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敬虔主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全景網 的圖片

敬虔主義,外文名:Pietism,在基督教二千年的歷史中,敬虔主義是最不被了解的運動之一。敬虔一詞的英文源自拉丁文的pietas,指恭敬、效忠、公義等;這拉丁文詞語又是來自希臘文的eusebeia和希伯來文的h]as|^d,解作仁慈、敬虔、良善。希臘文的eusebeia在新約用過十數次,多是譯作敬虔或宗教。但敬虔一詞也有可能用在反面意義上,中外皆然。英文有時是指虛偽或假裝的特性,德文的Pietismus則是指信義宗內主張改革的人,是由他們的敵人起的綽號;中文地方方言的「老虔婆」則是指刻板沒趣的女人而言。但從正面的角度來說,此名是指由施本爾(Spener1106Spener, Philipp Jakob 施本爾)的名着《敬虔願望》(Pia Desideria933Pia Desideria)所引發的屬靈運動。

基督宗教發端於公元1世紀羅馬帝國統治下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團體。1至5世紀是基督宗教創立並從以色列傳向希臘羅馬文化區域的時期[1],是基督宗教發展的早期階段,是使徒和早期教父建立基督宗教基本教義[2]和神學學說的時期。

簡介

史家通常認為施本爾是敬虔主義之父,在德語世界,人更認為他在宗教上的貢獻僅次於路德(Luther750Luther, Martin)。他是法蘭克福着名的聖彼得大教堂主任牧師,還年輕的時候便公開表明對教會的敗壞不滿;這無疑就是對當代正統主義者的不滿,他們對社會的罪惡,和因「三十年戰爭」(1618~48)而造成的恐怖後果,已經完全視若無睹。施本爾立下決心要改變情況,便提出「敬虔願望」(參同名的一本書,Pia Desideria933Pia Desideria),以改革教會。他倡議︰1.更多的研經,指個別的及在「敬虔聚集」(Collegia pietatis296Collegia pietatis)時研經;2.實行信徒皆祭司,增加平信徒的事奉機會;3.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基督教的教訓和無私的愛;4.以誠懇禱告的心與不信的及異端來往,透過好的榜樣、有力的對話和愛把他們挽回。此等建議立刻引起教會的爭辯。

施本爾的其中一個屬靈兒子是富朗開(A. H. Francke478Francke, August Hermann),他在1689年曾嘗試在萊布尼茲大學實踐這些原則。這個年輕講師組織聚會,目的就是想要更深入地研究聖經;後來又組織「愛聖經團契」(collegium philobiblicum),且很快就吸引了許多學生和巿民參加,後來還因為參加的人數太多,被在上的人取締了!反對他的教授團還公開地宣告︰「我們的使命是要使學生更有學問,不是更敬虔。」有一位詩歌教授起來為這運動辯護,以一種讚嘆的心尊稱他們為「敬虔者」(pietist)。

後來施本爾促成了哈勒大學(Halle University)的創立,富朗開被邀請成為教授。他一邊教書,一面作牧養的工作,還創立了許多機構,如孤兒院、聖經公會和收容寡婦的地方。富朗開成了組織敬虔運動的奇才,而哈勒大學則成為世界發布敬虔文學、差派敬虔宣教士及敬虔信仰的中心;影響所及,遠至蘇聯、北歐、英國和北美洲大陸。

這股影響力覆蓋的領域異常廣闊,好些歷史學家就用「敬虔主義」一詞來代表整個運動,包括荷蘭敬虔運動、清教主義(Puritan Theology973Puritan Theology)、韋斯利復興(參韋斯利,J. Wesley1228Wesley, John)和大復興。另有些人則把此名限囿於由施本爾、富朗開、本革爾(Bengel201Bengel, Johann Albrecht 本革爾)、親岑多夫(Count von Zinzendorf, 1700~60)等人發起的運動。現在愈來愈多人亦把英國和美國基督教的敬虔言行包括在內。

雖然我們可以看敬虔運動的根是源自神秘主義(Mysticism823Mysticism)、重洗派(Anabaptism123Anabaptist Theology)以及荷蘭的改革團體,而好些日後比較極端又具分離傾向的團體也加入這運動,敬虔主義的中心思想有時就不容易知道是什麼,但我們仍然可以透過分析早期領袖的思想而得知。伯麥(Boehme226Boehme, Jacob)和亞爾諾得(Gottfried Arnold, 1666~1714)等人的思想可稱為極端的敬虔主義。早期及近代批評者指出,敬虔主義者犯了主觀的毛病,把人高置於神之上,又從人的經驗和需要來定出宗教的標準,這樣的個人主義容易叫信仰變質。不過敬虔主義則反駁說,路德提出了教義的改革,這種改革必須帶來生命的改革,他們相信自己做的正是這種工作︰信仰必須在愛中活出來。他們強調,信經的內容必須接受聖經神學的試驗,這種主張,加上他們較具民主意味的建議,難怪教會會感到她的權柄受到挑戰。

無論怎樣,敬虔主義者期望的,是改革教會,不是分裂教會。敬虔者強調要小心研讀聖經,並且要研究原文的聖經,也要把聖經應用在屬靈的領域上。這種主張雖然容易陷於私意釋經的危險,卻實在能叫人重新確認改教時期特別重視的聖經權威。從一開始,敬虔主義就要面對律法主義的陷阱;不過施本爾和富朗開由始至終都是信義會的,仍然堅持重生(Regeneration1000Regeneration)是因信稱義(Justification670Justification)的一部分。與中世紀天主教強調功德(Merit785Merit)的做法不一樣,他們強調使人成聖的恩典。有時敬虔主義的神學容易讓感情亂髮,不受控制,但對早期的領袖來說,人對聖靈的經驗只是人獲取啟示,而不是代替啟示的途徑。

不管他們是怎樣反對墮落世界中許多敗壞的暗流,施本爾對啟示錄的解釋卻不是他世的(other worldly);他相信人若肯與神合作,改善人的生命,我們仍然可以期盼較好的生活。敬虔主義論到他世及苦修(Asceticism161Asceticism and Monasticism)的言論,必須本於富朗開對普世關懷的角度來解釋。整體來說,施本爾和富朗開是努力在古板的教義和亂髮的感情之間取其中庸,嘗試平衡信心與行為、稱義與成聖、完全否定或完全肯定世界,並且借着愛鄰舍、仇敵和神的創造,來履行他們的責任。

參考文獻

  1. 基督教起源,新浪博客,2013-08-30
  2. 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是什麼,學習啦,2021-05-19