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文學美眷崔斌 洪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頁面
前往: 導覽搜尋
文學美眷崔斌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文學美眷崔斌》中國當代作家洪波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文學美眷崔斌

崔斌散文集《人間四月》,是跨越十餘載的自選集。是他在工作生活之外得到的精神犒賞。這本書,百雋成水,匯流成河,是他文學長河裡的一段泓。以後還會自然天成地集萃、綿延……

遠方

說十餘載是因為有些散文是十年前我深愛、深感的,比如《流金歲月的火車》、《洪波回家》。兩篇收錄時修改題目為《火車》、《洪波》。內容依然在寫流浪。

猶記得初讀時的詫異。一向認為崔斌是當地人,日子庸常而平淡,怎麼會對「火車」「流浪」如此敏感、情感飽滿?與我這樣一個祖輩去流亡關東後又返回故鄉、又對兩個故鄉剪不斷的人,崔斌能有什麼超過我的呢?

後來了解到,他為了顧念家人放棄了求學和走天涯的機會。小時候,在外就學不僅是夢想,還是人生最浪漫的事啊。再後來,又陸續讀到了他獨闖南方留下的文字。於是,我好像知道了,崔斌的火車和流浪,抒發的其實都是遠方,而流浪只是遠方的載體。

崔斌的遠方是充滿詩意的。

那時交往不多,也就這樣姑妄猜之罷。

關於目錄

出書前,崔斌曾讓我提建議。時間金貴,也就直說。關於目錄我不太滿意,覺得要寫大散文,目錄最好不要超過兩頁,甚至一頁才好。小說家趙玫和散文家周曉楓的[散文]]目錄,連一個頁碼都留足了白。

這本散文集目錄則有點像詩歌或散文詩的做法,好幾頁,十一輯,其中很多文章可歸屬其他幾輯中。如「鄉人」可以只寫一個大題目《鄉人》,把幾個鄉人的題目變成小題目。

不過,好幾頁的目錄也無可厚非,因個人風格不同,當下很多散文書目錄也有列得很詳細的,符合現代人的快節奏,願意儘量在目錄里了解到更多的內容提要。 ]] 況且,如果按我的方式做目錄,這本書內容要做很大的調動,時間來不及,而且有些作者原來要突出的意圖可能被淡化了。如此,權做一次交流罷。

個見以為,一本20萬字以內的散文集,五六輯最為合宜。目錄的策劃,一般遵照前三分之一、後三分之一、中間都要有好文章支撐的原則。目錄策劃,其實也是包裝作品。茫茫書海,讀者如何能一瞥而心動?而名家的目錄策劃,則是錦上添花的作用,甚至我想,他們沒有目錄也是可以一頁頁翻讀下去的。

自由的魅力

崔斌散文集《人間四月天》研討會上,李勇說,崔斌的散文有小說味道,我有同感。好的小說和散文就是二不像或共同體,就像俊才、偉人、英雄甚至神,身上有豪放與陰柔的共性。

《繾綣與決絕》這一篇我也挺喜歡,還有《神仙眷侶》等,裡面有了一些歷史散文那種汪洋恣意、滔滔不絕的神韻。三四個或多個故事或人物,體現了寫散文的自由,讀起來挺愉悅。天馬行空中,一個主題下面帶起了好幾個故事,語言卻是吝嗇,不過渡,那是他相信讀者會感覺到內在聯繫的。

如是小說,讀起來當然也開心,但寫起來則要捨棄散文的自由,仔細謀篇布局,可能會是三題或四題,而散文就不需要三題或四題的註解。散文的自由性讓人難以放棄

植入宋朝的家國情懷

崔斌對宋朝情有獨鍾,青州的重要的幾個人物都寫了。

《想念》和《中原》,比我自己,認為崔斌多了家國情懷甚至濟世情懷。有格局,有氣象。語言有古典文學修養。

讀這本散文集時,多重風格已同時呈現,最難得是家國情懷,這在他唯美階段是不曾有的。不料,這個觀點得到討論會多數作者一致認同。

家國情懷,寫一篇容易,寫多篇則是濟世情懷了。這多可貴。

語言的腔調

崔斌散文語言有韻味、閒適味。

二味有一,已屬不易。一般人有韻味已屬難得,有閒適味的,青州不超過兩人。亂世中的閒味難得,盛世中的閒味更稀罕。

閒適的韻味里,就有了江南的婉約。分明是北方人卻潛伏有南方味,雙重味道在文字里交織。南腔北調也。

他的語言又有詩人的雅致。為趕在20號沙龍前讀完,我在陪婆婆和母親曬太陽時看的。邊讀邊畫,這書就畫成這花臉了。

想象一下,我在旗城公園裡看《人間四月》,婆婆和母親坐在花壇邊,小狗濕漉漉的黑眼睛眺望着遠處的腳步。公園裡開滿了鮮花,我的筆記都有了詩意。這書真的適合在公園裡讀。而春風,掀動着書頁,一頁,兩頁,三頁……發出窸窸窣窣的響聲,有了環佩叮噹、紫玉生煙之妙。

曾經我有過寫「青州的徐志摩」的衝動,崔斌是有徐志摩詩人氣質的,崔斌的散文是有徐志摩作品的才氣的。這些感覺,與春風來翻書的感覺吻合了。人間四月天,也不外乎這種感覺了。

崔斌有「芳心」

既然書名叫《人間四月》,首先要翻閱的自然是《春事》《美眷》兩闋了。它們顛覆了我以往對「芳心」的概念。芳心,花朵的蕊,一般專指女子的綺麗如霞的心。但分明的,崔斌是有一顆草木般的芳心的。崔斌難道就不能是一朵花嗎?他的生命里有那麼一度,有那麼一片潮濕的心事,成就了他對四月的詮釋。

我想,崔斌若是生於清朝以前,至少有人稱他為崔秀才,他的關懷縱橫古今,貫通南北,《水鄉》《恍惚集》,有山有水,有哲思有禪意。成輯的有《想念》《墨香》;單篇的有《青州來了林徽因》等;更有思緒飛揚、詩情畫意的《中原》《山野》;禪意的《光與影》;人文地理的《表海亭的塵煙》;詩意的《越,在黃昏》等等。還有《思想起》、《揭陽人家》、《我在暮色里歌唱》……語言裡的詩意,是很南的南方人的。

崔斌的青州

當初驚詫崔斌看懂我是邊緣人和流浪,現在感謝他把我歸入《鄉人》輯。一個流浪的人被一個素昧平生、經歷迥異的文友,以文字的方式記錄了生命片段。關於流浪的和停下的。我的靈魂說,崔斌的青州是豐富多彩的,崔斌的青州是包容的。

那時,我們來往並不多,交流也甚少,一般是在《青州報》副刊和《青州文學》雜誌上互讀作品。那時的青州文學沙龍可謂最鼎盛時期,獨樹一幟。青州文學的提燈女神們耀眼生輝,每月10號、20號、30號分別有領軍人物主導,場場爆滿,分別以詩歌、散文、小說為主。好多「小荷」是每個體裁都去參加,我和崔斌也是其中之一。

大概崔斌也是想,管它什麼體裁,只為文學而來。那時候也是崔斌公開的、茂盛的創作時期,那是他的唯美期。那些散文詩情畫意,哀而不傷,時常有濃稠的惆悵,待要捕捉,卻仿佛沒有什麼,韻味,大概就是這麼個東西吧。後來,他進入地下創作期的作品有了更多的情懷,更加與眾不同起來。

我沒有統計過,感覺中,那時他的小說很盛,印象最深的是中篇小說《殘月》。讀完後很擔心他是不是曾經看《紅樓夢》《源氏物語》之類書,被主人公影響着有了出世的情懷?當然這是一閃而過的。但又想他至少也是去寺廟體驗過生活的吧?或者曾有親朋好友飽受情感磨蝕正經歷着情感波濤?或者作者小小年紀就把人生看透……總之,一篇作品讀完能讓讀者浮想聯翩,還繼續創作,他的作品算得入了文學之門了。

崔斌的小說有詩意,也給人疼痛,裡面有很深的思索。他的語言也詼諧,並深得小說的本質是虛構的精髓,比如有一篇很短的小說落款寫「猴年馬月駱駝日」,我看到後被觸動,很開心,覺得得着了一點寫小說的好玩之處。我想,斯文、安靜、默然而笑的崔斌,也是可以跟他開玩笑的。

不過,我一直沒有跟他開過玩笑,倒是他跟我開了一次。就是他寫我的這篇時,他和青州日報副刊編輯張宏偉一起吃燒烤,邀我也去,順為祝賀。我因將去報社工作,正處理我的門店,被顧客圍住好不容易脫身才去得晚了,我說,他是北關的?他倆哈哈大笑,崔斌幽幽地說:是我們北關賣烤地瓜的。哈哈,我們又同時大笑。這大概也是我在媒體只能做文藝副刊編輯,做民生版記者的原因了。

前幾天崔斌又那樣幽幽地說:其實,我從你散文里學到不少東西,我聽後想起「北關烤地瓜」的故事,嚇得不敢深問。但頗自知之明地想,素日沉默的崔斌讀書多、悟性夠,加之「南腔北調」和「芳心」功能,他的散文營養實在夠用,哪裡需要我的啟發。[1]

作者簡介

洪波,女,曾用筆名, 嫩江洪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