射七十發,皆應弦而倒,賊乃大潰。十二年,遷右驍衛將軍。
十三年,為太原留守,郡丞王威、武牙郎將高君雅為副。群賊蜂起,江都阻絕,太宗與晉陽令劉文靜首謀,勸舉義兵。俄而馬邑校尉劉武周據汾陽宮舉兵反,太宗與王威、高君雅將集兵討之。高祖乃命太宗與劉文靜及門下客長孫順徳、劉弘基各募兵,旬日間眾且一萬,密遣使召世子建成及元吉於河東。威、君雅見兵大集,恐高祖為變,相與疑懼,請高祖祈雨於晉祠,將為不利。晉陽鄉長劉世龍知之,以告高祖,高祖陰為之備。
五月甲子,高祖與威、君雅視事,太宗密嚴兵於外,以備非常。遣開陽府司馬劉政會告威等諜反,即斬之以徇,遂起義兵。開倉庫以賑窮乏,遠近響應。
譯文
高祖李淵在周朝天和元年生於長安,7歲襲封唐國公。等到年長,性格灑脫,胸懷坦蕩,真誠率直,寬厚仁愛能容納眾人,不論身份貴賤都能得到他的喜歡。隋朝受禪,李淵被補授千牛備身的職務。隋文帝的獨孤皇后,是李淵的姨母,因此李淵特別被親近寵愛,歷任譙、隴、岐三州刺史。有個叫史世良的,善於給人看相,他對李淵說:「您的骨相非同一般,必定會成為帝王,希望您保重,不要忘記我的話。」李淵因此很是自負。
大業初年,李淵擔任滎陽、樓煩二郡太守,被召為殿內少監。大業九年,升為衛尉少卿。遼東之戰時,在懷遠鎮督運糧草。等到楊玄感造反,朝廷詔令李淵騎快馬去鎮守弘化郡,同時主持關右所有的軍事工作。李淵歷任朝廷內外的官職,一貫樹立思德,到這時結交豪傑,很多人都誠心歸附(他)。當時隋煬帝猜忌心很重,人們都心懷疑慮和恐懼。恰逢有詔令召李淵到天子所在的地方,李淵因為生病沒有前往謁見。當時李淵的外甥女王氏在後宮,煬帝問道:「你舅為何遲遲不來?」王氏以舅舅有疾病對答,煬帝說:「病得會死嗎?」李淵聽了越發恐懼,因而放縱自己沉溺飲酒,收受賄賂來矇混隱瞞自己的真性情。
大業十一年,煬帝駕臨汾陽宮,命令李淵前往山西、河東處理官員升遷和討伐逮捕賊人的事務。軍隊臨時駐紮在龍門,賊首母端兒率領數千人進逼城下。李淵率領十幾個騎兵攻擊他們,射了七十發箭,賊人都隨着弓弦的響聲而中箭倒地,賊眾於是大敗潰退。大業十二年,李淵被升為右驍衛將軍。
大業十三年,李淵擔任太原留守,郡丞王威、武牙郎將高君雅為副留守。群賊蜂起造反,江都被阻絕,李世民與晉陽縣令劉文靜首先倡議,鼓勵李淵興兵起義。不久,馬邑校尉劉武周占據汾陽宮舉兵造反,李世民與王威、高君雅打算集合軍隊討伐他。李淵於是命令李世民與劉文靜和門客長孫順德、劉弘基分頭招募新兵,十日之間招募人數將近一萬,李淵秘密派使者到河東去召回世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王威、高君雅見軍隊大量集中,怕李淵發動變亂,二人懷疑恐懼,請李淵到晉祠求雨,打算對李淵發動襲擊。晉陽鄉長劉世龍知道了這個陰謀,將此事報告給了李淵,李淵暗中作了防備。
五月甲子日,李淵與王威、高君雅到職工作,李世民秘密在外面部署軍隊,以防意外。派遣開陽府司馬劉政會告發王威等人謀反,就殺了他們示眾,於是開始起義。打開倉庫來救濟窮困貧乏的人,遠近的人都響應起義。 [2]
作者簡介
劉昫(公元887—946年),字耀遠,涿州歸義(今屬河北雄縣)人,五代時期歷史學家,後晉政治家。後唐莊宗時任太常博士、翰林學士。
後晉時,官至司空、平章事。後晉出帝開運二年(945年)受命監修國史、負責編纂《舊唐書》。其是二十四史之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