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新浜鎮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新浜鎮

所屬地區:上海市松江區

新浜鎮隸屬於上海市松江區,位於松江區西南,東瀕茹塘與泖港鎮相鄰,南依七仙涇與金山區楓涇鎮接壤,西近朱楓公路以白牛塘為界,北傍大蒸塘與青浦區練塘鎮隔水相望。2017年鎮域面積44.75平方公里,有11個行政村和1個街道社區,總人口32792人。2012年,新浜鎮實現增加值20.98億元,工農業總產值71.96億,社會消費品零售額7.31億元。 新浜鎮是上海市新農村建設9個試點鎮之一, 境內有大方禪院、陳雲與松江地區農民暴動史料展館、牡丹園等景觀景點。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確認新浜鎮為2019年國家衛生鄉鎮。 [1]

目錄

位置境域

新浜鎮位於松江區西南,東瀕茹塘與泖港鎮相鄰,南依七仙涇與金山區楓涇鎮接壤,西近朱楓公路以白牛塘為界,北傍大蒸塘與青浦區練塘鎮隔水相望。2014年,全鎮區域面積44.75平方公里。

氣候

新浜屬北亞熱帶季風區域,受冷暖氣流交替影響,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較長,農業氣候條件優越。但年與年之間氣候有差別,時有超出一般氣候規律的異常天氣。

地貌

新浜地區無山,地勢低平,大部分地區為吳淞零上3.3-3.5米,平均高程3.30米;東南部略高,為3.50~4.00米;西北部略低,為2.80-3.20米。大部分為湖河沖積淤積地,是松江著名的「三泖」(圓泖、大泖、長泖)地區之一。

人口民族

人口

2006年,新浜鎮全鎮有戶籍人口9005戶、27630人,其中男13664人,女13966人;農業人口20038人,非農業人口7592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17人,比2000年每平方公里減少22人。 2009年末全鎮共有8942戶,戶籍人口27060人,其中女性13774人;非農業人口8670人。外來流動人口11405人。2014年,總人口3.8萬人。 截止2017年底,常住人口32792人。

民族

2008年7月,新浜鎮全鎮共有7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分別為壯族,苗族,侗族,土家族滿族和瑤族。

交通

新浜鎮位於上海西南部,黃浦江上游,南臨金山區,西北接青浦區。滬杭鐵路、滬昆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貫穿全鎮,距上海市區40公里,距杭州市區110公里,汽車1小時內即可到達滬、浙中心城區。蓮楓專線、松新楓線、松新專線公交車可直達上海市區、松江城區或周邊鄉鎮,鎮域內有75、76路公交車連接各村。

經濟

綜述

2006年,新浜鎮全鎮上繳國家稅金2.595億元,集體利潤和積累0.6351億元,農民人均分配6950元,分別比1969年增長772.2倍、60.6倍和49.7倍。

建設

2012年,新浜鎮工農業總產值71.96億,其中工業總產值69.81億元,農業總產值2.1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7.31億元。實現增加值20.98億元,比2011年增加7.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100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2.8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7.25億元。

社會事業

教育

2003年2月,新浜的村級小學和村級幼兒園全部撤銷,全鎮只剩下鎮級初中、小學、幼兒園和成人學校各1所。教育資源整合後,政府對教育事業的投入每年都有大幅度增加。2006年,全鎮教育經費支出1182.38萬元,比1987年增長17.9倍;學生生均經費支出9543元,比1990年增長33倍。1982~2006年共新建校舍12450平方米;2006年,中學教師79.6%達本科學歷,小學教師81。4%達大專以上學歷,幼兒園教師86.6%達大專以上學歷;2007年電腦配備至每位教師,多媒體設備配備至每個教室。

衛生

1985年,新浜的25所村級衛生室擁有鄉村醫生71人,保健員48人。2002年,建成村標準化中心衛生室6所。2006年,建成村甲級衛生室4所,2004年,新浜衛生院改稱為新浜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06年有在編醫務人員42人,全鎮有村中心衛生室6所,村甲級衛生室4所,鄉村醫生53人。

科技

1959年秋,新浜鎮成立農業科學技術推廣站(簡稱科技站),各大隊設立技術員,生產隊設立植保員,逐步建成農業三級科技網絡。1983年4月成立科普協會。工業科技攻關項目中,冷撥焊接鋼筋網、電站鍋爐用蛇形管系列產品被定為國家級、市級星火項目,小型稻麥兩用脫粒機獲市農業科技獎。2006年,全鎮農副工三業共有31個項目被確定為市、區科技項目,獲區級以上獎勵12次。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