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方濟各會聖心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方濟各會聖心教堂
圖片來自confucio

方濟各會聖心教堂又名耶穌聖心堂,始建於1922年,坐落在當時的天津意租界伊曼紐爾三世路(Corso Vittorio Emanuele),又稱意租界大馬路(今河北區建國道73號),在當時隸屬於天主教意大利方濟各會

與聖心醫院(原稱意大利醫院)和修女院形成歐式教會建築群。目前為一般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天津市第一醫院住院部。

歷史

聖心醫院由意大利建築師羅菲諾尼(Daniele Ruffinoni)、軍醫尼古拉·迪·汝拉(Ludovico Nicola di Giura)和神甫拉涅弟(Leanetti)合作設計、建造,由「國家援助傳教士協會」支持建立,<方濟各會傳教士管理,經費由意大利慈善家協助籌集。1914年,聖心教堂、聖心醫院開工建設。1922年12月21日,聖心教堂、聖心醫院竣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2年,意籍修女離境,天津市立第一醫院成立將聖心醫院合併。

2008年,聖心堂因修建天津地鐵二號線建國道站面臨拆遷,後據文物保護法得以保留並被確定為第五批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2010年5月27日,天津地鐵二號線建國道站進入主體施工階段,修建好的建國道站距聖心教堂6.1米。[1]

仁慈堂護堂事件

2009年,天津教區位于海河岸邊的仁慈堂面臨拆遷,但拆遷方提供的補償方案提供的土地面積600平方米只占原教產面積1400平方米的不到一半,由於天津地鐵公司曾有拆除聖心堂的計劃,因此稱將把餘下的面積捆綁入聖心堂異地置換的面積中去。但由於聖心堂得以挽救,原仁慈堂剩餘的置換土地至今沒有落實。

建築特點

方濟各會聖心教堂建於1922年,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為二層磚木結構建築,中部屋頂為第三層,為意大利文藝復興後期教堂建築風格。東西北三面突出成三角形山牆並設拱窗,北側山牆上方立有十字架現已被拆除。[2]大堂位於建築中央,頂端隆起八角形攢尖屋頂,各牆面上都開有圓形窗,窗間做壁柱裝飾。整座建築用紅磚砌築,屋頂覆蓋紅瓦,檐部、線腳、窗套等用白石砌成。[3]聖心醫院為新文藝復興風格,材料用選用取自北京的花崗岩和大理石及磚塊,成立之初設有40個床位,8個專門科室,是天津第一個現代化醫院。[4]

參考文獻

  1. 天津地鐵2號線17標兩車站進入主體施工. 中鐵一局. 2010年5月28日 [2011年3月3日] (中文). [失效連結]
  2. 《圖說津門變遷——意天主教聖心堂》(組圖). 北方網. 2004年10月9日 [2011年3月3日] (中文). 
  3. 天津意式風情區. 北方網. 2005年8月1日 [2011年3月3日] (中文). 
  4. 聖心醫院. 河北旅遊網. 2008年4月 [2011年3月3日] (中文). [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