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舊唐書·牛徽傳

舊唐書·牛徽傳出自於《舊唐書》,此史共200卷,包括《本紀》20卷、《志》30卷、《列傳》150卷,原名《唐書》,宋祁歐陽修等所編著《新唐書》問世後,才改稱《舊唐書》,成書於後晉開運二年(945年)。[1]

目錄

原文

牛徽,咸通八年登進士第。入朝為右補闕,再遷吏部員外郎。乾符中選曹猥濫吏為奸弊每歲選人四千餘員徽性貞剛特為奏請由是銓敘稍正能否旌別物議稱之。巢賊犯京師,父蔚方病,徽與其子自扶籃輿,投竄山南。閣路險狹,盜賊縱橫,谷中遇盜,擊徽破首,流血被體,而捉輿不輟。盜苦迫之,徽拜之曰:「父年高疾甚,不欲駭動。人皆有父,幸相垂恤。」盜感之而止。及前谷,又逢前盜,相告語曰:「此孝子也。」即同舉輿,延於其家,以帛封創,饘飲奉蔚。時僖宗已幸成都,徽至行朝拜章,乞歸侍疾。其年丁家艱,執喪梁、漢。

既除,從駕還京,至陳倉,疾甚,經年方間。宰相張浚奏徽為判官,檢校左散騎常侍。詔下鳳翔,促令赴闕。徽謂所親曰:「國步方艱,皇居初復,帑廩皆虛,正賴群臣協力,同心王室。而於破敗之餘,圖雄霸之舉,俾諸侯離心,必貽後悔也。以吾衰疾之年,安能為之扞難。」辭疾不起。明年,召徽為給事中。楊復恭叛歸山南,李茂貞上表,請自出兵糧問罪,但授臣詔討使。奏不待報,茂貞與王行瑜軍已出疆。昭宗延英召諫官宰相議可否。不敢極言,相顧辭遜,上情不悅。「兩朝多艱,茂貞實有翼衛之功,所造次者,不俟命而出師也。近聞兩鎮兵入界,多有殺傷,陛下若不處分,梁、漢之民盡矣。須授以使名,明行約束,則軍中爭不畏法。」

帝曰:「此言極是。」 及茂貞平賊,自恃浸驕,多撓國政,帝命杜讓能料兵討之。徽諫曰:「茂貞倔強,不顧禍患。萬一蹉跌,挫國威也,不若漸以制之。」不聽,師出。而王師果衄,大臣被害。歲中,遷刑部侍郎,封奇章男。天復初,賊臣用事,朝政不綱,拜章請罷。詔以刑部尚書致仕,乃歸樊川別墅。病卒,贈吏部尚書。

譯文

牛徽,咸通八年考中進士科。入朝任右補闕,兩次升遷任吏部員外郎。乾符年中,選舉混亂,主考官從中作弊,每年選取四千多人。牛徽生性堅貞剛強,特地為此事奏請朝廷。從此銓選錄用漸漸走上正軌,能幹的與無能的分辨清楚,受到公眾輿論的稱讚。黃巢侵犯京師,正值牛徽父親牛蔚生病,牛徽與自己的兒子親自抬着竹轎,逃往山南。棧道危險狹窄,盜賊到處橫行,(牛徽)在山谷中遇到盜賊,盜賊打破了牛徽的頭,牛徽流血遍及全身,仍然抬着轎子不停步。

盜賊苦苦追逼他,牛徽對他們行拜禮說:「父親年高病重,不要驚嚇他。人人都有父親,希望你們能體諒我。」盜賊為他感動因而不再追趕。走到前面的山谷,又碰到那些盜賊,盜賊相互轉告說:「這是個孝子。「隨即和牛徽一同抬着轎子,邀請到自己家中,用布包紮傷口,給牛蔚端來稠粥。當時僖宗已經前往成都,牛徽到成都遞上章表,乞求回家侍奉父親。這一年恰逢死了親人,牛徽在梁、漢服喪。除去喪服後,牛徽跟隨皇帝回京,走到陳倉,疾重,過了一年才痊癒。宰相張浚上奏請求任牛徽為判官,檢校左散騎常侍。詔書送到鳳翔,督促命令他趕赴朝廷。

牛徽對親近的人說:「國家的命運正處於艱難時期,京城剛剛恢復,國庫糧倉都已空虛,正是依靠群臣同心扶助王室的時候。朝廷在國家破敗之時,卻企圖謀霸業,讓諸侯與朝廷不同心,日後必定會留下悔恨。以我衰疾之年,怎能為之排憂解難」。推辭年老有病沒有赴任。第二年,召牛徽入朝任給事中。楊復恭叛變逃回山南,李茂貞上表,請求自己出兵糧討伐問罪,只要求授他為詔討使。奏請還沒有得到答覆,李茂貞與王行瑜的軍隊已經出了邊界。昭宗召集諫官、宰相討論能不能批准李茂貞的請求。都不敢切言極諫,相互看着推辭謙讓,皇上心裡不高興。

牛徽上奏說:「兩朝多災多難,李茂貞確實有護衛的功勞,所犯錯誤,就是不等待命令就出兵討伐。近來聽說兩鎮士兵入界後,殺傷的人很多,陛下若不早做決斷,梁、漢的老百姓就要被殺光了。需要做的是授給他詔討使的名義,明令約束,那麼軍中士兵怎能不敬畏法律?」皇帝說:「這話很對。」等到李茂貞平定叛賊後,自恃有功漸漸驕橫,經常干涉朝政,皇帝命令杜讓能率兵(用兵)準備討伐。牛徽進諫說:「李茂貞倔強,不顧及禍患。萬一有失誤,就會挫傷國威,不如幔慢制服他。」皇帝不聽勸諫,讓軍隊出發。隨後官軍果然失敗,大臣被殺害。年中,升任刑部侍郎,封奇章男。天復初年,賊臣當權,朝政沒有法度,牛徽遞上章表請求辭職。皇帝下詔讓他以刑部尚書退休,牛徽於是回到樊川別墅。病逝後,追贈吏部尚書。 [2]

作者簡介

劉昫(公元887—946年),字耀遠,涿州歸義(今屬河北雄縣)人,五代時期歷史學家,後晉政治家。後唐莊宗時任太常博士、翰林學士

後晉時,官至司空、平章事。後晉出帝開運二年(945年)受命監修國史、負責編纂《舊唐書》。其是二十四史之一。[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