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文章例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文章例話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文章例話》是葉聖陶1936年在《新少年》雜誌連載「文章展覽」的結集,文章形式為「按期選一篇文章,我在後邊說些話」。《文章例話》共有「文章」二十七篇,作者也都是五四新文學運動的領軍人物,如胡適魯迅周作人茅盾巴金徐志摩夏丏尊老舍沈從文等。說是文章,其實是寬泛的概念,其中也有一些所謂的「文藝作品」,如小說、詩歌、戲劇、傳記等,文體已超出傳統意義上的「文章」。

圖書信息

書名:文章例話

文章例話——葉聖陶的二十七堂作文課

作者:葉聖陶

出版社:遼寧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5-1

ISBN:7538273409

字數:118000    版次:1

紙張:膠版紙

定價:18 元

內容提要

選一些好的文章給少年們讀讀……我在後面說些話……就普通文章的道理跟讀者談談。

我要告訴讀者,寫文章也不是什麼神秘的事兒,艱難的事兒。文章的材料是經驗和意思,文章的依據是語言。只要有經驗和意思,只要會說話,再加上能識字會寫字,這就能夠寫文章了……所謂好文章,也不過材料的精當一點,話說的確切一點周密一點兒罷了。

這本小書選錄了二十四篇文章……我決不說這些文章以外再沒有好文章,我只想給讀者看看,這樣的文章就是好文章了。要寫好文章絕不是鋪一張紙,拿一支筆, 搖頭晃腦硬想一陣就能辦到的事兒;讀了這二十四篇之後至少可以悟到這一點。

閱讀和寫作都是人生的一種行為,凡是行為必須養成了習慣才行……閱讀和寫作的知識必須化為習慣,在不知不覺之間受用它,那才是真正的受用。讀者看這本小書,請不要忘了這一句:養成習慣。

作者簡介

葉聖陶(1894.10.28-1988.2.16)現代作家、兒童文學作家、教育家。原名紹鈎,字聖陶,主要筆名有 葉陶、 聖陶、桂山等。 江蘇蘇州人。

葉聖陶原名時紹鈎,生於江蘇蘇州。父親在地主家做帳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 草橋中學,畢業後在一個初等小學當教員。1914年被排擠出學校,閉居期間作文言小說發表在 《禮拜六》等雜誌上。

1915年秋到 上海商務印書館附設的 尚公學校教國文,並為 商務印書館編小學國文課本。1917年應聘到吳縣用直縣立第五高等小學任教。

1918年在 《婦女雜誌》第4卷2、3號上發表第一篇 白話小說 《春宴瑣譚》。1919年參加北京大學 學生組織的 新潮社,並在 《新潮》上發表小說和論文。

目錄

朱自清 《背影》

茅盾《浴池速寫》

徐志摩《 我所知道的康橋》

蘇雪林 《收穫》

郭沫若 《癰》

夏丏尊《整理好了的箱子》

巴金 《朋友》

豐子愷《現代建築的形式美》

趙元任《科學名詞跟科學觀念》

韜奮《分頭努力》

胡愈之《青年的憧憬》

胡適 《差不多先生傳》

老舍《北平的洋車夫》

夏衍 《包身工》

俞慶棠《寫給上海學生請願團的一封 公開信》

尤炳圻 《楊柳風》序

蔡元培《杜威博士生日演說詞》

沈從文《辰州途中》

徐盈《從滎陽到汜水》

魯迅 《看戲》

蕭乾《鄧山東》

劉延陵 《水手》

周作人 《小河》

丁西林 《壓迫》

5附錄編輯

卞之琳《給建築飛機場的工人》

契訶夫 《苦惱》

愛狄密勒《上海——冒險家的樂園》序

重印後記

推薦

《文章例話》涉及較多立意、修辭、結構等要素,如記敘文的主旨、風景描寫、隨筆中的「搭題」、如何處理人物對話、情景號情意等,的確是從寫作的方法與肌理着眼,加以適當的說明、對比和分析,引導讀者進行感悟和體會。[1]

參考文獻

  1. 文章例話道客巴巴網,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