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文恆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網易 的圖片

文恆理(1839年 - 1925年),外文名:Henry William Boone,美國聖公會駐華教會醫生,負責開辦醫院、醫學院。

聖公宗(英語:Episcopalianism),原作盎格魯宗(Anglicanism,或譯安立甘宗[1]),源自英國(英格蘭)的英格蘭國教會和愛爾蘭教會及其於世界各地衍伸出來的教會[2]之總稱。2011年時,全球聖公宗基督徒超過8500萬人。

由於盎格魯宗(Anglicanism)一詞與盎格魯人一詞詞型較為相近,有時會被誤認為是民族名稱而非宗派名稱,因此在美國及蘇格蘭等強調聖公會非英格蘭人特性的地區,改以「聖公會」(The Episcopal Church)自稱。

人物簡介

文恆理,美國人,清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六日(1839年6月7日)生於巴達維亞(今印度尼西亞雅加達)。

幼年隨父文惠廉(美國聖公會首任駐華主教)住上海。後回美國學習,畢業於紐約內外科學院。咸豐十一年(1861年),回上海開業行醫。同治二年(1863年)起,負責專治上海歐美人士的醫務,每周兩個下午,兼理美國聖公會設在縣城內診療所的醫療工作。起初,來所診病者不多,但經他救活一名被人棄置街頭待斃的霍亂病人後,求醫者絡繹不絕,門庭若市。翌年,他罹患霍亂,健康欠佳,返美休養。後在舊金山市立醫院任職,但仍殷切期望能回上海工作。

光緒六年(1880年),美國聖公會任命他為駐華教會醫生,負責開辦醫院、醫學院。於是同年七月二十六日(8月31日),抵達上海。

當時,同仁醫局因拆遷房屋,正陷困境,只有臨時用房兩間,病床兩張,且無專職醫生。經他努力籌建,光緒六年十月二十三日(12月14日)同仁醫院成立,他任院長。在他主持下,醫院聲譽鵲起,連遠在湖南的病人也慕名前來求診。醫院規模逐步發展,不斷購地建屋,擴充病房。光緒三十年,醫院已備有X光機、檢驗室和醫療設備屬當時全國最完備的手術室,成為在舊中國頗有影響的一所教會醫院。

他也非常關心醫學界的學術活動。光緒十二年,倡議成立「中華博醫學會」(中華醫學會前身),發行《中華博醫雜誌》(今《中華醫學雜誌》前身),並成立醫學圖書館和醫學博物館(醫學博物館附設於同仁醫院內)。光緒十三年八月,中華博醫學會推選他為中國地區代表,出席在華盛頓召開的國際醫學會議。是年,他當選為上海博醫學會副主席。

宣統二年(1910年),他因病久治不愈,離職回美國休養。1925年在美國逝世。

參考文獻

  1. 安立甘宗,道客巴巴,2012-03-23
  2. 中國教會史,豆丁網,201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