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施派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施派爾

來自 攜程旅行 的圖片

本名 施派爾 國家 德國

所屬聯邦州: 萊茵蘭-普法爾茨

面積 • 總計 42.58 平方千米

(16.44 平方英里)

最高海拔 113 米(371 英尺)

最低海拔 92 米(302 英尺)

施派爾(德語:Speyer,德語發音:[ˈʃpaɪ̯ɐ])是位於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萊茵河畔的一座非縣轄城市[1]

簡介

1529年4月19日神聖羅馬帝國在此召開帝國會議,討論解凍迫害新教徒的《沃爾姆斯議會》議案,遭到部分與會的諸侯和自由城市代表的反對,史稱「抗議者」(德語:Protestanten),即新教徒的代名詞。

約在五千年前,施派爾即擁有着第一批原始住民在這塊土地上活動。接着自從凱撒奪下高盧地區以後,萊茵河成了迅速擴展的羅馬帝國一道保護疆界,而剛好位於萊茵河東方的施派爾,也成了羅馬士兵駐軍的一大據點。在公元150年,施派爾以「NOVIOMAGUS」的名稱出現在希臘人托勒密(Ptolemaios)的世界地圖中。直到公元346年以後,才以施派爾這個名稱納入主教區中。

十六世紀中期,施派爾成為德國歷史的轉捩點,自從路德於公元1521年站上沃木斯帝國會議,和皇帝卡爾五世以及教皇答辯以降,就在歐洲大陸掀起了一股宗教改革的風潮,公元1526年帝國會議舉辦在施派爾主教座堂,也使施派爾瞬間湧進了大批的宗室貴族。歷經了1526年的帝國會議,在1529年帝國會議再一次於施派爾舉行,並且至此時奠定了新教教會(Protestation)的基礎。

施派爾擁有許多保存良好的古老建築,例如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施派爾主教座堂(Der Dom Zu Speyer)、紀念抗議宗在議會中爭取改革的紀念教堂(Gedächtniskirche)、萊茵流域唯一後洛可可風格的三位一體教堂(Dreifaltigkeitkirche)、以及德國境內最高聳和最重要的護城門。

名人

J·J·貝歇爾:醫師、化學先驅 安塞爾姆·費爾巴哈:畫家

友好城市

俄羅斯庫爾斯克 英國斯波爾丁 法國沙特爾 意大利拉韋納 波蘭格涅茨諾 以色列亞夫內

參考來源

  1. 施派爾, 途牛,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