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無事生非·第三幕 第二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無事生非·第三幕 第二場出自於莎士比亞戲劇《無事生非》,寫作年代應在1598-1599年。該喜劇是威廉·莎士比亞寫作成熟時期的作品,講述了那個時代兩種類型的愛情故事:一個是遵循社會規範與門第觀念,代表傳統結合的希羅和克勞迪;另一個是起初相互嘲諷、各不相讓。最後卻是彼此傾倒。完滿結合的培尼狄克和貝特麗絲。在這部喜劇中,莎翁探討自我意識、男女之間的真誠與相互尊重。以及社會秩序等問題。[1]

第二場裡奧那托家中一室

➤唐·彼德羅、克勞狄奧、培尼狄克、里奧那托同上。

彼德羅 我等你結了婚,就到阿拉貢去。

克勞狄奧 殿下要是准許我,我願意伴送您到那邊。

彼德羅 不,你正在新婚燕爾的時候,這不是太殺風景了嗎?把一件新衣服給孩子看了,卻不許他穿起來,那怎麼可以呢?我只要培尼狄克願意跟我作伴就行了。他這個人從頭頂到腳跟,沒有一點心事;他曾經兩三次割斷了丘匹德的弓弦,現在這個小東西再也不敢射他啦。他那顆心就像一隻好鍾一樣完整無缺,他的一條舌頭就是鍾舌;心裡一想到什麼,便會打嘴裡說出來。

培尼狄克 哥兒們,我已經不再是從前的我啦。

里奧那托 我也是這樣說;我看您近來好像有些心事似的。

克勞狄奧 我希望他是在戀愛了。

彼德羅 哼,這沒有調教的傢伙,他的腔子裡沒有一絲真情,怎麼會真的戀愛起來?要是他有了心事,那一定是因為沒有錢用。

培尼狄克 我牙痛。

彼德羅 拔掉它呀。

培尼狄克 去他媽的吧!

克勞狄奧 你要去他媽的,先得拔掉它呀。

彼德羅 啊!為了牙齒痛才這樣長吁短嘆嗎?

里奧那托 只是因為出了點膿水,或者一個小蟲兒在作怪嗎?

培尼狄克 算了吧,痛在別人身上,誰都會說風涼話的。

克勞狄奧 可是我說,他是在戀愛了。

彼德羅 他一點也沒有痴痴癲癲的樣子,就是喜歡把自己打扮得奇形怪狀:今天是個荷蘭人,明天是個法國人;有時候同時做了兩個國家的人,下半身是個套着燈籠褲的德國人,上半身是個不穿緊身衣的西班牙人。除了這一股無聊的傻勁兒以外,他並沒有什麼反常的地方,可以證明像你說的那樣是在戀愛。

克勞狄奧 要是他沒有愛上什么女人,那麼古來的看法也都是靠不住的了。他每天早上刷他的帽子,這表示什麼呢?

彼德羅 有人見過他上理髮店沒有?

克勞狄奧 沒有,可是有人看見理髮匠跟他在一起;他那臉蛋上的幾根裝飾品,都已經拿去塞網球去了。

里奧那托 他剃了鬍鬚,瞧上去的確年輕了點兒。

彼德羅 他還用麝香擦他的身子哩;你們聞不出來這一股香味嗎?

克勞狄奧 那等於說,這一個好小子在戀愛了。

彼德羅 他的憂鬱是他的最大的證據。

克勞狄奧 幾時他曾經用香水洗過臉?

彼德羅 對了,我聽人家說他還搽粉哩。

克勞狄奧 還有他那愛說笑話的脾氣,現在也已經鑽進了琴弦里,給音栓管住了哪。

彼德羅 不錯,那已經充分揭露了他的秘密。總而言之,他是在戀愛了。

克勞狄奧 哦,可是我知道誰愛着他。

彼德羅 我也很想知道知道;我想一定是個不大熟悉他的人。

克勞狄奧 哪裡,還深切知道他的壞脾氣呢;可是人家卻願意為他而死。

彼德羅 等她將來被人「活埋」的時光,一定是臉兒朝天的了。

培尼狄克 你們這樣胡說八道,不能叫我的牙齒不痛呀。老先生,陪我走走;我已經想好了八九句聰明的話兒,要跟您談談,可是一定不能讓這些傻瓜們聽見。(培尼狄克、里奧那托同下。)

彼德羅 我可以打賭,他一定是向他說起貝特麗絲的事。

克勞狄奧 正是。希羅和瑪格萊特大概也已經把貝特麗絲同樣捉弄過啦;現在這兩匹熊碰見了,總不會再彼此相咬了吧。

➤唐·約翰上。

約翰 上帝保佑您,王兄!

彼德羅 你好,賢弟。

約翰 您要是有工夫的話,我想跟您談談。

彼德羅 不能讓別人聽見嗎?

約翰 是;不過克勞狄奧伯爵不妨讓他聽見,因為我所要說的話,是對他很有關係的。

彼德羅 是什麼事?

約翰 (向克勞狄奧)大人預備在明天結婚嗎?

彼德羅 那你早就知道了。

約翰 要是他知道了我所知道的事,那就難說了。

克勞狄奧 倘然有什麼妨礙,請您明白告訴我。

約翰 您也許以為我對您有點兒過不去,那咱們等着瞧吧;我希望您聽了我現在將要告訴您的話以後,可以把您對我的意見改變過來。至於我這位兄長,我相信他是非常看重您的;他為您促成了這一門婚事,完全是他的一片好心;可惜看錯了追求的對象,這一番心思氣力,花得好不冤枉!

彼德羅 啊,是怎麼一回事?

約翰 我就是來告訴你們的;也不必多嚕嗦,這位姑娘是不貞潔的,人家久已在那兒講她的閒話了。

克勞狄奧 誰?希羅嗎?

約翰 正是她;里奧那托的希羅,您的希羅,大眾的希羅。

克勞狄奧 不貞潔嗎?

約翰 不貞潔這一個字眼,還是太好了,不夠形容她的罪惡;她豈止不貞潔而已!您要是能夠想得到一個更壞的名稱,她也可以受之而無愧。不要吃驚,等着看事實的證明吧,您只要今天晚上跟我去,就可以看見在她結婚的前一晚,還有人從窗里走進她的房間裡去。您看見這種情形以後,要是仍舊愛她,那麼明天就跟她結婚吧;可是為了您的名譽起見,還是把您的決心改變一下的好。

克勞狄奧 有這等事嗎?

彼德羅 我想不會的。

約翰 要是你們看見了真憑實據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麼就不要承認你們所知道的事。你們只要跟我去,我一定可以叫你們看一個明白;等你們看飽聽飽以後,再決定怎麼辦吧。

克勞狄奧 要是今天晚上果然有什麼事情給我看到,那我明天一定不跟她結婚;我還要在舉行婚禮的教堂里當眾羞辱她呢。

彼德羅 我曾經代你向她求婚,我也要幫着你把她羞辱。

約翰 我也不願多說她的壞話,橫豎你們自己會替我證明的。現在大家不用聲張,等到半夜時候再看究竟吧。

彼德羅 真掃興的日子!

克勞狄奧 真倒霉的事情!

約翰 等會兒你們就要說,幸虧發覺得早,真好的運氣!(同下。)[2]

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詩人。1564年4月23日,出生於英國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鎮。1571年—1579年,進入斯特拉福文法學校讀書。1587年,開始演員生涯,並開始嘗試寫劇本。1591年,創作的戲劇《亨利六世中篇》《亨利六世下篇》首演。1592年,創作的戲劇《查理三世》首演。1595年,創作的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仲夏夜之夢》首演。1596年,創作的戲劇《威尼斯商人》首演。 1601年,創作的戲劇《哈姆雷特》首演,引起文壇關注。1603年,創作的戲劇《奧賽羅》首演。1605年,創作的戲劇《李爾王》首演。1606年,創作的戲劇《麥克白》首演。1614年,離開倫敦,返回故鄉。1616年4月23日,在故鄉去世。[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