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興經濟體研究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新興經濟體研究會(China Society of Emerging Economies,CSEE)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登記註冊、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並掛靠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的全國性非營利學術團體。

宗旨

新興經濟體研究會的前身為成立於1978年的「中國蘇聯東歐經濟研究會」,2011年經民政部批覆更為現名。新興經濟體研究會的宗旨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理論為指導,組織和推動新興經濟體發展與合作的理論、歷史、現狀及其發展趨勢的研究。

新興經濟體研究會主要致力於組織和協調關於新興經濟體發展與合作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研究,通過開展不同形式的學術交流活動,不斷推動理論進步與學術繁榮,並為相關決策部門提供政策建議。

新興經濟體研究會每年定期出版《新興經濟體研究》《新興經濟體藍皮書》和其他研究成果。

相關資訊

新興經濟體研究會2022年會 暨2022新興經濟體論壇在雲端舉行

11月11 -13日,新興經濟體研究會2022年會暨2022新興經濟體論壇舉辦。本次論壇的主題為「高質量夥伴關係與全球可持續發展」,由新興經濟體研究會、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廣東工業大學主辦,中共廣東省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致公黨廣東省委經濟委員會戰略支持。

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復旦大學、湖南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山東理工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澳門城市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興經濟體研究會、華夏銀行有限公司、廣州一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70所高等院校、社會團體、知名企業,共計110多名代表參會。

12日上午,2022新興經濟體主論壇「高質量夥伴關係與全球可持續發展」拉開序幕。廣東省政協副主席、致公黨省委會主委黃武,廣東工業大學黨委書記、教授胡欽太,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秘書長王勇武,新興經濟體研究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黨委書記、研究員姚枝仲分别致辭。胡欽太在致辭中表示,本次論壇緊扣時代脈搏,聚焦高質量夥伴關係與可持續發展主題,將對新時代中國的外交網絡構建和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事業提供更豐富的理論滋養,廣東工業大學將繼續朝着高水平創新大學建設目標砥礪奮進,為廣東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做出更大的貢獻。四位致辭嘉賓提到了黨的二十大[2]報告中「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論述,指出應以黨的外交使命宗旨作為今後學習、工作、科研的重要指引,為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作出新貢獻。會上,8位嘉賓進行主旨演講,主題包括「高質量發展與高質量夥伴關係」、「高水平開放與全球可持續發展」。新興經濟體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執行院長、教授胡必亮圍繞《深化拓展「一帶一路」夥伴關係》,認為應在「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夥伴關係基礎上,發展全球發展、全球安全、全球減貧、數字合作等夥伴關係,深化拓展「一帶一路」合作夥伴戰略思維,進而完善全球治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新興經濟體研究會副會長、山東理工大學校長特別助理、教授李平圍繞《多重複雜環境下我國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政策與路徑研究》,認為逆全球化時代已經到來,國際環境多重複雜,新興經濟體的協同發展是破解世界複雜性問題的核心內容。

同日下午,新興經濟體論壇主題論壇舉行。會議共分為三節,議題分別為 「新興經濟體與區域合作新機遇」、」新興經濟體與『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新興經濟體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共12位嘉賓進行報告,6位嘉賓進行點評。新興經濟體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翟崑從政治、經濟、安全、道路等視角分析了東南亞聯盟的貢獻,進一步分析其在中美關係中的地位與角色。新興經濟體研究會副秘書長,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朱傑進指出當前霸權國、崛起國之間存在的權利博弈導致全球治理體系處在變革當中,提出了四種改革路徑,指出中國應善於鬥爭,並根據外部選擇權和融入程度去選擇推動全球治理變革的路徑。

最後,新興經濟體研究會學術顧問,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張宇燕圍繞《美歐貨幣政策轉向及溢出效應》作主旨演講。指出美國通貨走高,採取大幅加息舉措,使美國經濟增長的同時,卻將對多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產生負溢出效應。同時加息導致的美元匯率迅速上升將加大全球違約風險,進一步引發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阻礙發展中國家及企業的前進。此外,張所長提到烏克蘭危機後對俄羅斯的制裁,將造成貨幣金融被武器化、能源加速轉型升級等直接影響和金磚銀行、亞投行等金融機構融資困難等間接影響,並進一步對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造成傷害,進而影響全球經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