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新僑中學福建省南安市新僑中學創辦於1954年,坐落於閩南經工商品集散地——南安洪瀨鎮。其前身為南安私立華僑子弟補習學校,原址梅山董山尾,1958年遷至洪瀨北郊蓋頭山,正式命名南安新僑中學,「文革」期間曾名南安八中,歷經五十個春秋,如今已發展成為福建省二級達標重點中學。

目錄

校容校貌

學校2003年實行高初中分離,現有38個教學班,學生2200餘人,教職工142人。校園占地112畝,校舍建築布局合理、環境優美、紅牆綠樹、書聲琅琅、人文環境溫馨、現代氣息濃厚。在校董校友及社會賢達的關心支持下,學校建有瑞基科學樓、瑞基電教樓、瑞基圖書館、瑞基學生公寓、金鹿教師公寓、師生餐廳等專用建築。配備現代教育技術[1]信息中心、網絡教室、多媒體實驗室、多功能演播廳等現代化教學設施,並先後設立了林翔雲獎學金、張華安助學金、陳淑卿獎教金、足友助學金及愛心助學工程等獎教獎學助學基金。各界賢達興教助學,獎掖先進,有力地推進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新僑中學堅持依法治校[2]、以德治校、民主管理。堅持教代會制度和校務公開制度,發揮教職工的主人翁精神,調動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重視發揮共產黨員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先鋒模範作用,加強師德教育,提高專業思想,培養敬業精神。學校被評為福建省先進教工之家,黨支部多次被評為「五好」先進達標黨支部和先進基層黨組織。

師資力量

學校重視教育教學科研工作,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力度,鼓勵教師在職進修、參加繼續教育,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提高專業水平,學校特聘華東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熊川武教授指導教學工作,開展教學改革實驗。積極開展課題研究,承擔十餘項國家級和省、市級科研課題,學校被定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理解教育」研究》實驗學校和教育部重點課題子課題《教育教學資源建設專項調研》國家重點實驗基地學校,被評為南安市新課程實驗先進單位。學校重視現代教育技術及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和應用,入選全國優秀信息化校園,被定為泉州市首批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評為泉州市網絡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先進集體。

歷屆英才

幾年來,全校師生遵循「嚴謹、求實、團結、奮進」的校訓,自勵敬業、敦品力學、開拓進取、奮發向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德育為先、五育並舉、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學校開展「班班爭先賽」德育模式受到上級領導的肯定和兄弟學校的仿效,被評為南安市思想政治工作十佳單位。學校重視開展科技創新和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省、市中學生科技創新大賽和機器人製作比賽中均首戰告捷,獲得多項省級比賽二、三等獎。學校被評為泉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範學校。每年舉辦科技文化藝術節和體育比賽活動,在市、縣級各項體美音競賽活動中多次獲得好成績,並奪得2002—2004年南安市中學生足球賽「三連冠」的優異成績。

發展前景

學校德、智、體、美、勞各項活動工作紮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成績顯著,學生綜合素質得到較好的提高。學校被評為泉州市實施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學校。多年來,學校中考、會考、高考成績位居南安市同類學校前列,2003、2004年連續兩年高考上線率達90%以上。學校入刊《文明城市大泉州》大型畫冊,多次被評為泉州市文明學校、泉州市綠色學校,南安市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南安新僑中學全體師生正滿懷信心、團結一致、開拓進取、努力奮鬥,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社會效益。向一級達標方向邁進,力爭將新僑中學辦成獨具特色,較有影響的地方名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