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張仁願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舊唐書·張仁願傳出自於《舊唐書》,此史共200卷,包括《本紀》20卷、《志》30卷、《列傳》150卷,原名《唐書》,宋祁、歐陽修等所編著《新唐書》問世後,才改稱《舊唐書》,成書於後晉開運二年(945年)。[1]
原文
張仁願,華州下邦人也。本名仁宣,以音類睿宗諱改焉。少有文武材幹,累遷殿中侍御史。時有御史郭霸上表稱則天是彌勒佛身,鳳閣舍人張嘉福與洛州人王慶之等請立武承嗣為皇太子,皆請仁願連名署表,仁願正色拒之,甚為有識所重。萬歲通天二年,監察御史孫承景監清邊軍,戰還,書戰圖以奏。每陣必畫承景躬當矢石、先鋒御賊之狀,則天嘆曰:「御史乃能盡誠如此!」擢拜右肅政台中丞,令仁願敘錄承景下立功人。仁願未發都,先問承景對陣勝負之狀。承景身實不行,問之皆不能對,又虛增功狀。仁願廷奏承景周上之罪,於是左遷崇仁令,擢仁願為肅政台中丞、檢校幽州都督。
三年,突厥入寇。朔方軍管沙吒忠義為所敗。詔仁願攝御史大夫,代忠義統眾。仁願至軍而賊眾已退,乃躡其後,夜掩大破之先朔方軍北與突厥以河為界河北岸有拂雲神祠突厥將入寇必先詣祠祭酹求福因牧馬料兵而後渡河時突厥默啜盡眾西擊突騎施娑葛,仁願請乘虛奪取漠南之地,於河北築三受降城,首尾相應,以絕其南寇之路。太子少師唐休璟以為兩漢已來,皆北守黃河,今於寇境築城,恐勞人費功,終為賊虜所有,建議以為不便。仁願固請不已,中宗競從之。仁願在朔方,奏用監察御史張敬忠、何鸞、長安尉寇泚、鄂縣尉王易從、始平主簿劉體微分判軍事,太子文學柳彥昭為管記,義烏尉晁良貞為隨機。敬忠等皆以文吏著稱,多至大官,時稱仁願有知人之鑑。景龍二年,拜左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三品,累封韓國公。春還朝,秋復督軍備邊。中宗賦詩祖餞,賞賜不可勝紀。尋加鎮軍大將軍。睿宗即位,以老致仕。開元二年卒,贈太子少傅,傅物二百段,命五品官一人為監護使。
譯文
張仁願,華州下邽人也。本名叫仁亶,以讀音近似睿宗的名諱而改。年輕時有文武才幹,幾次升職擔任殿中侍御史。當時有位叫郭霸的御史上奏章稱武則天是彌勒佛之身,鳳閣舍人張嘉福與洛州人王慶之等請求立武承嗣為皇太子,都請張仁願一起簽名上表,張仁願表情嚴肅地予以拒絕 ,很受有識之士的敬重。萬歲通天二年,監察御史孫承景監清邊軍,作戰返回,畫作戰圖獻上。每幅交戰圖總是畫上孫承景親自冒着槍林箭雨、身先士卒衝鋒殺賊的形象,武則天感嘆地說:「御史竟能如此的忠誠!」升任孫承景為右肅政台中丞,命令張仁願前去記錄孫承景以下立功將士。
張仁願離開都城前,先去問孫承景交戰勝負的情況。孫承景實際並未親臨戰陣,所問的都不能回答,又為自己虛報了許多功勞。張仁願在朝廷上奏告孫承景的欺君之罪,於是貶孫承景為崇仁令,升任張仁願為肅政台中丞、檢校幽 州都督。神龍三年,突厥入寇。朔方軍總管沙吒忠義被敵軍打敗。皇帝命令張仁願代理御史大夫,接替沙吒忠義統率部隊。張仁願來到軍中而敵兵已退,於是在後面緊追敵兵,夜晚偷襲打破敵兵。先前,朔方軍北面與突厥以黃河為界,黃河北岸有座拂雲神祠,突厥將要入侵時,必定先到祠前祭酒以求神的保佑,並趁機在此牧馬整兵然後渡過黃河。
這時突厥默啜率領全部兵馬向西攻擊突騎施娑葛,張仁願請求乘虛奪取漠南地區,於黃河北岸修築三 座受降城,首尾相應,以斷絕突厥的南侵之路。太 子少師唐休璟認為兩漢以來,都是北守黃河,如今在敵寇境內築城,恐怕既勞民又費力,最終城池還會被敵人占有,因此不主張實行。張仁願執意請求不止,中宗最終答應了他。張仁願在朔方時,上奏任用監察御史張敬忠 、何鸞、長安尉寇泚、鄠縣 尉王易從、始平主簿劉體微分管軍事,太子文學柳彥昭為管記,義烏尉晁良貞為隨機。張敬忠等人都以文職官吏而著稱,許多人做到高官,當時人們稱讚張仁願有知人之明。景龍二年,被任命為左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三品,多次受封為韓國公。他春季回朝,秋季又督率軍隊守備邊疆。中宗賦詩為他餞行,賞賜不計其數。不久加授鎮軍大將軍。睿宗即位,張仁願因 年老退休。開元二年去世,追贈太子少傅,贈送辦理喪事的絲織物二百段,命一位五品官一人為監護使。[2]
作者簡介
劉昫(公元887—946年),字耀遠,涿州歸義(今屬河北雄縣)人,五代時期歷史學家,後晉政治家。後唐莊宗時任太常博士、翰林學士。
後晉時,官至司空、平章事。後晉出帝開運二年(945年)受命監修國史、負責編纂《舊唐書》。其是二十四史之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