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捨(莫言散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施捨》是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寫的一篇散文。
原文
不久前,看了屠格涅夫的《一個乞丐》,文章講述了作者在一次上街時遇到了一個乞丐,便與他進行了對話。大概情形是這樣的:我走在街上,遇到了一個衣服破舊、頭髮散亂、身體餿如柴的老乞丐。當那個乞丐伸出雙手向我乞討時,他口裡喃喃的發出聲音:「兄弟,能施捨點嗎?」我當時搜遍全身上下也沒有搜到一文錢,心裡滿懷內疚。我握住他的雙手,說:「對不起,我今天什麼也沒有帶。」我以為他會很沮喪、很失望的離開,不再看我一眼,然而他握緊了我的雙手,帶着微笑對我說:「你已經施捨給我了,那也是施捨啊,也得謝謝你了..」我當時說不出話來,感動的想流淚。我明白了我對他的一個問候就是一個施捨了,我又何嘗不被他施捨呢?是他讓我懂得了我們施捨的並不止是乞丐,還有更多的人,有時候我們也是被別人施捨着。
這篇文章讓我感嘆了好久,也讓我懂得了我們更應該關心和幫助那些弱勢群體,我們要給他們的並不僅是物質上的幫助,還要給他們內心世界、精神上的幫助,這又讓我想起了前不久我在街上遇到的那一幕。
那是一個星期天,我和我的同學一起去逛街,路上有一個路口壞了,正在搶修,我們只得停下電動車等候。在路口邊上方坐着一對母女,她們衣服破舊不堪,母親臉黑黑的,頭髮不整,低着頭。那個小女孩約莫八九歲,髒髒的頭上扎着小辮子,依偎在媽媽身邊,看着來來往往的人。當有個小孩背着書包經過她身旁時,我發現她羨慕的看着,然後低下頭。她們的面前放着一隻碗,碗裡空空的,什麼也沒有,我看着不忍心,把20塊錢給了她們。小女孩嘻嘻地笑着看我,好像很感激我的樣子,而她的媽媽並沒有理我。我的同學笑我活該被人騙,還自找苦吃。我說我情願被騙,我願意,如果她們沒有騙我,說明她們真的走投無路了,我覺得值得;如果她們騙我,就當我可憐那個小女孩沒能上學,給她一點安慰了。
路修好了,我們有騎上車繼續走,我回頭看她們,遠遠的還見她們母女的兩個小黑點。我在想為什麼那些人都會來騙人,騙人會騙富嗎?為什麼她們會淪落街頭行乞?為什麼碗裡總是空空的?我想應該是我們對她們的關心和幫助不夠吧,是國家的社會制度不夠完善吧! 第二天放學後,我依然經過那個路口她們母女還在。我走過去和小女孩說話,她媽媽開始不理我,但在聽我講話後,知道我不是來嘲笑她們的,不是不懷好意的,所以就和我交談。我和她說:「阿姨,可以讓我和你說說話嗎?」她點點頭。我說:「阿姨,你聽我說,我不是說你們的。現在有好多的人總是裝乞丐來騙人,而你們好像沒有哪裡殘廢,為何要來街頭行乞呢?我不管你們是不是騙人的,但我不希望小妹妹不能上學,和你一起在街頭被人看不起。」
「我們沒有騙人,真的。」她激動的說。「那年我老家發大水,房子沒有了,她爸爸也被水淹死了,我們來這裡投靠親戚,可已經找不到了,所以只得在這裡行乞了。」
我說:「我們都有雙手,只要肯努力,生活會有好轉的,不希望你們永遠擺脫不了乞丐的現實,小妹妹也永遠不能上學了。不如去和政府商量,讓他們幫助。」
她起初不願意,說現在政府貪官污吏多,很少有人會幫助她們。在我的再三勸說下,她們答應去了。兩個星期後,我再次經過那裡,而已經不見那母女兩個的影子了。
又過了一個多月,我再次去街上逛,在一個商場看見了那個女的。她見我很感激我,說她的女兒已經在這裡的小學讀書了,而她也在政府的幫助下,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租了一小間房子。她說是我幫她們找回了尊嚴,找回了自信。是國家是政府給予她們、收留她們,我說這一切都得感謝黨和政府。
是的,黨和國家已經建立了一系列的社會保障,社會優撫等,但是還不夠完善。在很多山區仍有許多孩子上不了學,仍有很多家庭吃不飽飯;在城市裡仍有好多流浪人流落街頭,偷蒙拐騙。這些事實證明:我們在施捨給他們的同時,他們也在給我們反思,我們不僅要給他們物質上的施捨,還要給他們精神上的施捨,撫平他們心靈的創傷。
我想如果人人都捨得施捨一點,世界將會變的更美好,就會減少一些偷蒙拐騙的事,社會就會更穩定些。 在施捨別人的同時,我們也被別人施捨,在『舍』的同時,我們也得到的更多。 「朋友們,請施捨點吧」……[1]
作者簡介
莫言原名管謨業。山東高密人,中共黨員,1986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後又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魯迅文學院研究生班,文學碩士。1976年應徵入伍,歷任戰士、班長、教員、幹事、專業作家,1997年轉業。中國作協第六屆全委會委員、第七屆主席團委員、第八屆副主席。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莫言文集》(12卷),影視、話劇劇本多部。中篇小說《紅高粱》獲全國中篇小說獎,《豐乳肥臀》獲首屆《大家》文學獎,《白狗鞦韆架》獲台灣聯合文學獎,《酒國》(法文版)獲法國儒爾·巴泰庸獎,《檀香刑》獲首屆鼎鈞文學獎、台灣聯合報十大好書獎,另獲意大利第三十屆諾尼諾國際文學獎。2004年獲法蘭西文化與藝術騎士勳章,2005年獲香港公開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2011年8月,長篇小說《蛙》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2012年10月,獲得諾貝爾文學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