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疆哈密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疆哈密瓜(學名:Cucumis melo var. saccharinus),是甜瓜的一個轉變。又名雪瓜貢瓜,是一類優良甜瓜品種 。

果型圓形或卵圓形,出產於新疆。味甜,果實大,以哈密所產最為著名,故稱為哈密瓜。

因為味道甜美,又屬於蜜瓜的一種,哈密瓜常被誤寫為"哈蜜瓜"。

維吾爾語稱"庫洪",源於突厥語"卡波",意思即"甜瓜"。

哈密瓜有"瓜中之王"的美稱,含糖量在15%左右。

形態各異,風味獨特,有的帶奶油味、有的含檸檬香,但都味甘如蜜,奇香襲人,飲譽國內外。在諸多哈密瓜品種中,以"紅心脆"、"黃金龍"品質最佳。

哈密瓜不但好吃,而且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

哈密瓜有180多個品種及類型,又有早熟夏瓜和晚熟冬瓜之分。

冬瓜耐貯存,可以放到來年春天,味道仍然新鮮。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哈密瓜 拉丁學名 Cucumis melo var. saccharinus 別稱 甜瓜,甘瓜,甜瓜、網紋瓜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葫蘆目 葫蘆科
甜瓜屬 甜瓜 分布區域 中亞

形態特徵

一年生匍匐或攀援草本;莖、枝有棱,有黃褐色或白色的糙硬毛和疣狀突起。

卷鬚纖細,單一,被微柔毛。葉柄長8-12厘米,具槽溝及短剛毛 。

葉片厚紙質,近圓形或腎形,長、寬均8-15厘米 。

上面粗糙,被白色糙硬毛,背面沿脈密被糙硬毛,邊緣不分裂或3-7淺裂,裂片先端圓鈍,有鋸齒,基部截形或具半圓形的彎缺,具掌狀脈。

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數朵簇生於葉腋 。

花梗纖細,長0.5-2厘米,被柔毛 。

花萼筒狹鐘形,密被白色長柔毛,長6-8毫米,裂片近鑽形,直立或開展,比筒部短;花冠黃色,長2厘米,裂片卵狀長圓形,急尖 。

雄蕊3毫米,花絲極短,藥室折曲,藥隔頂端引長;退化雌蕊長約1毫米。

雌花:單生,花梗粗糙,被柔毛;子房長橢圓形,密被長柔毛和長糙硬毛,花柱長1-2毫米,柱頭靠合,長約2毫米。

果實的形狀、顏色因品種而異,通常為球形或長橢圓形,果皮平滑,有縱溝紋,或斑紋,無刺狀突起,果肉白色、黃色或綠色,有香甜味 。

種子污白色或黃白色,卵形或長圓形,先端尖,基部鈍,表面光滑,無邊緣。花果期夏季。

哈密瓜分網紋皮、光皮兩種。按成熟期分為早熟瓜、夏瓜(中熟)、冬瓜(晚熟)等品種群。不同品種的瓜 。

其形態、顏色、皮紋也不一樣。常見的優良品種有紅心脆 。

黑眉毛蜜極甘(瓜皮有深色條紋如秀眉,故稱黑眉毛;「蜜極甘」,維吾爾語意為花裙子)、炮台紅、鐵皮、青麻皮、網紋香梨、哈密加格達、小青皮、白皮 。

哈密瓜其品種達100多個,形狀有橢圓、卵圓、編錘、長棒形等到多種 。

大小不一,小者1公斤,大者15-20公斤;果皮有網紋、光皮兩種;色澤有綠、黃、白等,果肉有白、綠、桔紅,肉質分脆、酥、軟,風味有醇香、清香和果香等。

較為名貴的品種有五十多個。東湖瓜網紋美觀,味如香梨,鮮甜脆嫩,發散着誘人的奶香、果香和酒香 。

黑眉毛外形橢圓,皮上有十幾道墨綠色的縱條花紋,宛若美女秀眉,瓜肉翠綠,質細多汁,含糖分高,粘口粘手,入冬後食之,更是香氣襲人,甘甜爽口 。

紅心脆,色澤橙紅,酥脆多汁,含奶油味,濃香四溢,食後余香繞口,經久不散 。

黃蛋子皮色金黃,形圓個小,肉如羊脂,鬆軟味甜,室內置放一瓜滿屋生香 。

雪裡紅,新疆哈密瓜研究中心育成的厚皮甜瓜,屬早中熟品種,果實發育期約40天 。

果實橢圓形,果皮白色,偶有稀疏網紋,成熟時白裡透紅,果肉淺紅,肉質細嫩,鬆脆爽口,入口即化,口感似香梨,中心折光糖15%以上,單瓜重約2.5公斤。

準噶爾盆地東沿五家渠墾區,博採眾長,培育出網紋香、香梨黃等新品種,引人注目。

生長分布

哈密瓜性喜充足的陽光和較大的晝夜溫差,白天可以充分發揮光合作用,而夜晚的呼吸消耗較小,有利於養分沉澱,因此糖分含量高,味極香甜。

果皮表面有網紋,果肉有綠色、白色、橙色等多品種,主要產於降雨量小,晝夜溫差大的新疆哈密、吐魯番鄯善等地。由於交通方便,可以遠銷各地,所以產量不斷地增加。

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是哈密瓜生長、發育和糖分積累的必要因素。

魯克沁又名魯蘭、六眼泉,即漢代的柳中城、明代的柳城。

它北靠寸草不生的火焰山,南臨一望無際的庫姆塔格沙漠 。

特殊的自然環境,使它具有夏季的高溫、空氣乾燥、雨水稀少、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合哈密瓜對於生態環境的特殊要求。

中國各地廣泛栽培。世界溫帶至熱帶地區也廣泛栽培。

栽培技術

現實行塑料大棚栽培,每年5月,即有早熟的甜瓜上市,接着,各種各樣的甜瓜相繼成熟 。

較晚熟的黑眉毛蜜極甘上市時已臨近10月深秋。

這類晚熟冬瓜質優而耐貯運,經秋日曝曬後,用繩絡兜好,掛吊在暖窯中過冬,至來春取食,依然鮮美如新。

新疆普通人家在房頂曬西瓜,床下堆滿瓜,來客時剖瓜招待,寒冬臘月全家圍着火爐品瓜消夜,皆是司空見慣的事了。

播期確定:哈密瓜春季大棚栽培的最佳播種時期:1月下旬~2月上旬。[1]

主要價值

營養價值

哈密瓜不但香甜,而且富有營養價值。

據分析,哈密瓜的乾物質中,含有4.6%-15.8%的糖分,纖維素2.6%-6.7%, 還有蘋果酸、果膠物質、維生素A、B、C,尼克酸以及鈣、磷、鐵等元素。

其中鐵的含量比雞肉多兩三倍,比牛奶高17倍。

新疆人很愛食哈密瓜,認為多吃瓜可以祛病延年,這一說法不無道理。

除供鮮食,還可製作瓜干、瓜脯、瓜汁。

哈密瓜削皮可以用果蔬削皮機中的大果削皮機適用於食品規模加工。

瓜蒂瓜籽可入藥治病,瓜皮餵羊能促肥增膘。

哈密瓜籽可用於做精油,富含藥用、美容、保健、生理活性的哈密瓜種子,採取純物理、冷榨方式精製而成。其色澤金黃,在每一百克瓜肉中還有蛋白質0.4克,脂肪0.3克,灰分元素2克。

其中鈣14毫克,磷10毫克,鐵1毫克。請不要小看這1毫克鐵,它對人體的造血功能和發育有很大關係。

食療價值

中醫認為,甜瓜類的果品性質偏寒,還具有療飢、利便、益氣、清肺熱止咳的功

效,適宜於腎病、胃病、咳嗽痰喘、貧血和便秘患者。

哈密瓜雖然不是夏天消暑的水果,但是能夠有效防止人被曬出斑來。

夏日紫外線能透過表皮襲擊真皮層,令皮膚中的骨膠原和彈性蛋白受到重創,這樣長期下去皮膚就會出現鬆弛、皺紋、微血管浮現等問題。

同時導致黑色素沉積和新的黑色素形成,使皮膚變黑、缺乏光澤,造成難以消除的太陽斑。

而哈密瓜中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而這種抗氧化劑能夠有效增強細胞抗防曬的能力,減少皮膚黑色素的形成。

另外,每天吃半個哈密瓜可以補充水溶性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能確保機體保持正常新陳代謝的需要。

哈密瓜可以很好地預防一些疾病,哈密瓜中鉀的含量是最高的。[2]

鉀對身體是非常有益的,鉀可以給身體提供保護,還能夠保持正常的心率和血壓,可以有效的預防冠心病,同時,鉀能夠防止肌肉痙攣,讓人的身體儘快的從損傷中恢復過來。

視頻---新疆哈密瓜快來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