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新勝鎮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新勝鎮

所屬地區:重慶市潼南區

新勝鎮,隸屬於重慶市潼南區,地處潼南區西南面,東鄰臥佛鎮,南接大足區寶頂鎮,西靠四川安岳縣護龍鎮鼎新鄉,北連塘壩鎮,距潼南區人民政府駐地31千米,區域總面積50.42平方千米。 清乾隆時期(1736至1796年),新勝鎮境域建有甄子場;1993年12月,新勝鄉、明鏡鄉合併成立新勝鎮。 截至2018年末,新勝鎮戶籍人口為28512人。 截至2020年6月,新勝鎮下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鐵線社區人民街1號。 2018年,新勝鎮有工業企業22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個。 [1]

目錄

位置境域

新勝鎮地處潼南區西南面,東鄰臥佛鎮,南接大足區寶頂鎮,西靠四川安岳縣護龍鎮和鼎新鄉,北連塘壩鎮,距潼南區人民政府駐地31千米, 區域總面積50.4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新勝鎮地處四川盆地中部,屬典型的淺丘地貌,地勢平坦;主要山脈有馬鞍山、大侖山、小侖山,境內最高峰馬鞍山位於三星村,海拔402米;最低徐家壩子點位於南刊村,海拔270米。

氣候

新勝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7.9℃,極端最高氣溫42℃(2006年8月16日);生長期年平均351天,無霜期年平均313天,最長達33天,最短為303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250.1小時,年總輻射76.30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87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03天,最多達129天(1998年),最少為21天(2006年);最大雨量1351.6毫米(1981年),最少雨量914.4毫米(200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的5—10月。

水文

新勝鎮境內河道屬瓊江流域;主要河流有塘壩河、九曲溪、護龍河3條,流域面積為8.63平方千米,總長度為25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塘壩河,從石橋村至圓通村,流經境內鐵線、桅杆、鍾鋒、盤山,境內長17.6千米,年均流量1.2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新勝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地質災害等,旱澇災害年均發生0.2次;洪澇災害主要發生在6—9月,旱災每年發生2次,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6年,導致人畜缺水,莊稼絕收,經濟損失達2100萬元。

自然資源

新勝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石油、天然氣等。2011年,新勝鎮有耕地面積2.24萬畝,人均0.8畝。

人口

2011年末,新勝鎮總人口2972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510人,城鎮化率達到15%;另有流動人口1960人。總人口中,男性15501人,占52.2%;女性14222人,占47.8%;14歲以下8786人,占29.6%;15—64歲15186人,占51.1%;65歲以上5751人,占19.3%;以漢族為主。2011年,新勝鎮人口出生率7.4‰,人口死亡率5.3‰,人口自然增長率2.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68.3人。 2017年末,新勝鎮常住人口為15877人。 截至2018年末,新勝鎮戶籍人口為28512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新勝鎮財政總收入390萬元,比2010年增長1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10萬元,比2010年增長12.5%;人均財政收入130元,比2010年增長16.2%。2011年,新勝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065元。 2018年,新勝鎮有工業企業22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個。

農業

2011年,新勝鎮農業總產值達1.4億元,比2010年增長5%,農業增加值653.2萬元。新勝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紅苕為主。2011年末,新勝鎮生產糧食1.4萬噸,人均550千克,其中水稻7057噸,玉米2507噸。新勝鎮主要經濟作物有生薑。2011年,新勝鎮生薑產量5000噸。新勝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為主。2011年,新勝鎮生豬飼養量29920頭,年末存欄14028頭;家禽飼養量6.7萬羽,上市家禽4.3萬羽;2011年,新勝鎮生產肉類23.6噸;畜牧業總產值0.3億元。2011年,新勝鎮水果種植面積0.2萬畝,產量3000噸,主要品種有梨子和桃子。新勝鎮漁業以養殖草魚、鰱魚為主,淡水面積7平方千米。2011年,新勝鎮魚塘養殖面積20公頃,產量500噸;漁業總產值130萬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