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理入文當謹慎(秦德兵)
作品欣賞
數理入文當謹慎
【題記】閒暇閱讀,時常碰到一種特殊的語病,即「數理毛病」,下文示例說明,算是「讀書月」里的另類讀書感吧!
「拍馬屁也要懂數學」,這是30多年前我給行政幹部講數學課時的一句戲言。背景是這樣的: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人們的文化水平普遍較低,我國人均受教育年限僅4.3年,就連中小學教師還要接受「通教材、通教法」為目的的「雙教」過關應急培訓。基層中老年幹部,大多是初中及以下學歷,隨着幹部隊伍革命化、知識化、專業化、年輕化的推進,全國掀起了幹部文化補習熱,我也曾擔當過補習任務。由於他們對學數學普遍具有畏難情緒和「學了無用」的認知,所以就沒像學語文那樣感興趣,於是,我在一次講課時有意客串了一道《孫子算經》中的古文數學題:「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雉兔各幾何?」 接着,我又上了一點「調料」——張書記作動員報告後,王鄉長作總結講話:「張書記的報告百分之百的正確,千分之百的正確,萬分之百的正確,我們要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我問:「這話講得好嗎」?有人回答「這顯然是拍馬屁」。我點評後說道:語文中也有數學,拍不拍馬屁我不管,但拍馬屁也要懂數學,不然就鬧出笑話來。經學員們一傳播,「拍馬屁也要懂數學」就調侃成了我的「名言」。
馬克思說過:「一門科學,只有當它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能真正達到完善的地步」,這裡的前提是「成功運用」。數學本身具有精確、嚴謹、簡約等特點,用得好就添彩,用得不好則添亂。所以,我們在必要運用數學理論時,須多加推敲,出口、入文切忌草率,否則,就會出現差錯,再好的口才也掉味,再好的文章也掉價,甚至影響公信力或個人聲譽。
至於說有人為了論證某種觀點或樹立某個典型,罔顧事實,無視情理,背離數理,有意編造,留下話柄,則另當別論!
前不久,出於興趣,我特意瀏覽了一遍應考公務員等崗位的《數量關係》通關訓練題,感覺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今非昔比。因為現今大眾的學歷已普遍提高,社會漸入學歷「高消費」,本科生送外賣的已不少見,水漲船高,人們對上述「小兒科」類的笑料早已不屑一顧。
誠然,犯「低級錯誤」的少了,但犯「高級錯誤」的多起來了,甚至被誘入「高級錯誤」的圈套。例如,有人在網上展示了這樣一道數學「演繹題」,還大放厥詞:
數學老師哭了, 數學沒法教了,毫無破綻——
a, 一般人思維
1元=1元×1元
=1元
b,老闆思維
1元=1元 ×1元
=10角 × 10角
=100角
=10元
C, 互聯網思維
1元=1元 ×1元
=10角 × 10角
=100分 × 100分
=10000分
=100元
D, 金融思維
1元=1元×1元
=1000厘×1000厘
=100萬厘
=1000元
當大部分人還在傳統思維里苦苦掙扎時,別人已經開始了用[分享經濟+倍增原理+大數據+互聯網金融]在奔跑啦!
這就是: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貧富,眼光決定未來!
為賺流量,玩小聰明博人眼球是流行套路,遊戲而已。可在某機關微信群里,有些人還信以為真,津津樂道地點讚,喋喋不休地附和,流露出內心的認同和熱捧,少有質疑和道出破綻。
其實,上過幾年小學的就知道,該題違背了有關名數的運算規範,通篇推演皆錯,顯然是道「忽悠題」。我忍不住發文調侃:小編,你是走穴還是在走邪?請別玷辱數學老師,也別誤導孩子!你的數學一定不是數學老師教的吧?!第一步就背「道」而馳,接着一錯千里,荒謬至極,這不過是搬弄熱點詞彙裝潢門面、歪曲數理之能事,汲取流量,利用網絡獨享「忽悠經濟」罷了,邪乎!
隨着時代的發展,諸多題材越來越離不開數據和數量關係了,到了數據時代、信息時代,從IT到DT(數據科技)、人工智能、IoT、芯片、計算機等,與數學的關係更加密切,現今有了《數理經濟學》,說不定明天就會誕生「數理社會學」,就連自稱高考數學成績為1分的馬雲先生也逆襲而上,張口是「大數據」,閉口是「數字化」,如此這般,人們越來越喜愛用時代語言和數學知識來「武裝」自己的文章或口才了,這是好現象。然而,如果一知半解,硬套濫用,一不小心就生謬誤。
有篇文章上說:為保障農民的切身利益,在土地流轉和征地拆遷中,進行測量、計算時,我們採用了微積分。這是個似是而非的炫耀說法,如果拉板車的農民說「我應用了力學原理」,你怎麼看?微積分是研究函數的微分和積分的數學分支,是對無窮小量的研究,在解決諸多初等數學束手無策的問題上發揮了威力。它代表着一種數學思想,人們往往自覺不自覺地用到了微積分原理,但在現實生活中必要操作應用的甚少,用起來也不像四則運算那麼簡便,何況使用現代測量工具和手段,既方便又準確,效度和信度遠非傳統方式可比,老百姓也不會去計較一絲一毫的誤差,完全用不着你另起爐灶再「建模」。
濫用「倍數」是個常見病、老毛病,似乎疾重難返。例如,某政府辦的工作總結寫道:「我們響應上級'過緊日子』的號召,去年的行政管理費下降一倍」。「下降一倍」,則開支為零,這怎麼可能呢?難道是干職工自我承擔日常費用上班嗎?倍數、分數怎麼用?「增長用倍數,也可用分數;下降用分數,不可用倍數」,老師教給的知識,往往是說起來都知道,用起來就忘了。
令人詫異的是,本應嚴謹、規範、精準的科研報告,經有些人一「誤傳」,神聖的科研成果成了謬誤。「x新聞周刊」2022年12月1日報道:「w科研團隊驗證,小鼠實驗中,奧密克戎致病力下降40倍」。我的天啦,下降一倍就「清零」了,即病毒全部消亡了,再繼續下降,「物極必反」,豈不要變害為利、變毒為寶了?病毒要成免疫劑了,皆大歡喜,還何談預防第二波、第三波的來襲?真是匪夷所思!
接着問題又來了,就在前兩天,《JG論壇》以醒目的標題報道:「清理30%編外人員,工作效率下降150%,原來幹活的都是臨時工」,
內容是說「在各地財政緊張的大背景下,轉移支付也靠不住,只能清理編外人員,斷尾求生」,言下之意是說公務員不會幹或不願干編外人員幹的事,清退後體制內人員的工作效率大幅下降。
「下降150%」,工作效率豈不在零位以下成負數了?你不是說「下降用分數」嗎?怎麼理解?面對質疑,只能說數學法則的應用不是絕對的,是有條件的。
下列語句中,加底紋詞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
B……
C 在崗位技術培訓後,小李成了生產明星,去年,他完成的全年工作量超過規定指標 的40%,獲得了所在企業的嘉獎。
D ……
命題組給出的評分答案排除了選項C,據說理由是之中第二個「的」字使用不恰當,產生了小李完成的全年工作量僅在規定指標的40%以上,即未完成任務還受嘉獎的邏輯錯誤。這是權威部門的權威裁判,應該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然而,我卻昏昏,感覺命題人對這個涉及數學的問題有誤判。
我也認為這個「的」字用之不當,但歸屬「邏輯錯誤」,似乎不成立。首先,先進是相對的優秀,即使小李只完成規定指標的40%,也不一定不能評為先進。假若工廠遭遇疫情被迫長期停工,或領導「放衛星」指標定得過高,都完不了,而小李仍然領先呢?難道考生考試沒得滿分、不是「超分」就不可評為「三好生」或不能升學嗎?這是哪家的邏輯?其二,單從數學知識來講,「超過x的40%」的數是個值域,不是個定數,即大於40%的數有無窮個,是個沒有上限的無限集合,不排除超額完成任務,情理上沒毛病,所以說邏輯上沒問題。
問題在哪裡?根本問題是「表意不明」,即陳述數量關係不確切,定量太寬泛,沒精準展示「生產明星」的工作業績,信息模糊,看不出先進性,對評獎而言就是一句「正確的廢話」。
在此說點題干及「考點」以外的話,從表達效果來看,題支中的[關鍵]]詞「超過」用之欠佳,如果用「超額」定位,直接說超額完成百分之幾,就簡潔、明晰多了。大文學家高爾基有句名言:「語言真正的美,產生於語言的準確、明晰和動聽」,數理入文亦如此,除專題訓練外,敘述先進事跡還是瞄準先進要素「直言」為好,不宜曲里拐彎。
我與一位作家先生在網上有一次短暫的交流,對他的一段「涉數文字[」提出了質疑。他回覆說「這是文學」,我問「何謂文學?」他再回覆說「文學就是人學」,我反譏:「如此之作不值得人學」!言辭雖帶胡謅,但表明了我的態度:數學是「以真啟美」!
在《「棄而不舍」的數學情懷》一文中,我也談過上述一些想法,在此算是再續情懷!有人問我是否在鑽研「文學數理批評」?非也。「文學數理批評」是以數理的視角對文學文本進行研究,而我只是憑退休後的一點閒情逸緻,閱讀時還習慣性地留意數理文字,對頻頻出現的「病例」偶有所感,僅就事論事,碎片化地以例示意,本意是相互提醒,實則是個人盡興。一己之見,聊作商討。[1]
作者簡介
秦德兵,夷陵黃花鎮秦家院子人,從事教學、教研、教管40餘年,中學高級教師,市學科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